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电影院里的光 电影院中,口述志愿者为视障观众讲解剧情电影院的银幕上正在播放电影。帅帅坐在银幕旁边,手攥麦克风,显得有些紧张。他要把电影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电影中有一幕,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开了一枪。帅帅对这
读者故事 | 四季 四季院里迎春花开的时候,小迎住进了病房,认识了那个与众不同的小护士湾湾。大家都说湾湾嗓门儿大,心眼儿粗,虎背熊腰力气壮,唯独笑起来时眉眼弯弯的样子温柔些,怎么能当好一名贴心的护士姐姐呢?小迎偏和湾湾护
文苑 | 我们结婚了 穿崭新蓝西装的年轻人终于设法把闪亮的行李箱挤进了卧铺车厢的小角落里。火车逢弯道跳跃,走直道颠簸,因此能保持身体平衡也成为值得称道的成就。年轻人全神贯注地将行李箱又推又提、又塞又挪。但就两个手提箱和一个
文苑 | 重复 我们仿佛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支配可以一直重复很多简单的事。你可以用小小的手指不停划过长满象形文字的天空,向我一一打听万物的名,和他们正在做的事,而我要打起精神,当作是第一次和你谈论他们;你可以毫不留情地翻
文苑 | 正欲清谈逢客至 “正欲清谈逢客至,偶思小饮报花开。”这是陆放翁的一联诗。很多年前,在一家客厅的中堂对联读到它(后查《剑南诗稿》,句为“正欲清言闻客至,偶思小饮报花开”),很喜欢,一下子便记住,至今未忘。偶思小饮报花开
文苑 | 临终推理 围墙高过八尺,墙头布满了锯齿形的碎玻璃片。沿着围墙种植的高塔一样的木棉树,正在风中摇曳。马斯特的屋子,坐落在围墙圈定区域的正中央。屋子四周,环绕着一大片碧绿的草坪。这是一个雨夜。就在这里,发生了一桩谋
文苑 | 面对花开 被我注视良久的那朵花,开了花开如谁或什么,落英缤纷地去了很久又踮着双脚,静悄悄地孑然归来有时,我看自己,恍似别人,于另一番命运中在等另外的花开,怀着一种美丽到随时准备弃置的内心花开亦如爱人,破颜微笑的
人物 | 活出自己的传奇 陈薪伊在戏剧界之外,陈薪伊的名字或许鲜为人知;但在业界,陈薪伊是一位令人仰望的人物。作为国家一级导演、“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她导演的作品涉及话剧、歌剧、京剧等多个剧种,14次荣获我国专业舞台艺
人物 | 我写,我在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作家,我觉得自己是撞大运了。我属于那种从农村出来的普通女性,懵懂、惊惶、倔强、坚韧。20岁时,我刚到北京,那时候整个人是混沌的,什么也不懂,有一种天然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城里人。
人物 | 我的生活不合我的身 作家雷蒙德·卡佛曾说:“所有我写的小说都与我自己的生活有关。”而他自己的生活,温和的说法是:“我的生活不合我的身。”卡佛写过一篇极短的小说《约瑟夫的房子》,讲的是一个戒了酒的老男人魏斯,租下一套房子,
杂谈 | 她的“红与黑” 在小说《红与黑》第13章的引言中,司汤达写下了一句著名的话:“小说,人生旅途中的一面镜子。”《红与黑》就像镜子,人人都会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对我来讲,这部小说更像一个人生意向,这源自央视主持人张越曾主
杂谈 | 卡夫卡的钟摆 有一次,我跟一位作家在学校里散步,走到树林边时看到一个女孩,她坐在一个石桌旁,一边读书,一边旁若无人地哈哈大笑。我们俩不由得停下脚步。作家问我:“你猜猜看,那位女孩在读一本什么书?”我说:“大概是漫画
杂谈 | ChatGPT救了我的猫 一只猫从18楼消失了。寻猫启事上写道:“我家的布偶猫失踪了,面向湖面的一扇门被风吹开,估计猫从阳台出去了……家人昼夜担心。”这张寻猫启事被印了3份,两张贴在楼道和电梯里,一张贴在车库。寻猫启事上附了两
杂谈 | 解悟人生 尽管我平时在文章和诗词中,总以乐观和豁达的态度来勉励自己,但伤感有时也不免流露出来。现在还有什么可以伤感的?多半是叹息岁月流逝得太快。我是在1979年以后才有较多的时间静下心来写作,并把以往的读书心得
杂谈 | 看见生活的甜 晚上8点,我在校门外等她。雨忽然下起来,越下越大,哗啦啦地拍打着学校门口的顶棚,本来干爽的地面,一时半刻便水流成河。我准备打电话让她先避一下雨,她却已经出来了。她是守约的孩子,怕我在外面等久了,便急匆
