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2025年第2期

读者

读者2025年第2期

半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读者》杂志是1945年开始发行的一本文摘类杂志。通过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解读社会的各种意识形态。每个人都有一面心灵的窗户,在不同的故事中我们能够体会不同的人生价值和快乐、艰辛、努力与成长。

目录

专题 | 风沙刮不走的老师

一群年轻人要横穿大半个中国,抵达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去支教。这是一个让许多父母都不能理解的选择。“能不能别去?”离家前一天,母亲恳请似的问邱琼瑶。她的家乡在山西长治的农村,母亲希望她报考家

文苑 | 德比·张

在意大利小镇奥尔维耶托的一座钟楼上,我遇见了德比。想要上到钟楼顶部,必须走一段又窄又陡的螺旋长楼梯。我气喘吁吁地爬到顶部,看到了在旅游书中见过的大钟。当我靠近大钟,踮起脚尖向钟内看时,听到有人在另一边

文苑 | 连词语都开始脱落

“把那个什么递给我……”“什么?”“那个涂在面包上的。”“人造黄油?”“不是。”“黄油?”“你明知道我已经好多年不吃黄油了!”“那到底是什么?”她皱起眉头,因自己的无能而越来越恼怒,因此她立刻狡猾地切

文苑 | 初恋

那天早上,少女跟前两次一样,坐在少年的自行车后座上从小岛往回赶。铁制的后座上什么都没有铺,每次自行车震动时,少女瘦瘦的屁股就会疼。“疼吗?”“嗯。”“疼得厉害吗?”“没事。”“疼得厉害你就说。”“就一

文苑 | 我走进房间

我走进房间,关上窗户。他们送来灯盏,然后道声晚安,我也安静地道了一声晚安。但愿我的生活永远这样:白天充满阳光,或者落着柔软的细雨,或者在一场暴风雨中毁灭世界,愉快的夜晚,人群结伴走过我透过窗子好奇地观

人物 | 模仿,一个镜头

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广岛之恋》后,又写了一部小说《长别离》,由法国导演亨利·柯比拍成电影,获得1961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故事讲述的是,咖啡馆的女店主黛莱丝16年来一直苦苦等待丈夫归来,却始终没有任

人物 | 追根溯源的逻辑鬼才

马斯克马斯克在创办SpaceX之前,他的创业故事听起来和其他商界大佬的并没有什么不同,无外乎是夹着包上门推销,不断吃闭门羹或者被嘲笑为骗子,然后拍拍身上的尘土去下一家继续推销,典型的“屡战屡败,屡败屡

人物 | 人生,适情耳

我与“坡仙”(1037—1101)同为蜀人,自幼便听过无数关于他的逸闻趣事。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那两句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多么古怪的祝福啊,一个父亲竟然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个笨蛋。于是

人物 | 快乐地活下去

一林语堂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超过了他在东方的影响力。纽约大都会艺术馆举办过一场林语堂旧藏书画展览,为展览出的书叫《两脚踏东西文化:林语堂,一位现代的文人》。导言这样评价林语堂:“中英文写作都好到了一个地

人物 | 闻学散步

1979年9月,杭州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举办以姜亮夫先生为导师的楚辞进修班时,姜先生已77岁。所以楚辞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学员们每天晚饭后轮流陪姜先生散步一小时,由杭大到黄龙洞一个来回。这对姜先

杂谈 | 作曲并非为了讨人欢心

虽然我希望创作出能让人感到喜悦、以人为本的音乐,但我在作曲时,从不曾在意别人的评价。这一点是比较难以解释清楚的。常常有人向我表示“听到那么优美的旋律而落泪”“这音乐太让人感动了”,我会因此感到非常光荣

杂谈 | 扛住就有希望

刚开始创业那会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还没有颁布,我们借钱办公司,对创业是什么、商业模式是什么都不了解,唯一知道的就是要折腾。所以,那个时候,无论出了什么事、面对的处境多么难,我们都要扛住。后来,

杂谈 | 单纯充实,度日有序

我不坐班时,常在工作日看电影,有时,整个小影厅只我一人。单人电影的静谧沉浸,和动画片放映厅里的兵荒马乱,这两个维度,都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幸福因素。这简直是个隐喻。说到底,幸福不外乎来源于两点:自我实

杂谈 | 浮动的锚点

在普希金创作的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渔夫的老婆最初的愿望只是要一个新木盆,她这个愿望的锚点是自己当时的生活,因此一个新木盆就能给她带来喜悦。但之后,她的锚点不断发生变化、不断提升,她比较的对象变

