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戒目食 “戒目食”,出自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何为“目食”?袁枚赴宴,主人家准备了一桌饭菜,菜品数以十计,水陆俱陈。宾客虽多,但直至宴会结束,所食者不过一二,多数菜肴未被动过。未曾“口食”,仅供“目食”,无
专题 | 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那回音 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那回音当地时间2024年5月18日傍晚,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宾大正式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士学位。林徽因的外孙女于葵代表林徽因,从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
文苑 | 妻子的初恋 一子秦兄:见信如晤。近日一直在料理拙荆的后事,她得病一年以来,日渐消瘦,上周终于了却尘世的苦,舍我而去了。我自然哭过,眼泪也已流干,现在强支病体给你写这封信实在是鼓了很大的勇气:一来是拙荆刚逝,我做什
文苑 | 鸟爷 鸟爷不是北京大爷,而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有家有孩子,但他在自己六十岁生日那天,坚持搬出去换一座城市一个人住。没有人能说服他,他也不解释。他的老朋友来劝,说是要搬就在附近找个地方吧,免得将来家人收尸麻
文苑 | 安心 人间是一碗摇晃的水宁静的心可将其澄清这样的时刻安心若素,山河广阔适合一个人打照内心而内心是深渊,是荒原,是宇宙,是一切一个人跟自己发动无数次战争也必然跟自己一次次握手言和此刻,我抱紧了自己像黑夜抱住跳
文苑 | 一颗水滴就是一颗透明的心脏 通过对河流水体的研究,我发现,每一滴水中都有一颗透明的心脏,而且整个水滴就是由这颗透明的心脏构成的。这项研究表明,河流中的水全部是由水的心脏构成的,它们在流动的过程中,是心连心、心贴心、心交心、心心相
文苑 | 海棠依旧 那年我十三岁,淘气得不得了。我上树掏鸟,不小心摔了下来,腿折了。起初,我并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以为在家里躺几天,就又可以蹦蹦跳跳了。然而,右腿越来越疼,脚腕肿得连秋裤都穿不进去了。父母这才用架子车把我
文苑 | 作家 1布朗温·塔斯克在文学经纪人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荣誉馆长的陪同下,由一名暑期实习生引领,沿着27楼狭长的走廊,走向拉金与福雷斯特出版公司曼哈顿办事处的洽谈室。她走得很慢,时不时停下脚步,仔细打量两边
文苑 | 荷花辞 浩荡的光阴,它寂静在自我之中打开的花朵梳理向新的世界露水翻滚着往昔,我们感念在所有的爱中人间的美意总是可以用花朵象征你看到的一池荷花氤氲向夏日我们退让出更多的空白,用于接纳也用于安放它们。身体的小兽也
人物 | 苏德超的另类哲学 “爱需要准备吗?爱当然不需要准备。就像春天来了,草木需要去准备发芽吗?春天来了,它们自然就会发芽……”“所有的爱都是笨拙的,不要去当恋爱上的‘老司机’……真爱是不需要技巧的。”“i人遇到困难别自己扛。
人物 | 许地山的“爱情公约” 1933年秋,许地山偕夫人周俟松赴广州中山大学讲学,后绕道台湾探亲。在此期间,两个人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周俟松一气之下返回北平,许地山则前往印度考察宗教。在印度,许地山不时回忆起与周俟松4年相依相伴的
人物 | 你这个人很适合落日时分 我终于看见了布拉兹作于契诃夫38岁那年的《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肖像》。一时间,契诃夫这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医生和乡村教师的全部气质——高尚、怜悯,深邃而忧郁,冷静又热忱,儒雅而平易近
人物 | 叫了一辈子老大姐 母亲高昭一比父亲赵俪生大3岁,她像对待孩子一样,照料着父亲。我们见过父亲撒娇、耍赖的时候,却压根见不着母亲如妻般的温婉、娇媚。她照料父亲、关爱父亲时,流露出的是一种慈母般的眼神。两个人有时争辩,父亲实