杂谈 | 书店时光 过去几年中,我时不时地会在一周中抽出几个小时去当地的二手书店做志愿者,帮忙卖书。我住在英格兰南部的一个大学城,人们把书捐过来,有时是七八本装在一个塑料袋里,有时是一面包车的书,有时是某个人书房里的全部
话题 | 一堂生命教育课 2022年9月,刚进入同济大学的浦荷晶选到了一门“网红课”。起初她是被课名“生命的省思——如何过好这一生”吸引的,没想到在课堂上,她与“孤独”对话,摆脱了“玩乐焦虑”,还在自己的“墓志铭”作业中认真写
话题 | 识人的能力 识人的能力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被看作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今天很多人喜欢谈曾国藩,曾国藩最大的本事就是善于识人——他为晚清选用了一大批股肱之臣。据说,他只要对一个人多看几眼,就能把那人的性格特点讲个大
话题 | 在街头摆摊卖诗的年轻人 福建女孩隔花人辞掉工作,跑到西双版纳的夜市做“地摊诗人”。只要有人上前跟她聊天,并支付19.9元,她就可以即兴为对方写一首诗,但绝不改稿。这在近年火爆的“地摊经济”中显得很特别——诗歌是世俗生活的奢侈
人生 | 日子怎么过 翻译家朱生豪爱吃糖也爱看电影。有一次,他看了一场很扫兴的电影,不但连糖也不想买了,还很沮丧地吐出了心里的郁闷:“二三十家电影院连一张好片子都没有,日子怎么过啊?”日子怎么过?几乎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困
人生 | 不再20岁的人,对20岁的人说 西小麦(34岁,教师)你已经20岁了,进入成年人的世界,那就疯狂起来。把梦想搞清楚一点,筑得再高一点。保持线性,一条路走到黑,在黑暗里找那闪光的出口,去感受、去爱,别转弯、别回头。怕什么?你才20岁。
人生 | 青春往事 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夏天,我到山西晋城的一个地方下煤矿。此前我没做过这种活儿,也没见过煤,小三对我说:“只要有点力气就行了,你没考上大学,再不挣点钱,你想弄啥?”我们以前叫他老三,他嫌不好听,说自己
人生 | 社交名单上的最后一名 大卫·吉尔莫是加拿大的一名影评人。在辅导儿子杰西学习拉丁语的一个下午,他忽然意识到,儿子是那么不在乎上学这件事:“我注意到他没有记笔记,没有课本,什么都没有,面前只有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有几行关于古罗
人生 | 推车上的马拉松 罗书坚推着小柏参加马拉松比赛14岁的小柏看起来有些酷。他戴着头盔,走路时只有前脚掌触地,很像航天员在太空中漫步。小柏是一名重度脑瘫患儿。过去7年,他的父亲罗书坚用三轮手推车推着他跑了55场马拉松。在不
人生 | 母亲与文学 作家谈波说,自己第一次怀疑文学是在2021年。2021年年初,谈波的母亲因为罹患多种癌症,连续两次住院。因为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每个病人只能由一名家属陪护,又因为担心母亲随时会离世,觉得她临终时最希望看
人生 | 湘君 1在共大读书时,一日,经过学校食堂,我看见一个不认识的女生坐在门口。视线接触的那一刻,我怔怔地看着她,她也怔怔地看着我,好像彼此之间产生了一种吸引力。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湘君。她穿得并不招眼,黑色洋布衬衫
生活 | 如何让目标不再半途而废 设定一个有趣的起点如果想在新年伊始设立目标,那就不要立太多的目标,可以把目标拆成小块,均匀地分摊到一年中的不同时期,并为它们设定一个有趣的起点。比如,你想在新的一年让自己拥有更健康的身体,那就可以试着
生活 | 故事改变思维 我有个老邻居,为人非常精明。当听到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事情时,他觉得那些事绝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有一次,他花了好几千元买回一堆无用的保健品,事后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他说,那天他参加了一个短途旅行团
生活 | 一语救两家 西晋时,尚书令乐广有五儿一女,他的女儿嫁给成都王司马颖为妻。成都王的哥哥长沙王当时正在京都洛阳掌管朝政,权势熏天。成都王于是起兵讨伐,图谋取代哥哥,操纵朝廷。长沙王司马乂平素亲近小人,疏远君子。凡是在
