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推动 勾勒对外开放新图景
作者: 陈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的重要讲话
开放,是重庆城市精神的重要内涵。
当下,重庆正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依托通道叠加、物流畅达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新动能。
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重大战略任务依法履职,为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人天力量。
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畅通开放动脉
前不久,位于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文有一批农机“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从小南垭出发驶向东南亚。
集成“大通道 + 大枢纽 + 大物流 + 大产业”优势,汇聚产业、人才、政策等多方面利好,推动威马农机、昌明摩托等龙头外贸企业,源源不断地将各类机电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等优质产品销往海外,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
重庆,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据重庆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 13+2′ 省(区、市)经新通道进出口总值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 ,规模创历史新高。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历经探索测试、跨区域协作、命名定形和高水平共建四个阶段,从无到有、从倡议到共建、从共建到共享,形成了中央战略谋划、地方生动实践、市场积极响应的发展态势,顺应了“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发展规律,探索出内陆地区从中国腹地走向世界的新路径,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丰硕的合作成果。
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人大如何着力?
2023年,出台《关于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走深走实的决定》,明确每年选定1项重点工作开展监督。当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市政府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次年,又听取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推进情况的报告,助推提升通道运输保障和综合服务能力,推进数字化运营,打造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按照2025年工作任务,市人大常委会将着力推动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立法。比如,紧扣助推“一带一路"共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修订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成品油流通管理等立法调研。同时,紧扣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开展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国际经贸合作中心建设等立法调研,引领带动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
此外,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听取打造“五型”国家物流枢纽、西部人才中心等报告,以高质量履职实效助推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取得成果。
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搭建开放桥梁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十四届全国人天三次会议期间,重庆代表团举行的开放团组会议“热力值”再度走高:100家境内外媒体、193名记者参与,会议比原计划延时30分钟,会后记者仍热情围绕代表进行采访。从纵深推进“六区一高地"建设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打造,从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探索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高水平实施开放团组会议中的一问一答间,回应境内外记者关切,向世界展现出开放自信、创新进取、蓬勃向上的重庆形象。

重庆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区位优势明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突出。高质量建设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是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要举措,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便捷高效出行意义重大。
十四届全国人天三次会议期间,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一《关于支持高质量建设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的建议》,希望国家层面从加快重庆民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培育壮大航空运输市场、低空经济发展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高质量建设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
伴江而生、筑山为城的重庆,始终有着登高临远、通江达海的渴望,从未停下开放的脚步。市人天常委会通过依法履职,助推开放的步伐也从未停歇。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主动服务大局,在助推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中积极作为。
2024年10月9日,受邀请,来自20余个国家的30名外籍人士走进重庆人大,零距离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重庆的生动实践。约4个小时的活动中,外籍人士实地参观了市人天常委会会议厅、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之家、市川剧院,通过倾听人大工作者讲述,以及一问一答的互动交流,触摸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脉动,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魅力。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常态化邀请外国驻渝、驻蓉等部分领事机构官员旁听市人代会,参加会见匈牙利、阿塞拜疆等外事代表团36次,促进交流合作,推动国际交往。
深化拓展国际合作“朋友圈
汇聚开放合力
城市越开放,机遇越多,发展越有活力。2024年,外企外资密集落子重庆。同时,随着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八届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2024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大会、外资企业“重庆行”政企对话会暨投资恳谈会等国际盛会在重庆轮番登场,凝聚起更广泛的共识,促成更紧密的合作。
2024年5月,2024重庆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大会召开,来自全球31个国家48个友好城市的近200位嘉宾,相聚山城,共谋合作;10月,杜塞尔多夫市政府市长斯蒂芬·凯勒率团来渝访问,庆祝重庆市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20周年重庆与国际友城的互动日益频繁,推动城市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推动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走深走实方面积极作为。2024年,先后作出与老挝占巴塞省、西班牙塞维利亚市、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市、阿尔及利亚安纳巴省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决定。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国际友好城市工作,通过行使相关职权,为城市间的交流合作提供坚实保障。比如听取审议重庆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情况报告,精准把握合作需求与方向,助推国际友城多领域交流和务实合作,促使重庆国际交往“朋友圈"持续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稳步提升。
编辑程果美编伯艳1845046:@qq.com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mdk20250511.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