杂谈 | 意想不到的后果

新技术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我们原以为技术会服务于我们的目的,最终却发现我们人类其实在为技术服务。历史上有个典型的例子是农业革命。最初,人类作为狩猎采集者生活,他们进入森林狩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水

杂谈 | 作家写花

汪曾祺曾这样写栀子花: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的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读完大家都笑,微博上有评论说,写得很摇滚、很朋

杂谈 | 爱情瞬间

有一些电影表现得很浪漫、很美,但是仔细体会,我们会发现电影展现出来的确定性。小津安二郎导演的《麦秋》里,纪子28岁,非常漂亮,人家给她介绍富翁家的阔少,她都不愿意去见,但是最后她答应嫁给一个带着小女儿

杂谈 | 用留白说故事

留白,是艺术的境界,是人与人沟通的层次,也是说故事的一种技巧。凡事都说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那可能是一篇不错的说明文,但未必是一个好故事,至少不太可能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好故事。以美国女作家凯特·萧邦的

杂谈 | 永无尽头

库切的《波兰人》情节不算复杂。七十二岁的波兰钢琴家维托尔德到西班牙巴塞罗那演出,接待他的是银行家的太太比阿特丽兹。维托尔德向来以演奏肖邦的作品闻名,影响了波兰年轻一代的钢琴家。比阿特丽兹对音乐并不在行

杂谈 | 你必须有自己的房间

我经常去的“屋顶上的樱园”(下文简称“樱园”)最近迎来了它的10岁生日。这不仅是一个书店、文化空间,也是一个餐厅。在成都,它是文化人的一个“家园”,是“家”和“普通餐厅”之外的第三空间。去祝贺樱园的生

话题 | 桥段会毁了你的生活

著名物理学家徐一鸿在《可畏的对称》这本书中谈到对称群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有一个客人随他的朋友参加一个笑话俱乐部的聚会。一个会员叫道“C-46!”,其他人都会心地笑了起来。另一个站起来叫道

话题 | “Z世代”点亮职场

随着“拼搏文化”在西方逐渐退潮,英国等国家的年轻一代开始尝试为办公室氛围增添轻松感——首先从他们的外出留言开始。对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设置外出留言通常是度假前的最后一件事。这通常是一条简洁的信息,说明

话题 | 为什么我们需要松弛感

有一次,我去谷歌公司考察,遇到我的师弟。他说刚进公司时,想好好表现一下,于是在一个周末赶往公司工作,并给主管发了邮件。结果周一上班后主管把他训了一顿:“请你以后不要这么做,你这样做会让我和其他同事都很

话题 | 科技革命带来阵痛

1对不起,说一件可能会让你很糟心的事。从长远来看,以后,中产阶层可能是最命苦的一群人。怎么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如果你关心的是整个职业生涯,比如说,你是个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关心的是未来三四十年会

人生 | 世家子弟江湖老

天一冷,便想去内蒙古,无论包头、呼和浩特,还是巴彦淖尔。为什么呢?想吃当地的羊肉烧卖,且必须是现包现蒸现食。冷风一起,走在路上的我将领口竖起,无比深刻地想念着内蒙古,唾液被得不到的美食刺激得翻涌不息。

人生 | 旧碗

通往公园的路上,古树夹道。有水、有荷、有细细小小游动的鱼,也有错落的老式民居后墙。有座小白楼立于路边,从不喧嚣。我不知它有多少年历史。简约中式风,白墙墨瓦,房檐、门楣,亦用琉璃瓦镶嵌。临水的房子,总有

人生 | 理解父亲,在他离开后

父亲过世后,刘雅琴反复做着一个梦——爸爸悄悄在家属院老屋的桌上搁了一块小面包,冰箱里藏着她最喜欢吃的老冰棍,梦里她向所有人解释父亲并没有离开……2014年,刘雅琴上高一,父亲刘勇林意外离世。在同龄人都

人生 | 二分之一的泡面

小刀十多岁,它已经很老了。小刀是我养的金毛。我第一次见到小刀的时候,它一岁多,对于狗来说已经成年,但它的体型比起一般的成年金毛要小一些。据说它的前任主人因为老婆生孩子,或许还有其他原因,将它退回了宠物

