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会履职 多渠道“置顶”民生事

作者: 陈敏

近年来,我市各级人大常委会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涌现出如“人大代表茶叙活动”“大调研大走访”“五进两推”等闭会期间的活动品牌,代表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基层,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做法。

根据各地实践经验,新修改的代表法进一步规范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加强代表对本级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对此,市人大和区县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实施代表法,持续完善闭会期间活动的制度机制,不断推动代表履职创新发展。

让“内行人”议“专业事”

3月18日,重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召开专项监督改革项目工作启动会。

受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委托,这是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发挥人大专门委员会职能作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建立专项监督工作机制的一个探索。该机制主要聚焦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四大领域,以“小切口”开展监督,及时推动解决相关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当天的会议上,除了听取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对口联系的各部门和单位关于专项监督的建议议题外,还有三名市人大代表——王佾、陈进、周艳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建议和期待。

实际上,这三名代表也是市六届人大教科文卫代表专业组的成员。

据悉,2023年4月,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积极探索代表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以代表专业组的形式把相关专业领域的市人大代表凝聚起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专业优势,实现“1+1>2”的效果。

代表专业组的代表,既可以应邀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年度各项工作,又可以围绕主题自主开展调研;既可以在小组长召集下完成代表专业组交办的任务,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发挥职业资源和专业优势进行小组互动、协同联动开展活动。

两年来,代表专业组的代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工作重点开展调研。他们深入基层,广泛听取意见、提出工作建议,为市人大教科文卫委推动相关工作提供第一手鲜活资料。

比如,在重庆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专业组的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围绕学前融合教育、托幼一体化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管理能力等提出代表建议29件、议案3件。

代表专业组的主动作为,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成效。比如,2024年,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在跟踪监督“双减”工作、重点推动普职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全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情况监督,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了市政府有关情况的汇报。据了解,2024年我市普职比有了较大调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和学生的焦虑。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全面实施代表法,不断强化代表专业组建设,进一步提高各小组参与调研的积极性,将工作成果更多地运用到立法、监督工作中。

分片履职助力高铁建设

代表闭会期间“在哪干”“干什么”“怎么干”?早在2022年,忠县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人大代表“五进两推”活动来回答这一问题。

人大代表“五进两推”即为:人大代表进城乡社区、进选区群众、进企业、进学校、进代表“家站点”,助推全过程人民民主、助推社会治理。

具体来说,该县20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以代表“家站点”为活动中心,辐射至城乡社区、选区群众、企业、学校,实现从民意征集、意见反馈到问题解决的工作闭环。

比如,忠县东溪镇人大收到群众反映的“因工业园区排水系统设计过于集中,使原本分散的排水集中排向泄洪能力严重受限的牟沟河,遇暴雨天气极易引致洪涝灾害”问题后,组织县、镇人大代表三赴现场,察实情、找原因、出对策,形成《关于进一步完善乌杨工业园区排水设施的建议》并在县人代会上提交,推动有关单位专班推进整改,投入150万元对牟沟河进行整修,提升了泄洪能力,还安于民。

据悉,自“五进两推”活动开展以来,全县2000余名人大代表已累计督办民生事项3546件,化解矛盾7691个。

同时,忠县人大常委会还出台了《忠县人大代表分片区开展活动的意见》,按街镇的资源特色、发展共性,对县人大代表划片编组,突出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社会治理、民生民利等主题,以主题特定、形式不定、地点自定的“三定”方式,深化代表片区活动,推动县人大代表轮流异地开展视察调研、值守接访和交流提升活动,有针对性地指导、带动乡镇人大代表履职,形成了“为民代言”的聚合力。

分片区活动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渝万高铁途经忠县任家镇、新生街道、白公街道、忠州街道、涂井乡、野鹤镇6个镇街,这6个镇街的代表小组以助力高铁建设为主题开展活动,组织代表当好政策宣传员、群众利益协调员,收集反映并推动解决区域共性问题35件,为渝万高铁建设贡献了代表力量和智慧。

忠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雷亚平表示,新修改的代表法对代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忠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建好阵地、用好平台、搞好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代表茶叙”听民声达民愿

一张茶桌、一杯清茶,人大代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聊发展、破难题……丰都县人大常委会依托全县人大代表“家站点”等活动阵地及各种生活场景开展“代表茶叙”活动,把代表听取民声民意、收集金点子、履职尽责等融入其中,成为高质量做好人大工作尤其是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

人大工作的潜力在代表,人大工作的水平看代表,人大工作的发展靠代表。而“代表茶叙”活动正是提供了代表广泛参与、增强本领的机会,让其能更好地收集民情、交流论证、准备议案建议等。

在主题选择上,“代表茶叙”坚持以“小切口”入手,选取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点问题,既着眼解决具体问题,更着眼于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比如,三合街道在开展“代表茶叙”活动中,人大代表提出建筑外墙砖脱落危及群众安全、城区老旧楼房无电梯致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后,相关部门及时跟进解决,增设既有住宅电梯126部,让城区5400余人告别了“爬楼时代”。此外,完成86栋3万平方米外墙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守护了群众的“头顶安全”。

丰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易国权表示,接下来,县人大常委会将着力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持续深入开展“代表茶叙”活动,并聚焦全环节、全过程、全链条跟踪问效,建立健全闭环机制,让“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切实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