战斗在太原隐蔽战线的“地下尖兵”
作者: 苏敏
2024年金秋时节,我和友人乘车前往太原市牛驼寨烈士陵园,瞻仰为新中国解放事业牺牲的革命烈士。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张张革命历史照片,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由此引发了我想在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写篇文章纪念那些战斗在太原隐蔽战线上的“地下尖兵”。
一
齐平、周竞夫妇,正是这样一对“虎穴伴侣”。他们都是山西定襄人,1933年结婚后来到太原。1936年,齐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周竞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他们前往临汾,从事抗日工作。齐平的父亲同梁化之是同乡,利用这层关系,齐平顺利打入梁化之执掌的特警处,还把周竞安排到了晋绥军兵站工作。
1942年秋,太岳军区派齐平(化名齐作云)、周竞(化名周爱莲)回到太原,建立太岳军区太原情报站。齐平打入日伪保安司令部担任上尉秘书,周竞以其家属身份活动,秘密整理情报。他们还积极筹集医疗器械和药品,运往根据地。
在1945年9月至10月的上党战役中,他们以最快速度取得长治城内的阎军番号、武器装备和部队战斗力等重要情报并送往解放军,成为战役获胜的重要保障之一。
临汾战役期间,他们获取了阎锡山准备派其亲训师南下增援的重要情报,为解放军伏击敌人,提供了重要帮助。他们还搜集了阎锡山特务组织、军事系统及组织人员名单,经过秘密处理,转送到根据地。当他们夫妇准备与敌人作最后的斗争,去迎接新中国诞生的曙光之时,却因叛徒出卖,于1947年10月中旬被捕。
在严刑拷打后,敌人在齐平身上一无所获,就当众勒死了他……周竞被捕时还带着两岁的女儿。被关押期间,敌人审讯她十多次,软硬兼施,都没有动摇她的革命意志。她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不顾受刑的伤痛,耐心教难友识字,给他们讲述革命道理。在最后一次审讯时,敌人指着她的小女儿说:“你是交代关系,还是叫你的女儿去见阎王。”周竞愤怒地说:“你们休想让我出卖同志,你们的寿命是不会长的。要杀就杀,要剐就剐,任凭你们处置!”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敌人最终露出杀虐本性,两名特务用二尺长的绳子,套在周竞脖子上,狠狠勒紧……随后匆匆用卡车把她的遗体拉至太原城东门外草草掩埋。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党组织和同志们凭着知情人的回忆,找到齐平、周竞夫妇的遗骨,进行迁葬。这对革命夫妇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一片丹心,洒下满腔热血,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
二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从临汾返回太原,继续实施反共政策,向晋东南根据地大举进攻。山西各根据地为加强城市地下工作,派出很多同志打入敌人内部。太行二分区的敌工干事王天庆烈士就是一个典型。
他凭借舅父张漪(系阎锡山高级将领)的关系,潜入太原,打入敌人内部,当上了上尉副官。一次,他看到舅父办公室墙上挂着很多军事图表,便趁舅父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将阎军的武器装备和组织领导等图表细致复制一份,通过地下交通,送到了根据地。
1945年8月中旬,阎锡山令其第十九军史泽波等分三路进攻上党地区。9月20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开始合围长治,到24日攻占北关等多处据点。此时史泽波等连连向阎锡山发出告急电报,请求速派援军。阎锡山接电报后,即刻召集军事会议,决定派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率部前去解围。这一情报被其兵站总监部中校视察员张滋(失掉组织联系的共产党员)探知,这时,王天庆也与堂舅张滋接上了联系。张滋随即通过王天庆将情报转送回太行军区。彼时,我军正在上党地区围城打援,急需掌握敌人的增援计划。这份情报为我军正确地采取军事行动做出重要贡献。
1947年8月,由于叛徒出卖,王天庆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卫兴华,由于只有王天庆知道他是共产党员,不管敌人怎样用刑,王天庆始终不屈不挠,保护了自己的同志。因此,卫兴华仅被扣押一个月就放了出来。敌人把王天庆送到“特招室”加以优待,企图软化,但他不为所动。敌人见不可能争取他,便将他残忍杀害。
敌人的特务组织,只能折磨和残杀革命者的肉体,却无法征服革命者的意志。
三
随着太原解放临近,太原地下党组织积极协助攻城部队调查敌人的城防设施。太行军区太原情报站把绘制城防图的任务,交给进山中学的地下党员乔亚。不料乔亚却在执行任务时被捕后牺牲,年仅24岁。
乔亚牺牲后,上级领导把绘制城防图的任务交给在太原城内府西街开设谦益信自行车行的地下党员张全禧继续进行。张全禧利用车行身份与阎锡山侍从室参谋张光曙交往一年多时间,关系逐步密切,就开始潜移默化地争取他,给他讲个人前途,讲利害关系,促使张光曙有了弃暗投明的想法,开始向张全禧透露些阎军方面的情况。时机成熟后,张全禧便让他利用到各军事点视察的机会,绘制一张太原城防图。张光曙用了半个月时间,排除重重困难,终于将城防图绘制完成。
城防图绘制成功后,如何送出去成了难题。如果出城途中被查获,将会前功尽弃。张全禧与同志们深思熟虑后,决定把自行车大梁的铁管和车胎割开,将城防图放入其中,再照原样接补起来。太原城外杨家堡阵地的守军曾是张光曙的部下,听说张全禧是张光曙的卫士,去太谷安置家属,就关照放行。张全禧越过敌人封锁线,把城防图安全地送到了太行军区。这份城防图,在太原解放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当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革命烈士和幸存的革命同志,只是我党地下工作队伍中的一分子,他们在对敌斗争中的表现,彰显了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他们是隐蔽战线上的“地下尖兵”,是插入敌人心脏的把把利剑。
1986年初,中共太原市委安排我担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太原市组织史资料》主编,与编委会同志们一道,在5年多时间里查阅征集了大量历史档案资料,还通过专访、座谈会,接触了上百位中央及有关部委、省市(区)曾在山西工作过的老同志。在此基础上,首次系统地将太原地区党、政、军、统、群组织工作的情况,从领导机构、组成人员、任职情况,到工作任务和斗争历史等编纂入册;其中对晋冀鲁豫、晋绥、晋察冀等革命根据地对太原地区的地下派遣及对敌斗争史料,也作了较为完整的记述。这些老同志回忆当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和对敌斗争的历史情景,令我终生难忘。从这些老同志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参加革命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他们在不同革命历史时期表现出的对党忠诚、坚守信念、严守秘密、无私无畏的优秀品质,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殊死奋斗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注:作者曾担任原中共太原市组织史资料征编指导组成员、办公室主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太原市组织史资料(1924—1987)》主编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