生活 | 找到话匣子 在谈话这条高速公路上,闲聊就像入口匝道。进入高速公路的时候,需要通过一个入口匝道,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你可以在此处加速,随后并入车流。你不可能在高速公路上一下子赶上别人的车速,就如同不可能与一个陌
生活 | 杠铃策略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中说:人对自己一生的规划,无非是周密战略和应急战略结合的产物,关键是要走出去,并行动起来,一直到你明白应该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兴趣和重点放在
生活 | 未来的遗物 年届七十的阿秋,决定出售居住多年的三层住宅,和夫婿搬到仅有三个房间的公寓去。别人都觉得阿秋的决定有些突兀,可深思熟虑后阿秋却冷静地告诉我,她是在为“移居到天堂”做准备工作。阿秋回忆,她的老父独居洋楼多
生活 | 打底 每次去花市,我总会好奇:为什么花市的花木一律光鲜照人?或是花气袭人,馨香缭绕;或是青葱欲滴,枝繁叶茂;或是花开正好,争奇斗艳。买回家,却面目全非,变成另一副模样。香气开始隐约,不深嗅,无法察觉。绿意也
文明 | 先加茶还是先加牛奶 20世纪20年代,缪丽尔·布里斯托尔参加了在英国剑桥举办的一次夏季午后茶话会。茶话会的座上宾是一群教授及他们的太太。在这样特别的场合,茶话会的主人先给布里斯托尔倒了一杯茶,然后加了一些牛奶。布里斯托尔
文明 | “措大” 的辛酸 在古代,贫穷失意的读书人有个称号,叫“措大”。大概是说,这些人都是办大事儿的,可就是没什么见识。反正是个讽刺人的说法。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和宰相赵普吵架,生气地说:“我到哪儿去找桑维翰那样的名臣来当宰
文明 | 晷之铭 英国和美国的老建筑多,留存下来的日晷也多。一般来说,园中若有晷,晷上必有铭。公园里、大学内、教堂外,细看那些水渍、锈迹斑驳的石晷、铜晷,晷面上的铭文是数百年前人们对于“时间”的态度:有警示时光如梭的,
文明 | 为什么流行曲大多诞生在夏天 为什么四季之中,夏天可以有这样的礼遇,流行歌曲专门为它而作?每年夏天大量蹦出来的这些流行歌曲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如果你留意最近几年的流行歌,会发现每年夏天都至少有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
文明 | 苏轼的写字姿势 苏轼传世墨迹大抵是小行书,天真烂漫。当时士大夫对其书法有非议,《山谷题跋·跋东坡水陆赞》中就有“左秀而右枯”,“作戈多成病笔”。“苏门学士”黄庭坚见过苏轼写字,认为是他“腕著而笔卧”所致。“腕著”是手
文明 | 撂地与画锅 相声最初是街头艺术。“街头”不仅指发生的场地和空间,还奠定了相声的一些基本形式和内部逻辑。其中一些手法在剧场中已经看不到了。街头卖艺者要用三个手指捏着白色的沙在空地上画出一个圈来,俗称“画锅”。顾名思
文明 | 死亡的价值 1995年,美国和加拿大的动物保护组织联合开展了一个特殊的环保项目,将14头灰狼放归美国黄石公园。这个项目在当时引起了很多动物爱好者的不解,但大家很快就被结果震惊了。由于灰狼的捕猎,黄石公园内的驯鹿种
悦读 | 言论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可以共情,但无须承担别人的情绪。——“善解人意”是否让你背负了太多但凡长相、身材、工作、学历等让你100%满意的对象,对方100%对你不满意。——相亲时的“100%定律”人与人的
悦读 | 幽默与漫画 使点劲逛商场去得太早了,我推了推门,还没开。保安对我说:“使点劲。”我又使劲推了推。保安又说:“使点劲。”我费了好大劲还是没推开,却突然反应过来,他说的是“十点进”。拉花大学刚毕业那会儿,被朋友带着去
悦读 | 有一年 一月二十二日 我、你和他,同处一条长河二月二十四日 等我们老了,也去海边“钓”起太阳四月九日 晃着腿,读着书,吹着风,大盆栽里的摆件们懒洋洋四月二十三日 普通小狗喜欢看我们,诗人小狗则沉浸于仰望天空五
意林 | 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本来,人只能活一次,所以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千万个个体都应该取得自己的主体地位,而不是英雄主宰世界、帝王统治群氓。每个人都应该把握自己每时每刻的存在,去主动地选择、决定、行动和创造。并且,人要活着,就得
