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健康2023年第2期

心理与健康

心理与健康2023年第2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心理与健康》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办以来积极致力于增进信息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动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心理健康水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心理与健康》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清除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目录

专家论坛 | 智慧与心理健康

智慧分为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前者是指理解现实的深层本质和人在其中的位置,后者是指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原因做出正确的决定或做正确的事情。智慧水平的评估通常由亲社会性关系、情绪调节和精神性三个方面的评估组成。“阴阳和谐”是中医健康概念的核心...

本期策划 | 《世界精神卫生报告》解读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于2022年6月17日召开了《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发布网络视频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参加了发布会,WHO总干事谭德塞先生在会上再次重申了多年来提倡的“没有精神卫...

本期策划 | 疫情下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照料

2022年11月19日,第二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开幕。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强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值得关注的是,疫情以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加。伴随着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精准防控,人们...

本期策划 | 新冠疫情下,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管理

时光如梭,花开花谢,转眼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已有3个年头。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有序地恢复和开展生产生活,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而当下传播力更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次肆虐,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发起了新的冲击。面对新冠疫情的变化莫测,我们要...

大咖谈“心疗” |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些什么病? 简单来说,“心理疾病”就是临床实践中“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的一个俗称,它们的起源都可以说是来自对英文词“mental disorder”的翻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发布的疾病国际分类的第11次修订...

育儿与家庭 | 如何培养孩子的策略思维模式?

在“双减”背景之下,学科培训严重弱化,增强孩子自身学习能力成为广大家长越来越关心的话题。增强孩子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培养策略思维模式。那么,何谓策略思维模式呢? 什么是策略思维模式? 策略思维模式指引导自己寻求和使用有效策略的思维模式。...

育儿与家庭 | “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我们可能都在小时候听父母这样对自己说过,甚至当自己成为父母后,也会这样管教自己的孩子。类似的话还有很多,例如“你再这样,妈妈生气了/妈妈就揍你哦!”“你再吵再闹,警察就来抓你了”“不好好吃饭,就送你去医院打针...

育儿与家庭 | 应对孩子屏幕时间过度的四步法则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接触电子设备变得越来越容易,屏幕活动占据了现代家庭大部分的时间。然而,儿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导致肥胖、睡眠问题、认知能力降低和学习适应能力差。屏幕时间过度还会导致预测儿童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包括攻击性...

心理诊室 | 青年教师遇上网络诈骗(上篇)

“朱老师,有一位老师想与您在贵校心理咨询中心面谈。”放下“未来市教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杨老师的电话时,我有些诧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如果非本校老师的话,线上咨询比较适合。今天预约的这位老师一定要面谈,带着些许疑问我如约到了心理咨询中心。 ...

心理诊室 | 孩子肩上无形的重压

婷婷的妈妈来到了咨询室,她语气平和,但眉宇间忧心忡忡:“我女儿今年14岁,初一年级,国庆节后没多久就不去上学了,到现在已经一个半月了。这事儿快愁死我们了。” “知道孩子是什么原因不去学校吗?”了解事情起因是协助家长解决问题的开始,咨询师探寻...

心理诊室 | 当儿子生病后

成稿说明: 这是木木医生的精神科患者家属访谈。为了确保患者的隐私得到保护,我在文章中使用了化名,并对不必要的细节做了处理,所有访谈中的故事如果与您的经历雷同,纯属巧合。 飞宇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刚入院的时候,他一阵一阵地胡言乱语,大吼大叫...

心理诊室 | 她为何总爱买衣服?

心理困扰:特别爱买衣服是怎么回事? 这一天,我接待了即将退休的甄女士的预约来访。 甄女士即将退休,经朋友提醒,她发现自己生活中对于着装过于讲究,她想要更了解自己这样做背后的原因。 我请甄女士更多分享一下自己的困惑。 她说:“朋友说我太在意穿...

心病防治 | 如何应对难治性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惊恐发作,包括突然发作的恐惧,伴有心悸、呼吸困难,胃肠道不适、头晕或自主神经症状(如出汗、脸红),以及灾难性的想法(担心心脏病发作、中风或即将到来的厄运等)。大多数惊恐发作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其...

心病防治 | 精神科用药,不必谈“副”色变

古人云“是药三分毒”,所谓的“毒”就是我们常说的药物副作用。经常会有患者或家属询问“医生,这药副作用这么多我还能不能吃了?”“医生,我吃药会不会把身体吃坏?”等。这些问题反映了患者和家属的担心,同时也反映了对药物副作用的认识偏差。 何为药物...