人生 | 一只慢船去中年

我觉得中年人最恐惧的,还是“被时代淘汰”这5个字。陆陆续续有人说,连娱乐的乐趣都丧失了。去KTV,里面的新歌都不会唱,并且觉得那些歌名怎么能那么匪夷所思。年轻明星的脸大部分都很陌生,当代网络名人的名字

人生 | 假装母亲还在

母亲去世这件事,很长时间都被我深深埋在心里。有一阵子,每当下雨或者刮风的时候,我总有一个念头冒出来:我的母亲还在,她只是在外面忙活,等天黑了就会回家。小时候,母亲总在田地里忙活很久,她没回来,即便天黑

生活 | 成功面试规则

金融圈,尤其是投资界,是一个变化万千的世界,从业人员必须迅速适应新的情况。如果应聘者不能在一场对话中表现出与人共鸣、深度交流、随机应变和转换话题的能力,那么这个人在公司的表现也应该不会很好。我所在的黑

生活 | 手术室里聊八卦

医院的手术室大门上经常写着“安静”,外人以为在手术室里就不能说话,医生在做手术的过程中也是自始至终神情凝重、一声不吭。其实这都是误解。就像弹簧压得越紧就绷得越开,而绷得越开又有利于压得越紧;高度专注催

生活 | 精力从哪里来

行为设计学中有一个实验:实验人员要求一批大学生在空腹状态下进入实验室,随后,研究人员带来了两只大碗,一只碗里放着诱人的巧克力和饼干,另一只碗里则放着一堆胡萝卜。有一半的受试者被分到了几块巧克力和饼干,

生活 | 谁是最好的看护

电影《触不可及》剧照一位富翁迷恋跳伞,在遭遇事故后受重伤,脖子以下全部瘫痪了。他在绝望之余,决定高薪聘请一名全职陪护。在诸多应聘者中,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毫无经验并且刚从监狱出来的年轻流浪汉。对于身

生活 | 别人看不见的靶子

1963年11月24日,克利夫顿·波拉德在早晨9点醒来。这是个星期天,可他知道自己多半要去上班。妻子给他做好了有培根和鸡蛋的早餐,可是一通电话打了进来。是他的主管,波拉德一直在等这个电话。“波拉德,”

文明 | 弩机猜想

在中国历史上,为何秦国能一统天下,其他诸侯国则不能?关于这个问题,你一定听过很多答案。有从人物出发的,比如,归因于商鞅、秦皇;有从制度出发的,比如,归因于秦国的变法;也有从地理条件出发的,比如,归因于

文明 | 为何奔跑

人为何要行走和奔跑?这是我在一个人行走时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现代人行走大多是为了追求个体健康和集体归属感。那么,古代人乃至我们的远古祖先呢?生活在非洲东部和南部的布须曼人大概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答案:他

文明 | 未来的奇迹

历史上常有这种观点:过去的创新很伟大,未来创新的空间应该不会很大,因为容易的创新都已经实现了。1908年1月12日,《华盛顿邮报》用一整版刊载了一篇文章,文章中讲到了托马斯·爱迪生。那时,爱迪生已经改

文明 | 时间是如何被“发明”的

太阳、流水、钟声都是时间的象征。那么,我们所说的“时间”到底是什么?它是实在的,还是虚幻的?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两位天才的辩论因为一桩著名公案“到底是谁创立了微积分”,而被后世

文明 | 何不曾是第一

《祭侄文稿》(唐)颜真卿看了几篇文章,都是追捧颜真卿的,说他的《祭侄文稿》应该超越《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排序,如果闲得无聊,可以从第一一直排到千万。颜真卿是忠烈之士。如果

文明 | 物种缘何濒危

在非洲,为了对付偷猎,部分国家,如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把猎杀大象并出售象牙定为违法行为。但这些法律一直很难得到遵守,偷猎行为仍在发生,大象的数量在继续减少。而另一些国家,如博茨瓦纳、南非、纳米比

文明 | 生气懔然

有的人你与他同窗四载,一分手就记不起他的模样;有的人哪怕只有一面之缘,却一辈子也忘不了他的音容笑貌。个中缘由是前者既无生气又无个性,后者则个性鲜明又生龙活虎。就给人们留下的鲜明印象而言,不仅熟人常常不

悦读 | 言论

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可怜什么?——电影《好东西》台词一时看不清楚,就沉默,不要随便表态。同时尽可能地做事,做力所能及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针对现实的不确定性,钱理群提出“观察、等待、沉默、做事

