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连心 沉浸式感受司法温度
作者: 宋婷婷 廖灿勇
“此行令我感触颇深,收获满满。”这样发自内心的感慨,数次出现在人大代表参加重庆“两院”代表联络活动中。
一场场代表联络活动,也是一次次真诚的互动。重庆“两院”不断增强接受监督意识,创新方式方法,注重联络实效,为代表了解、监督、理解和支持“两院”工作搭建台子,不断提升代表对司法工作的认知度、认同度和满意度。
“沉浸式”感受阳光司法
今年1月,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分公司驾驶员殷其龙,来到南岸区人民法院打造的全国首个数字生态司法实践基地参观调研,并在该基地情景审判庭现场旁听了一起环境污染案件的审理。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旁听体验。”殷其龙说,基地深入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地把司法审判与生态普法融合进同一空间,有效释放了生态法治的新动能。情景审判庭的打造和法庭教育环节的引入,更是为司法职能的延伸形式提供了新样本。
2023年5月,四川省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开展“司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代表委员专项联络活动。“专门在川渝高竹新区设立人民法庭,两地法院合力打造投资兴业渝广司法协同保护中心,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活动现场,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安保集团忠信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机场分公司项目副经理黄大勇感慨道。
参加重庆检察机关组织开展的“向阳而生,‘未’爱远航”跨辖区人大代表视察活动;见证以“川渝携手·跨域诉服”为主题的川渝两地司法协作签约仪式;参加重庆法院组织的公开听证会、旁听庭审等活动;参与调研重庆法院服务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考察知识产权法庭等;受邀到院调解案件并接访群众……记者从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获悉,重庆“两院”高度重视代表联络工作,多措并举抓实落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重庆法院组织开展联络活动1703场,重庆检察机关邀请代表视察、参与检察活动830余人次。
通过这些精心组织的活动,人大代表了解了新重庆发展的成就和“两院”工作,“沉浸式”感受阳光司法。
拓宽思路献良策
应重庆检察机关邀请,2023年11月16日至17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沙坪商场品类销售一部资深主管龚定玲走进“石刻之乡”大足区,参加以加强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为主题的跨辖区人大代表视察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我了解到各地检察机关办理的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认识到文化遗产的司法保护任务艰巨、迫在眉睫,也促使我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中,龚定玲提出了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妨害文物管理犯罪,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推进诉源治理等意见和建议。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工艺员、特级技师刘平提出了关于在全国推广“党校+法院”教培方法的建议,其“灵感”就来源于他参加重庆法院组织的一次代表联络活动。
“去年,通过参加北碚区建设‘党校+法院’沉浸式体验式法治教培品牌研讨会,并进行深入调研,我发现该培训方法具有低成本、效益高、可复制、易推广、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呼吁在全国推广。”刘平说。
人大代表既是监督者,也是支持者。记者了解到,不少代表和龚定玲、刘平一样,通过参加活动激发思考,进而开展深入调研,贡献出更多谋福祉、促发展的“金点子”。
加强联络促发展
代表联络工作是“两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进人大代表了解、理解和支持“两院”工作的重要渠道,保障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
记者从市高法院获悉,市高法院扎实开展自觉接受监督和代表联络工作,在“精、细、常、实、新”五个方面下功夫,有效增进代表对法院工作的了解,推动法院改革创新。
据介绍,市高法院精准抓好联络工作:将人大评价纳入法院工作现代化建设8个体系的“5大评价体系”之中,将联络工作纳入抓工作“牛鼻子”的“党建+审执两张表”。细化联络要求:制定代表委员联络工作评估办法,组建工作专班,分5个中院片区召开工作会,制定会前30天工作清单,倒排工期、闭环管理、逐条落实。常态推送法院工作亮点:坚持“一对一”常态联络,建立院长下基层调研“1+4+1”联络机制(即每次邀请1名全国人大代表、4名市人大代表和1名市政协委员参加调研座谈会),凡下基层调研均走访当地代表,并优化《公正与效率》期刊和《代表委员手机周报》,帮助代表及时了解法院工作。扎实办好建议:围绕重点工作抓联络,每年开展“十项重点联络活动”,探索“代表委员+司法建议”工作机制。此外,还在“新”上下功夫:依托“一街镇一法官”机制,在制造业集中地建立“一园区一法官一代表”协同解纷机制,在全市法院设立“代表委员联络站”,依托5G车载便民法庭,上线云上联络站,形成制度合力,助力法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
“市检察院不断增强接受监督意识,创新接受监督方式,完善接受监督的制度机制,以务实举措加强代表联络工作。”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市检察院坚持完善代表联络工作机制,厘清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在全市检察机关形成“检察长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办公室统筹协调、各部门配合参与、三级院一体推进”的代表联络工作格局。建立年度工作计划制度、代表联络人制度、代表联络工作考核制度。同时,不断丰富代表联络形式、拓展联络广度,全方位接受监督。根据代表的职业特点、日常关注焦点,分别建立代表联络档案,实现联络工作“个性化”。三级院检察长、院班子成员通过登门拜访、到代表所在单位调研等方式,主动向代表通报检察工作情况。邀请代表参与“检察开放日”活动,组织代表跨辖区视察,还结合代表专业特点、行业优势,着眼代表关注的检察业务,主动邀请代表参与调研论证、案件讨论、公益诉讼巡查、公开听证等业务活动,主动接受监督。此外,抓实建议办理工作,将办理代表议案建议作为检察工作发展的有效助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