心病防治 | 令人挥之不去的苦恼

郭大哥,一名内敛而老实的中年人,老婆口中的好老公,孩子口中的好爸爸,同事口中的好朋友……然而他却有着难以言表的苦恼:整日强烈的怀疑。为此他忧心忡忡, 明明知道没有必要,却无法摆脱,表面上与大家喜笑颜开,然而他内心却在“天人交战”。 他究竟怎...

情绪与压力管理 | 对“月经羞耻”说拜拜

来访者小米,初二女生,第一次来月经那天她正在学校上课,起立回答问题时,身后的男同学发现她裤子上红了一片,当即大叫:“她来例假了!”惹来一阵哄堂大笑。 任课女老师带小米去卫生间清理,并批评了取笑小米的同学。但自从那一天起,小米就陷入了沉默,在...

情绪与压力管理 | 伤不起的神经质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者,你有没有以下几种表现? ● 敏感与情绪化:对朋友的言行非常在意,常常过度解读朋友的一言一行。并且情绪容易波动,常因为一些小事被激怒或逗笑,表现出喜怒无常的特点。 ● 悲观与患得患失:认为事情总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情绪与压力管理 | 赶走产后抑郁,丈夫该怎么做?

产后抑郁是近年来比较普遍的现象。一部分产妇的产后抑郁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消失,但也有一部分会逐渐加重。除了专业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之外,家人的关爱也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丈夫,当孕妈妈情绪异常时, 丈夫要帮助她进行自我调节,鼓励她走出坏...

心理师园地 | 与焦虑同行

小文在一次情绪崩溃后,在班主任的陪同下来到心理辅导室。自述害怕来学校上学,不想来上学。来到教室后,会手抖,注意力无法集中。尤其是对数学、物理学科,出现手抖的频率更高。最近失眠的情况也加重了,很难入睡,也容易频繁夜醒。今天早上,她感到非常疲惫...

心理师园地 | 如何更好地开始心理咨询?(下篇)

开始做心理咨询前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和担心。在本文的上篇我们探讨了“心理咨询时第一句该说什么?”和“如果来访者不说话怎么办?”这两个问题,下篇我们继续探讨另外两个问题。 担心之三:如果我的来访者对保密例外有抵触怎么办?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金色时光 | 老人不愿说话做事,需警惕抑郁发作

“麻利”的邻居马阿姨 邻居马阿姨是我们街道有名的“热心肠”,邻里邻居遇到什么事情,只要马阿姨出面都能够“马到功成”,她为人热情、爽快,做事也是风风火火,再麻烦的事情到了马阿姨那里都能够妥善解决。 马阿姨不仅热心而且善良。小区里曾有些大学生租...

心身保健 | 慢性肾病患者的5大心理关卡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任务就是每天过滤和清洁近200升血液,把有用的东西留在人体内,让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同时还需要调节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来保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得好了,运动少了,工作压力增大,肥...

心身保健 | 如何缓解产后心理障碍

据研究发现,国内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11%~15%,导致产妇极易发生精力疲乏、丧失愉快感、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与身心健康。我们都知道,产妇产后会受到自身激素造成的影响而导致负面情绪发生,但家庭环境、社会因素以及内分泌和...

心身保健 | 鼻息肉对儿童的心理危害有多大

鼻息肉是属于耳鼻喉的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鼻腔外侧壁。儿童不具备较强的疾病预防意识,对于疾病的认知心理不够健全,从而无形当中提高了鼻息肉的患病概率。同时此种病症对于儿童的心理影响较大,家长在日常儿童生活管理中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患病危害 患...

心身保健 | 小儿术前该如何做好心理保健?

临床麻醉工作中,常发现不同的小儿进入手术室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是不同的,有的小儿情绪平稳,配合度好;有的小儿紧张、恐惧,甚至出现哭闹、抵抗。 手术和麻醉作为一种负性生活事件,对小儿及其家长均造成一定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小儿对即将进行的手术并不完全...

心理传播工作室 | 现代人为什么“人均社恐”?

当我打开搜索软件,输入“社恐”进行检索,相关结果竟然有一亿条!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我惊呆了……根据《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80%以上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社恐”。现代人为什么“人均社恐”?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局面? ...