悦读 | 幽默与漫画

心疼问:酱肉掉在裤子上,你是心疼肉还是裤子?神回复:心疼酱。肉可以接着吃,裤子可以洗,但酱渗到裤子里,没了就是没了。捉迷藏3岁以下的小孩是不是对大小没有概念呢?我和小侄子玩捉迷藏,他在鞋盒里找我。评价

悦读 | 致敬平凡的父母爱情

乌克兰插画师斯尼贾娜·苏施喜欢用素色的水彩画出家人之间平淡无声但真挚的感情,尤其喜欢画父亲和小女儿之间温暖人心的互动。能画出这样温暖的插画的人,也一定是个被命运眷顾的幸福小公主吧?但事实不是这样。斯尼

意林 | 冒犯并非敌人

我此前易怒,皆因误解自尊。自尊这东西没那么脆弱,不是被冒犯了,它就会消失。它不需要愤怒登场拯救。你不要臆想它会脆弱。脆弱的是你的情绪,或者说是你的虚荣。愤怒若不登场,冒犯就是一支射偏的箭。不要跟冒犯者

意林 | 自由的灵魂

草原上的牦牛中总有些公牛不愿待在牛群里,独自走开,漫无目的地流浪,到这个牛群里走一圈,又到一个山谷或河边待几天。它一边反刍,一边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有时候山谷里下大雨,雷电就劈在它身旁,它也一动不动,人

意林 | 无心打无心

有一位官员到寺院游访,问禅师:“出家修行念经持诵时,为何要敲打木鱼?”禅师回答说:“告诫自己,要心如木鱼!”官员说:“木鱼哪有心?”禅师说:“对啊!这即是无心打无心。”木鱼无心,击者以无我之心击无心。

意林 | 哲学家和牡蛎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位哲学家正在海边漫步,他正在为自身的渺小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他来到一只躺在沙滩上的牡蛎身边。“它没有头脑,无须被怀疑困扰;”哲学家沉思着,“它没有手指,无须拼命干活。它永远不会说

点滴 | 菜园

说到吃,我首先想到老妈的菜园,那也是个百花园。茄子花、辣椒花、豆角花、冬瓜花、黄瓜花、南瓜花……自从老妈栽下它们,我就每天去看它们的长势,帮老妈浇水,开花数花朵,结果数果子。花开花谢,瓜果熟了,自己吃

点滴 | 微书摘

有时候做事要靠计划、思考和与其他人沟通;有时候则需要你向深渊纵身一跃,然后发现那并不是深渊。——约翰·史崔勒基《重返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人一旦品尝过不带丝毫杂念的纯爱,说起来其实就是,心灵的一部分受到了

点滴 | 我害怕

我心里总是害怕,因为我不相信自己。不是我有多么执着,而是——我清楚地知道,我并不是意志坚如钢铁的人。我清楚地知道,我每时每刻都可能懈怠。我的一切努力,只是在监督自己,怕人性中固有的好逸恶劳会乘虚而入,

点滴 | 从学会说“不”开始

不要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戴着快乐的面具,内心却疲惫不堪。不会说“不”,就会过度给予,因而会被“榨干”,容易成为机会主义者的猎物。研究发现,最不成功的人也可能是给予者。而成功者不会想方设法随时回应所有人

点滴 | 你的切入点

人会害怕。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他们怀疑他人的动机。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希望。这就是你的切入点。你有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事情变得更好。带来鼓励、乐观和智慧。在没有和平的地方带来和平。尽管你的周围发生了很多事

点滴 | 父母的希望

希望你的孩子把东西弄坏之后,第一反应不是“完了,我爸一定会收拾我”,而是“看来我需要给我爸打个电话”。希望你的孩子考砸了之后,第一反应不是“死定了,回家又得挨骂”,而是“好想和妈妈一起散散心啊”。希望

点滴 | 情绪养育

此时此刻的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无法选择被谁养育的孩子。此刻我是一个有力量去养育自己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无论当年我的爸爸妈妈对我使用了多么不合适的养育方式,此时此刻,我有能力去选择不同的方式养育我自己的孩

点滴 | 再坚持一天

那些能绝地反击的创业者,恰恰是在煎熬中鼓励自己再撑一下,哪怕是只撑一天的人。这种体验就像是跑步。我每天坚持跑四十分钟,最后的那十分钟是最煎熬的,可以说每一分钟都让我筋疲力尽。但真正的喜悦来自最后一分钟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