杂谈 | 我的“高尔夫外交” 我在驻外使馆工作期间,在高尔夫球场上经历过不少围绕外交难题的辩论,也解决过一些问题。例如,在任驻菲律宾大使期间,我就在球场上围绕南海岛礁等分歧问题与菲律宾高官争论,甚至谈判。1999年,中国与菲律宾发
杂谈 | 蝴蝶与坦克 海明威有一篇短篇小说,名为《蝴蝶与坦克》,讲述战争时期一位欢乐的男子在酒馆中被射杀的故事。蝴蝶象征男子轻盈的欢乐,坦克象征战争沉重的气氛,两者对比明显。海明威的弦外之音是:欢乐与严肃、蝴蝶与坦克难道一
杂谈 | 你有几个前25% 美国著名漫画家斯科特·亚当斯的呆伯特系列漫画,如今在65个国家,以25种语言,被超过2000家报纸转载。亚当斯原本是个坐办公室的白领文员,刚开始画呆伯特漫画的时候因为要上班,必须每天早上4点起来画。他
杂谈 | 在AI时代怀念梭罗 看到一条短视频,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对话《瓦尔登湖》的作者亨利·戴维·梭罗,两个人相差138岁,能够“对话”,全拜AI程序所赐。这是一次隔空对话,谈论的话题蛮有意思,乔布斯认为智能手机提
杂谈 | 运气与风险 比尔·盖茨就读的湖滨学校是当时世界上极少数拥有计算机的学校之一,就连这所位于西雅图郊区的中学获得一台计算机的故事,都相当值得一提。比尔·道格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做过海军飞行员,退役后进入湖滨学校教授
杂谈 | 铆钉寓言 生态学家保罗·艾里奇和妻子安妮·艾里奇写过一本叫《灭绝》的书,警示人们关注正在发生的物种大灭绝。他们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讲了一则寓言故事。一位旅客注意到,一个机修工正从他要乘坐的飞机机翼上敲出铆钉。机修
杂谈 | 人生非金石 历代诗词中,有很多感叹生命苦短的作品。《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写道:“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
话题 | 妈妈迎来了经济独立 “我这个月的钱发下来了,一天没歇还比上个月少好几百块钱。夏天了,活少了,赚不到钱……”微信消息提示音响起,点进去发现又是妈妈的多条语音“轰炸”。今天是妈妈的工资发放日,她详细地对我说着这个月的收入情况
话题 | 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 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企业管理顾问华伦·贝尼斯讲过一个笑话。他说,未来的工厂里只有一个人,一条狗。人是要喂狗,狗是要看住人,不让他碰机器。总有一天,机器人会替代人。如果对物种进化做一个预测,那么,人类之
话题 | 数学好的孩子比语文好的更聪明吗 一先来看两个问题。问题一: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数学成绩特别好,每次都能考95分以上,不过语文成绩总是上不去;另一个孩子语文成绩特别好,总能考95分以上,但数学怎么也学不好。你觉得哪个孩子更聪明?从固有
人生 | 父亲的旅途? 父亲这一生走得最远的地方,是我当兵所在的北京。1983年春天,我还是个新兵,父亲到北京看望我,背着一个黄挎包,里面装满了苹果,另外还提了一兜子花生米。那时候通信不发达,连队里没有直拨电话,父亲跟我最快
人生 | 一家之主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我爸为生计做过无数的事情。他和我妈在房前屋后种菜,甚至在猪肉供应紧张的年代,跟公司签订合同,帮公司大规模养猪,解决公司的猪肉供应问题。他还搞过大棚蘑菇种植。很多年后,我问他,我小时候
人生 | 爱,使人活下去 雨似下非下的凌晨,我在一山国立癌症治疗中心的停车场等公交车。在这里上车的不仅有赶去首尔的上班族,还有住院治疗的患者的家属。一次,一位看上去40岁左右的女性过来跟我搭话:“请问去首尔的1200路公交车会
人生 | 父亲的战场 那天在医院手术室外,空荡荡的走廊上,只有我、我的丈夫和妹妹。那是北京最冷的一天,站在走廊里,刺骨的风往袖子里钻,所有的椅子都是空的,但是我不能坐。有一阵我实在忍不住,坐了下去,可立刻就弹了起来,那是坐
