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2023年第17期

读者

读者2023年第17期

半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读者》杂志是1945年开始发行的一本文摘类杂志。通过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解读社会的各种意识形态。每个人都有一面心灵的窗户,在不同的故事中我们能够体会不同的人生价值和快乐、艰辛、努力与成长。

目录

卷首语 | 荷叶的格言

我姥姥说过一句家常话:“有多大的荷叶就去裹多大的粽。”想想,意思真好,这才是实用的格言。自我少年时代开始,我就记着姥姥的这句话。我将它延伸:这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心态、心境。它教人从容,不慌忙,不夸张,不

专题 | 光辉翱翔

佳日晴阳“百事择佳日,佳日唯晴阳。”2008年5月11日,黄浦江畔,阳光明媚,春风习习。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挂牌成立,从这一刻起,中国民用飞机产业开始向蓝天进发。2009年1月

文苑 | 献给倒悬少女的钢琴奏鸣曲

一小圣在放学后随意逛到的书店里,发现了一本奇妙的旧书,书的每一页上都印满了乐谱。一眼看去,却连一首名曲都没有,仅仅收录了一大堆古早又过时的谱子。小圣百无聊赖地合上书,打算将它放回书架。这时,他突然发现

文苑 | 紫藤花下坐

四月,最不能错过的自然是文藤。多少人在这一季从四面八方赶来,就为了瞧瞧他们的“男神”文徵明在近五百年前种下的那株紫藤。它和世间别的紫藤都不同,它是文徵明的紫藤,被唤作“文藤”。紫藤的盛时其实很短。四月

文苑 | 黑马之吻

撇角每次看到黑马的眼睛,就会想起那个钓客的话:“你的马,眼睛里盛下了记忆中的整个草原。”它的故乡在北方草原。撇角想从马的眼睛里找出那片草原,可他找到的是马的孤独。孤独是马眼睛里纯洁的液体。它站在马厩里

文苑 | 失败园

我的陋居有个六坪大小的庭院,愚妻在那里杂乱地栽种了许多花草,乍一看似乎全都不成功。那些长相寒酸的植物总在轻声细语,我把它们的话都记录下来了。没错,我能听懂植物的话语,而绝不是在模仿法国人儒勒·雷纳尔。

文苑 | 大路

过了今天晚上,我就三十岁了。她走过来,坐在我的台灯下。她说:“你的房间怎么这样冷?”我说:“漠河冷,今天暖气又断了。”她说:“我那边暖和一点儿,只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老是把被子踢开。”我说:“这么多年了,

文苑 | 黄昏之前

黄昏之前,我必须跟上光的节奏强暗光之间的纹理,穿透内心和躯体像铁轨,密集而没有走向像阡陌,纵横而无法驻足我必须寻找那些隐迹的影它们湿润,凝重,伤痕遍布,遗落天空我必须循声而去让它们巨大的翅膀,在心间抖

人物 | “深蓝” 与 “疯狂鸟”

许峰雄20世纪80年代后期,计算机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轰动世界。它们均出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的两个学生。其一,全世界有几十位优秀的计算机专家在研究语音识别技术,他们全都绞尽脑汁,想让电脑听懂

人物 | 西格蒙得·弗洛伊德的一天

这是1905年5月7日。伟大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得·弗洛伊德50岁的第一天。7:00,准时起床。他是一个靠时钟过活的人,因此,时间似乎总是站在他这边。这会儿,昨天生日宴会的余味依然存留

人物 | 司马光与恩师庞籍

司马光只有一个亲兄弟,即哥哥司马旦。司马旦比司马光年长十四岁,靠父亲的恩荫进入仕途,一生做的都是小官。司马旦待司马光非常好,司马光的儿子早亡之后,司马旦还把幼子司马康过继给他。两个人“友爱始终”,司马

人物 | 永远的孩子王

黄永玉黄永玉自画像整整70年前,1953年,黄永玉搬进了中央美术学院大雅宝胡同宿舍。那时他才29岁,和同院的各位老教授相比,他实在太年轻了,很自然就成了孩子王。他这个孩子王非常尽职,可谓花样百出、魅力

杂谈 | “盒子” 与 “滑动门时刻”

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就开始研究夫妻关系。他为此专门建立了“爱情实验室”。爱情实验室研究了3000多个美国家庭,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家庭关系研究。戈特曼提出了“3个盒子

杂谈 | 有一种完美叫精确

在科技和制造的世界里,追求精确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一切改进创新的努力,均来自对完美的追求。250年来,一个叫作“公差”的概念坚定地引领着一代代梦想家、创业者、架构师、程序员与工匠,他们用“公差主义”重构

杂谈 | 三个境界

人生有三个境界令我感动,但不可一概以“向往”而形容之。有的境界是不可以用“向往”来形容的。它令我感动,令我欢喜,除此之外,与我并无关系。第一个,是《水浒传》里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片段我读的次数

