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2024年第8期

美食

美食2024年第8期

月刊 旅游美食

简介

本刊宣传健康理念,引领大众美食潮流。

目录

大众美食 | 瓜落时节,大自然的盛宴

八月,阳光透过绿叶的缝隙,洒在那些长势喜人的果蔬上。瓜类在果蔬中占据很大一部分,任谁都能一下子报上许多名字,黄瓜、丝瓜、苦瓜、南瓜、冬瓜、瓠瓜……说的时候,味蕾已然再现它们的味道,有的绵软,有的清脆,有的微甜,有的发苦,也有的几近无味。它们...

大众美食 | 百变冬瓜,可清新可重口

冬瓜因为容易种植,产量高,在餐桌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与我们相伴千年,在历史中留下星星点点的印记。 冬瓜虽然名字中有个“冬”字,却是暑月收获。魏国张揖在《广雅·释草》中描述冬瓜成熟后皮上会有一层白霜,因此取名“白冬瓜”。南北朝时期,...

大众美食 | 消暑要吃苦

苦瓜,别名凉瓜、锦荔枝等,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苦瓜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尚未明确,但普遍认为是在北宋时期由东印度和东南亚一带传入,也有说是郑和带回的。据明代费信著《星槎胜览》记载,三保太监当时带去许多蔬菜、菜种以及鱼肉之类,也带回不少稀罕物种,...

大众美食 | 夏日瓠子肥

《史记·张丞相列传》中描述张苍身长大,肥白如瓠。宋朝陆游又写诗曰:“布衣儒生例骨立,纨绔市儿皆瓠肥”。世人多以“瓠肥”来比喻白胖,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这以肥白著称的“瓠子”。 瓠子,别名甘瓠、甜瓠、瓠瓜、蒲瓜、匏仔、净街槌、龙密瓜、...

大众美食 | 丝瓜沿上瓦墙生

丝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它不仅可以食用,还能做“海绵”刷碗搓澡。丝瓜在古代别名布瓜、天丝瓜、天罗絮、蛮瓜、虞丝等。这些名字有的根据丝瓜的特征“结实如瓜状,内结成网”而得来,有的则可能是依据用途命名,如布瓜,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国记载“...

大众美食 | 黄瓜,水果?蔬菜?

黄瓜的起源地存在一些争议,但普遍认为其起源于古印度或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黄瓜在中国的传播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了黄瓜,最初被称为“胡瓜”。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石勒忌讳“胡”字,将“胡瓜”改为“黄瓜”,因为黄瓜完...

大众美食 | 瓜果清芬,润泽炎夏

四季轮转,又是瓜熟果甜时。大自然的运转有它自身的奥妙,夏日的燥热与烦闷影响了食欲,而此时应季的瓜类就是这一季味觉的解药。人们食瓜之清脆水润,咬在齿间,瓜皮肉开裂的脆感仿佛能将炎夏的烦闷感击碎。清润的汁水流动在舌尖,让味蕾酣畅淋漓地享受食物的...

大众美食 | 瓜材百变,美味增“魔力”

西餐带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肉类与奶制品,瓜果似乎少了些“戏份”,一碗沙拉或者牛扒的配菜就是常规形态。实则不然,在创意料理的主厨眼中,瓜果可发挥空间很大,有着百变的形态,在美味之上,更添几分形态多变的“魔力”。 青节瓜质感相对坚实,从切割的角...

大众美食 | 锅包肉:一道东北名菜的百年传承

锅包肉溯源 锅包肉是一道令东北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东北名菜,酸甜口味和外酥里嫩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锅包肉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1907年,哈尔滨作为北方的重镇,其最高行政机构——滨江关道(俗称“道台府”)经...

大众美食 | 酥酪香凝古今情

古人有云:“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性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就是色香味俱全。在绵延千年的中华美食史册中,酥酪制品就以其色、香、味三绝成为消暑解渴的佳品,深受历代食客的青睐。 酥酪,古亦称...

大众美食 | 七夕巧食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夕祭等,可谓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的一个了。与它丰富的名字一样,七夕节也有着多样的食文化,虽然他们统称为“巧食”,但具体内容各不相同,有甜糯点心、清新瓜果、生猛海鲜…… 七夕饮食...

大众美食 | 入伏吃羊肉

夏天炎热,尤其入伏之后,进入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最闷热潮湿的时段,暗想应当多吃冷饮,民间却有喝羊肉汤的习俗。一碗热气腾腾、撒上羊油辣椒和葱花的羊肉汤,从喉咙顺滑而下,流过食道,涌进胃部,激起一身热汗,却叫人痛快淋漓,恨不得再来一碗,正如俗语所...

大众美食 | 味觉因细节而精彩

如果说创意菜单创作是一张试卷,那么于上海而言,题目的答案绝对是开放式,食材、风格、理念、创意,它们之间的千百种组合带来新的解题思路,答案终得“美味”二字。在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你能见到国际化的百种风情,也能见到美食的万千模样。 在上海,外滩...