人生 | 只吃鱼的中段 顺顺总是说,她没有大富的命。拆迁的传闻传了好几年,邻居们一次次失望,又一次次满怀希望。顺顺卖房前又是一轮希望期,左邻右舍互相鼓励要“屏住”。可顺顺不想再等,她需要现金,需要换一种生活。顺顺交钥匙那天,
人生 | 平衡 春望退休后,在县城买了房子,他原来的房子在镇上,便宜处理掉了。这是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一座小县城,新房子在黄河广场西侧,广场东侧是一个很大的商场。这一天,在广场西北角马路外侧,多了一个修自行车的摊位。这个
人生 | “看”世界 我提早到了诊室,看到窗下摆了几盆花,以前似乎没见过。我问正忙着给病人推拿的陈医生:“这些花都是你养的?”他说:“是啊,一直放在窗外的,这几天太冷了,拿进来缓缓。”我看到君子兰盆里的土干了,问他要不要浇
生活 | 姐妹协会 老冯家门口坐了很多人,见我们走过去,纷纷起身,让出凳子,每张脸都笑盈盈的,有人提来水瓶,有人拿来水果和瓜子,她们都是老冯妻子的“姐妹淘”,用老徐的话说,是村子里“姐妹协会”的骨干成员。“姐妹协会”当然
生活 | 乡村电影 我有一条公主裙,粉红色,正中绣着一颗桃子,裙摆有三层。每当我穿着这条裙子出去,遇到认识的人,总要展示一下裙子的厉害之处:“它有三层,你看,我的裙子很厉害。”说完,我还一层层地掀开,展示给眼前的人看。“
生活 | 一家咖啡馆的传奇 1688年,不惑之年的英国人爱德华·劳埃德在伦敦开办了劳埃德咖啡馆。咖啡一度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赚钱的商品,这也带来了伦敦咖啡馆的繁荣,在1650年到1750年这100年间,伦敦有超过3000家咖啡馆挤
生活 | 破罐子里的生机 那天,几株厚穗狗尾草从景德镇烧裂的瓷器中钻出来,就像刚出壳的小锦鸡在撩动它那毛茸茸的尾巴,绿色的芒穗上微微发着紫晕。它们是活的。夕阳下,狗尾草的美让老徐心动神移。他把那个破裂的瓷罐小心翼翼地从窑址旁起
生活 |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英国心理学家雷蒙德·卡特尔在《能力:结构、成长和行动》一书中,假定人类拥有两种类型的智力。第一种是流体智力,卡特尔将其定义为推理、灵活思考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认知能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先天智力,研究人
生活 | 菜单背后的乾坤 在语言学家的眼中,菜单不仅是美味的先导,更包含着大量的机密信息。美国学者任韶堂是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他和他的团队通过对来自美国7座城市的6500份菜单(包括65万道菜)进行数据分析,抽丝剥茧地找出了菜单
文明 | 凡·高的画为什么这么亮 荷兰画家凡·高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艺术大师。事实上,他从学习绘画到创作出数以百计的旷世杰作只用了短短的10年。如果仅仅看他前7年的作品,我斗胆说一句(因为画太值钱了),画得也只是“一般般”。一直到1887
文明 | 苏轼夜寻张怀民 张怀民是谁?为何苏轼要深更半夜去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时间、地点、人物、风景、哲理诸元素咸备,情景交融,境界清旷,百字之文却成为脍炙人口、传诵近千载的经典,非苏轼不能为也。这天夜里,苏轼脱了衣服
文明 | 做一棵有边界感的树 如果不去见一见林子里遮天蔽日的树,大概很难发现,所谓遮天蔽日其实相当疏松。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洒下来,让我们的视野保持明亮。树与树之间,从来不是密不透风的。即使它们是无法行走的生命体,即使它们在同一片土
文明 | 纷繁的求生 在朝阳下,一只苍鹭正在为它的孩子捕食。它衔着一根小羽毛,在溪边慢悠悠地走着,一边走一边仔细地扫视溪水。溪水潺潺地流着,清澈见底。过了一会儿,苍鹭突然止步,并把羽毛丢在水上。少顷,一条小鱼游了过来。很显
文明 | 为什么人们热衷于观看恐怖电影 为什么人们热衷于观看恐怖电影?为什么经典电影的剧情会让我们心碎得放声大哭?毕竟,我们从生理角度厌恶恐惧和悲伤,这能让我们远离狼群和孤独。那么,我们又为什么愿意花费时间从这种情绪中获取快感呢?公元前33
