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4年第39期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4年第39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作文周刊》创刊于1980年。多年来,《作文周刊》密切联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不断刊发内容充实健康、形式丰富多样、语言生动活泼的好文章。

目录

封面文章 | 真情,让议论更深刻

人们在写散文诗歌时注重抒情,其实写议论文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也应以情动人。鲁迅先生说过,“能爱能憎才能文”,可见在任何文章中,真情实感都是必不可少的。就议论文而言,思想见解只有渗透着作者深厚炽热、健康朴素、真切诚挚的感情,才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

封面文章 | 我为罗素作翻译

1920年8月19日,我在南京的时候,胡敦复、胡明复和胡适告诉我,梁启超和张东荪领导的进步党,请我做罗素的翻译,他很快就要到中国来演讲。三位胡先生警告我说,不要给进步党利用了,给他们提高政治上的名誉,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还说不要让他们只把我...

阅读集训 | 诗意人生

考点解读 汪曾祺的散文充满了诗意和美感,他的作品中有景物美、人情美、意境美……语言看似朴实无华,实则情意充溢在字里行间。可见,只要善于感悟生活,心中有情,平淡的生活也会变得富有诗意。一场雨、一片湖、一枚鸭蛋……莫道寻常,真情就藏在其中。 翠...

读写指津 | 语言描写

名家引路 一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佳作秀场 | 窗外的风景

窗外的风景在不断变化。若我们在繁琐的日常中抬起头来向外望一眼,便会发现其中的美丽和奥妙。 破晓时分,我拉开窗帘,漫无边际的黑暗将世界笼罩。不久,窗户中斜射进一缕微弱的光,黑暗在刹那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泛着湛蓝的天空,白云在其中悠闲自在地徜徉...

佳作秀场 | 擦洗眩晕的轮廓

我们活在世界上,穿梭于人来人往,倾听琐碎日常,细嗅大街小巷里弥散的小吃气味,欣喜之余,是否也会有眼花缭乱的感受呢?于是,我暂且关上了通向外边的窗户,想先搞清楚,我的心里是否有对生活的清晰画像。我轻轻地翻开这本早已被我翻了许多次的书——京极夏...

佳作秀场 | 跟着小山走

傍晚五六点的夕阳,从大树的缝隙间洒下来,树影斑驳、鸟声啁啾。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是爸爸,他让我去山上摘杨梅。我蹬着自行车,耳边是呼啸的风声,时不时传来几声小贩的吆喝,给这里增添了几分烟火气。不知不觉中,我放慢了节奏,享受着这份平静,让我能跟着...

阅读广角 | 《我们仨》导读

作者简介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其译作《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杨绛先生创作有剧本《称心如意》、散文随笔《我们仨》《干校六记》《将饮茶》、长篇小说《洗澡...

精批细改 | 桥

家乡有一条清水河,河上横着一座石拱虹桥,桥这头连接着田间劳作的人们,那头连接着林地里隐秘的小生灵们。 (开头点题,直叙桥的连接意义,为下文叙述白鹭的故事做铺垫。) 七岁那年的暑假,我到远在乡下的爷爷家避暑。 一个平常的午后,我趴在炕头上听爷...

知识延伸 | 心中的情结

无论世界如何变幻,光阴如何流转,在你的脑海中,总会有某些东西,深深地烙印在你的内心深处。那碧绿幽静的麦田、金黄诱人的柑橘、袅袅升起的炊烟……多少人事都在不经意间飘然而去。但是,那些美好的记忆,却能经受时光的侵蚀,令你经久难忘。请以“ ...

同步写作 | 动手做某事

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1.审题选材,明确中心 材料要求以动手做某事的难忘经历为内容完成一篇习作,这一经历可以是动手做家务的体验,也可以是制作手工的趣事,还可以...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