食材&生活 | 黄皮果:岭南夏日的清甜记忆

在岭南的盛夏,阳光如织,微风带着果香,黄皮果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夏日记忆。黄皮果,岭南佳果的代表,它的根深深扎在中国南方的沃土之中。从广东的郁南县到海南的热带雨林,从广西的丘陵到福建的山谷,黄皮果在这些地区茁壮成长,成为...

食材&生活 | 小肉香溢姑苏夏

苏州一入夏,街头巷尾的卤菜店门口纷纷支起一口口大油锅。而这油锅里所炸之物,便是姑苏特色夏令美食——五香小肉。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位苏南作家在《吴侬趣谈》中写道:“近数年中,苏州风行一种油煎猪肉,名曰排骨。骨多肉少,每块售铜圆五六枚,...

食材&生活 | 海边这一碗好面

这家面馆前后左右居然没有一处建筑和它比邻。孤独吗?的确有点。当东方的拂晓慢慢地投向它的面额,面馆外几朵格桑花悄然打开,仰起头仿佛孩子灿烂的笑容,我的心情一下子舒坦了很多。 我是为了这一碗海边的面,还是为了这家面馆独树一帜的环境而来?似乎都有...

食材&生活 | 伏天一碗茶泡饭

正值伏天,炎热潮湿的天气常使人食欲不振,对食物提不起兴趣。这个季节除了享用清凉解暑的瓜果,还有一种简单而又美味的选择——茶泡饭。这道料理在日本料理中占有一席之地,日剧《深夜食堂》中也专门有一集讲述它的风采。然而,茶泡饭的起源并非日本,它的根...

食材&生活 | 食物的神韵,无需言,味自知

说起美食里的庙堂之高,皇帝炒饭、乾坤烧鹅在命名上就高屋建瓴,佛跳墙更是作为闽菜中的状元菜,有独特的历史魅力。相比之下,叉烧饭、撒尿牛丸、杂碎面作为市井小食,似乎稍逊风骚,但因其食材亲民、风味独特,至今都在中国甚至世界的饮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

食材&生活 | 沉李浮瓜冰雪凉

李子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人类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古代文献到现代餐桌,李子的故事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依旧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李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不仅是古代常见的水果,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在《诗经》中,...

食材&生活 | 到名著里“尝”李子

说起李子,那酸甜交织的滋味总能让人口齿生津。现在,我们一起来尝尝《西游记》里的李子是啥滋味的吧。 在《西游记》的世界里,李子分布广泛,从东胜神州的花果山,到南赡部洲的东土大唐,再到西牛贺州各地,都能看到李子的身影。花果山上的李子与杨梅并列,...

食材&生活 | 李馔第一大耐糕

用李子制作佳肴,发源于南宋时,名为“大耐糕”,一直流传食林;到了清代盛世,菜名取得特别,讲得直白易晓,它就是可上席的“瓤李”。 所谓“大耐”,不仅指大能耐,也要能耐寂寞,不以“物”喜。据南宋人林洪的解释,则为“夫天下之士,苟知‘耐’之一字,...

酒店餐饮 | 戴永明:五十年磨宁波菜一剑

戴永明,1956 年出生于宁波,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荣誉,是浙菜宗师、资深中国烹饪大师,现任宁波菜研究会会长、宁波菜博物馆名誉馆长。他于1997 年3 月编著出版了宁波历史上第一本宁波菜谱——《宁波菜与宁波海鲜》,使宁波菜得以理论化...

酒店餐饮 | 走近麦当劳全明星

2024年全明星大赛同步启动,众多麦当劳员工鼓足干劲,展现自我风采。 今天,我们采访了7位曾经的全明星大赛的冠军,走近麦当劳,了解麦当劳,加入麦当劳。 营运部总监 张靓 营运部总监张靓已有16.4年麦龄,是2007年全明星大赛接待员冠军。她...

酒店餐饮 | 新餐饮丛谈之五 由粗料精作看现代餐饮的创新风潮

因工作需要前往苏州一家五星级酒店考察,一款“荠汁虾圆”让我眼前一亮:新鲜河虾剥壳取仁,洗净沥干水分,将虾肉塌成粗粒状,用生荸荠去皮拍碎,脆性山药去皮拍松,略斩,熟肥膘肉捶碎。将虾粒置容器中,加精盐、料酒、姜汁调匀,稍静置后,加鸡蛋清、淀粉、...

酒店餐饮 | “汤沟国藏”2024 连云港之夏群星演唱会激情唱响

一个夏天,一场狂欢,激情与梦想再次被点燃; 手工古酿,老味舒雅,穿越历史的浓香在岁月里流淌。 6 月10 日,由汤沟酒业独家冠名的“汤沟国藏”2024 连云港之夏群星演唱会在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盛大启幕,李荣浩、温岚、乌兰图雅、动力火车、梦然、...

酒店餐饮 | 古法浓香 经典再现

7 月14 日,2024“汤沟国藏”时空之音群星演唱会在连云港东海县体育馆激情开唱,王心凌、苏有朋、王琪、张玮、王麟、沈丹丹、王梓、超月组合等众多明星大咖云集世界水晶之都·东海,带来一场品味经典、穿越时空的视听盛宴。 本次演唱会以...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