文明 | 《三国志》:陈寿等来的历史 等待三国鼎立结束陈寿为写《三国志》,苦苦等了很多年。陈寿是个很敏锐的人,在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他便意识到应该把这段特殊的历史写成一部史书,以供后人传阅。但他产生这个想法时,三国鼎立还没有结束,天下
悦读 | 我们真是幸运 一座小镇新建了一个图书馆,在开馆当天,他们请来州长发表讲话。州长在小镇受到了最高规格的礼遇,还受到了几家大型媒体的关注。按说州长是不会出席这种小仪式的,但他接到邀请时还是高兴地接受了。因为他是小镇有史
悦读 | 言论 如果将分数视为金钱,必须购买能力范围内最贵的东西,最后丢失的可能是真正重要的,独属于自己人生的可能性。——付费志愿咨询究竟能带来什么“关心”和“打扰”是一对好兄弟,只是后者看上去更加不礼貌而已。——更
悦读 | 幽默与漫画 悖论去做美容,店员都觉得我缺水;去做理疗,店员都觉得我湿气重。咋的,我是一具受潮的木乃伊?小棉袄我健身拉伤了腰,回家让3岁的女儿帮忙揉揉。女儿问:“妈妈,你的腰在哪里?”我指着后背说:“就最细的那块地
悦读 | 几点了 时间就像爱因斯坦和其他物理学家所解释的那样,不是线性的,而是循环的。意义和神秘不可区隔,而没有时间的流逝,两者都不可能存在。有时候,我想写一本书,一本关于时间的书。时间到来的时候,我们会知道。亲密意味
意林 | 风暴终会过去 当载有船员的船冲入狂风暴雨中时,他突然看见帆绳绷紧。巨大的船帆在肆虐的风暴气旋中急剧膨胀后,帆绳开始咯吱作响,迸发出类似断裂的声响。船员在老旧腐坏、四散飘落的甲板上,在低鸣着拍打船体的波涛间摇摆着,用
意林 | 一举成名 昨晚,我买的那只冰冻母鸡复活了,生下了全世界最大的蛋,被授予诺贝尔奖。母鸡不知赚了多少外汇,被邀请,到处做报告,接受采访,与人合影留念。不少时候,记者们非得让我也紧挨着它,在照片中露面。就这样,在一辈
意林 | 还我本来面目 有一家餐馆,众口交誉,大家都说厨师像魔术师,能让菜肴以大家意想不到的面貌呈现。第一道开胃品,便紧紧地攫住了众人的目光。苦瓜、南瓜、冬瓜、西红柿、茄子、青椒、红萝卜、白萝卜——八种瓜菜汇成了五彩斑斓的拼
意林 | 灭火法则 亚岱尔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之一,每次参加火灾救援,他总有从一片混乱和恐慌中重建秩序的本事。亚岱尔曾经克服风速达120千米/时的狂风和至少20米高的海浪,扑灭英国北海的阿尔法钻井平台大火。他也扑灭过“恶魔
点滴 | 真正的同情 同情分为两种。一种同情怯懦伤感,实际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做出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
点滴 | 日记就是一日的旅行 我的日记是一些零星拾遗:我从一天当中拾获的遗珠,就相当于那些我在瑞士酒庄漫步时,捡到的采摘后遗下的葡萄粒。法语把“一天”称为jour,准确指出了日记的含义:一天的工作,一天的发现,日记将其一一记下。英
点滴 | 什么是风度 我们常常追问,大自然是从哪里汲取勃勃生机的呢?显然,是灵魂。它那一往无前的生机,得益于灵魂的恩泽。灵魂又是怎样让自然的生命之花怒放的呢?在这里,也毫无秘密可言,它通过清澈流丽的语言,把懵懂的自然从沉重
点滴 | 爱是无法培养的 爱是无法培养的。爱不能被划分成神圣的和世俗的,爱是完整的,它没有多寡之分。“你爱不爱众生?”这是个很荒谬的问题,正如一朵芬芳的小花根本不会去考虑谁来闻它、谁不闻它的问题,爱也是如此。爱不是一种记忆。爱
点滴 | 夸耀读书也是愚蠢 有人觉得,读书效用很低,浪费金钱和时间,这种观点属于当代的反智主义;有的人过于崇尚智慧,把知识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尚智主义。这两种观点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反智主义是一种愚蠢的偏见,但是尚智主义
点滴 | 书籍的世界 阅读者愈受书籍中更好世界的诱引,相对便离眼前的世界愈远;愈理解存放在书籍中种种更好的世界,相对便愈容易看清眼前世界的贫薄、粗陋、乏味和不义,甚至到达难以忍受的地步。而且刺激的是,阅读者所看到并视之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