意林 | 谛听自然之音 一滴滴雨声听得非常清楚,有如聆听打击乐般,低音大鼓,定音鼓,木琴,响葫芦等各种乐器的音色明晰可辨,还与远方群聚的雨声层层交叠,构成更盛大的音乐世界。从未如此专心地听过雨声,觉得自己似乎正深入探索雨音密
意林 | 爱等量于自由 如果是最美的一个男子,我会爱。不需要以允诺偿还允诺,以泪眼辉映泪眼的爱法。只是去爱,没有目的,没有未来,不必起誓,不必结盟。爱可以实现,但不在人世的尘土上。爱等量于自由。(林见鹿摘自九州出版社《私房书
意林 | 不经意间 生活中那些大事不会显山露水,它们在平静而平常的时刻出现,通过一个电话,一封信,在我们毫不在意的时候出现,无缘无故、毫无征兆地出现,那也是它们让我们不知所措的原因。而我们需要用一辈子,漫长的一辈子,来接
意林 | 人生与音乐,皆为复调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和艺术?它们是我们用来储存意义的仓库,以抵御伤痛、失去、死亡,以及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音乐和文学,不一定会在当下让我们愉悦,却成为我们“放在某处”的东西,可以留住并长存,而日常经验则
意林 | 书籍是巨大的锚 如果你热爱一个地方,那么,你会愿意在那里放上几本喜欢的书,最好是复本。这样,不管在哪里,你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宇宙。如果你热爱一座城市,愿意在那座城市终老,那么,你会愿意,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打造一个属
点滴 | 婚姻是一件小事 什么时候才适合结婚?当你觉得那是一件小事的时候。传统语境中“人生大事”这个说法的宏大叙述,几乎把婚姻带来的变化夸张地演绎成了一场变故,让人们对婚姻充满不切实际的憧憬或者恐惧。婚姻只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调
点滴 | 文章之意 好文章有层寒意,好文章有层春意,好文章有层秋意。好文章还有古旧意、风雅意、恍惚意,一觉迷蒙,将醒未醒,似说梦话。好文章还有微微醉意。底色不一,有意就好,最怕文章无情。作者有意,读者才有意,仿佛冬夜醒来
点滴 | 3010运动 “3010运动”始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3010”指的是聚会开始后的30分钟与结束前的10分钟。当人们在餐厅或酒店参加公司年终聚会、婚礼等宴会时,由于和别人专心致志地聊天或喝酒,最后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剩
点滴 | 马的秘密 黑马有一双动人的眼睛。一双澄澈得让人伤感的眼睛。据说,马的眼睛可以感知北斗七星在移动。北斗七星出现在天幕,马就会抬头仰望。这是一个钓客说的。钓客还说,马在夜间是不会迷路的,也不会惊慌,马一边跑一边仰望
点滴 | 教授介绍 在西南联合大学自主编辑、发行的《联大八年》一书中,有一篇题为《教授介绍》的文章,对大师们分别进行了极具特色且生动有趣的介绍。例如:汤用彤先生:联大哲学心理系主任,研究魏晋玄学。汤先生岁数并不太大,头发
点滴 | 行动总比不行动好 如果你发现你的“此时此地”变得无法忍受并且使你非常不开心,这时你有三个选择:从这种状况中离开,改变它,或者完全接受它。如果你想对你的生命负责,你必须选择其中的一个,同时必须当下就做出选择。然后,你应该
点滴 | 迷死人的故事 读古书,时常读到一些匪夷所思的逸事,也不知是该信,还是不该信。作者言之凿凿,并非胡诌,千载之下,作为读者,也不好以“姑妄听之”的态度对待。于是,疑惑总是吊在心里,想弄个明白。《世说新语·容止》记何晏(
点滴 | 回到种子 我读大学时,正赶上拉美文学流行的余波。半为猎奇半为虚荣,读了好多所谓“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当时受到的情感和智性的冲击,至今记得。比如,一部精巧的短篇《回到种子》,作者是古巴人卡彭铁尔。小说没什么情节
点滴 | 忧伤的刺鼠 刺鼠是一种让人很难理解的动物。以前,他们总爱紧紧簇拥在一起,是那样紧,以至于身上的刺深深地扎进彼此的身体。别人认为这是取暖的需要。直到一天被问道:“你们这样不疼吗?”刺鼠愣了,他们终于意识到给对方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