心理传播工作室 | 珠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工作实践与探索

珠海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工作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近年来,珠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珠海市强戒所”)心理矫治工作遇到了现实困难与重重挑战。主要体现在: 戒毒人员的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吸毒动机多元,心理状况较为复杂;戒毒复吸再次被强制隔离...

校园心理 | 如何帮助学生度过心理“低谷”

当学生有心理困扰时,就像身体上生病一样,也会表现出面部神态、言语举止等体征异样。参考中医诊疗中“望闻问切”诊断法,教师针对学生心理困扰,也可以比拟望而知之、闻而知之、问而知之和切脉而知四步法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度过心理“低谷”。 望而...

校园心理 | 牵着音乐的手成长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当中融入音乐,是当今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作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音乐教育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它是以音乐为媒介的。音乐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重要途径,不仅因为它能通过强有力的感觉刺激和多重式的感觉体验,...

校园心理 | 圆梦“象牙塔”的忧

小东自进入大学以来,屡次找到辅导员寻求帮助。 小东今年18岁,患有先天畸形,手脚不同程度残疾。父母在他小时候离异,父亲离异后另婚育有两子,且不与小东一起生活。小东自幼与姑姑生活在一起,无法适应宿舍的集体生活。 宿舍人多,噪声也多,每个人的作...

心理健康资讯 | “内卷时代”下焦虑的年轻人该如何“存在”

近段时间以来,“内卷”一词逐渐在网络上流行起来,为人们所熟知。那么,“内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是内卷,内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内卷化”也称“过密化”,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在网络文化发达的今天,这个概念已经在各个领域被传播开来,很多...

心理与生活 | 莫让智能手机成为夫妻间的屏障

前阵子我去姑妈家,看到这样一番景象:姑妈和姑丈一人住一个房间,两个房间里分别有一张躺椅和一个落地的手机支架以及一张大床。姑妈告诉我,每天晚上,她和姑丈就安安静静地待在各自的房间,舒舒服服地躺在躺椅上,与各自的手机为伴,自顾自地玩手机游戏,刷...

心理与生活 | 家居环境与心理健康,你了解多少?

“心随境迁、境由心生”,暗示环境和心理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和联系。 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家居环境舒适性的需求越来越高,也倾向于为改善家居环境投入更多资源。这是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心理健康的表现。 居室要装修成“靓屋”,离不开合理的布局和设...

心理与生活 | 一生坎坷,都是“恋爱脑”惹的祸?

最近,一部十年前的国产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翻红,女主角王宝钏登上热搜,被网友奉为“恋爱脑鼻祖”。她苦守寒窑十八年的经历,成了人们劝退“恋爱脑”的最佳教材——不要爱情至上,否则要吃十八年野菜。 全网群嘲的“恋爱脑”,是什么样? 先来讲讲《薛平...

排忧解难 | 我被一个女生针对了,该怎么办?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初一的学生,最近我的生活被人际关系问题搞得有些混乱,想寻求您的帮助。事情是这样的,我和隔壁班的女生小N前段时间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了争执,闹得挺不愉快的。后来,在共同好友的调解下,我和小N消除了误会。但是这件事的余波并没...

排忧解难 | 怎样和“更年期”母亲相处

Q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七年级女生。最近,我家发生了一些令我困恼的事情,爆发了青春期和更年期的“世纪大战”。 妈妈现在可能是到了更年期,看我什么都不顺眼。以前,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都会告诉她,但现在不说了,因为不管我说什么,得到的回应都是“...

社工师之窗 | 如何做好社区社工站工作?

工作背景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黄河南路社区由三个居民楼院、三栋商务楼宇、两家公共单位组成,辖区居民2653户,常住人口6000余人。今年以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辖区单位及广大党员群众大力支持下,黄河南路社区社工站以社区“五...

影视解读 | 希望这个世界不是只有我在乎你

电影《我爱你》的故事很平凡,平凡到主人公只是四个普通的老人;场景很简单,简单到几条稀疏的街道、几间房子就足以讲清全部故事。电影饱含着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在聒噪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安静地讲着他们的故事。四位老人的生活状态和治愈人心的温暖最让我们...

读·作·编互动 | 春节假期后,该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又叫假期综合征,是指在较长的节日假期结束,回归平日的生活状态后,生理或心理上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感觉。例如:身体不适、容易疲惫、恶心、眩晕,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等。虽然叫“综合征”,但其实这并不...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