杂谈 | 顺势而变

2022年,有一个关键词——转岗。那么,在转行、转岗的时候,怎样才能提高胜率呢?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小马。2009年,小马以高分从甘肃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选的是当时热门的土木工程专业。20

杂谈 | “免于在线”的自由

不知从何时起,“在线”是常态,“秒回”才正常,“失联”变得不道德了。“微信怎么不回”“电话怎么没接”,不但是客观的询问,有时还带有人格猜疑与道德谴责的意味。据说,有公司把24小时开机作为应聘者必备的“

话题 | 一无所有的人配谈理想吗

理想有什么用作为一名老师,我的学生经常会向我发问:“老师,你老在谈理想。现在这个时代,压力那么大,竞争那么激烈,社会那么‘卷’,谈理想是不是不合时宜?”这就是我今天选择这个话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往往

话题 | 在AI时代如何养育下一代

虽然围绕人工智能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我们知道,在许多情况下,它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最大。而搞教育的人总是如此说:“让今天的孩子们准备好迎接非凡的未来。”可是,你有什么办法能确保你的孩子在人工智能的世

人生 | “得救了”的瞬间

我最近在看一个叫“给我希望(GivesMeHope)”的网站,里面记录了一些“得救了”的瞬间。我找了几个最触动我的故事,翻译后,分享给大家。我父亲被诊断出癌症后,于4年前去世了。可是最近,我发现父亲的

人生 | 手握的星火

最近我忽然感觉,那些孑然一身、默默从绝境中挣脱出来的人真的很有魅力。工作中遇到的事主跟我讲述过自己的一番遗憾。她说她有个闺密,两个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又供职于同一家互联网大厂。因为性格相投,她们平时走

人生 | 爷爷的12本日历

爱和遗憾交错存在我小的时候,就看到过爷爷拿支笔在日历上写写记记。爷爷还在世时,日历一直摆在他的书桌上,我也没有过多关注。反倒是他不在了之后,我想找一个窗口去怀念,刚好日历就成了这个窗口。爷爷是2015

人生 | 与山鸟相对

凌晨3点,无须闹钟,小蒋就会准点醒来。他蹑手蹑脚地洗漱,用凉水洗脸,让自己迅速清醒。妻儿都还沉沉地睡着,所有的门轴都被他上过油,以免推动时发出“吱呀”的声音。饶是如此,等他换鞋出门的时候,披衣而起的老

人生 | 父亲头上的雪

那年冬天,雪下得比往年的大一些。那是父亲人生中最让他感到高兴的一场雪——我就是在那个下雪天出生的。父亲一大早去找医生,在大雪里踉踉跄跄地奔行。雪花落在父亲的头发上,他丝毫没有察觉。就这样,在漫天的雪花

人生 | 出路

我的侄子从小就聪明伶俐,上学之前,所有人都对他充满期待。望子成龙的弟弟和弟妹把他送进了一所非常好的小学。弟弟甚至跟我说:“我就是没有好好读书,才当了电焊工。我儿子可得好好学习,不能像我这样!”然而,侄

人生 | 大幅降薪后的兼职自救

2022年4月,王琪被裁员。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失业焦虑期后,考虑到低迷的就业市场,以及自己并不突出的竞争优势,她无奈又欣慰地接受了一份薪资大打折扣的工作。彼时的她觉得,能有份工作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已有心

生活 | 中年人夹缝里的备考

忙忙碌碌一个上午,总算有时间坐下来喝口水,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文件夹,准备利用午餐前的时间看完一个案例分析。平时完全不关心我的同事突然把脖子抻得老长,几乎把脸贴到我的电脑屏幕上,用夸张的语气问:“你在看什

生活 | 刺猬效应

如何建立一个团队,答案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有答案的话,那就是这个团队内部得存在张力。人需要在一定的约束状态下才能够感受到自由。没有东西对你形成威压的时候,你的行为或思想会陷入一种紊乱,而你也没法感受到宁

生活 | 1分钟经济学知识

什么是种子轮融资举个例子,假如我想开一家饭店,奈何手头没有钱,于是我每天和你一起扛着扁担在大街上卖早饭。结果我爸妈看不下去了,给咱俩打款500元,让咱俩买辆小推车,这就叫种子轮。有了小推车,咱们开始研

生活 | 不可能三角形

高考填志愿,城市、专业、学校到底以哪个为主;面试过的公司来电话了,说要录用你,那你要不要再多面试几家;看中一套房子,不定下来怕错过,定下来又怕遇上更好的……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有没有一种“万能决策模型”

生活 | 小食里的光阴

冬至馄饨夏至面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北方则以打卤面和炸酱面为代表。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

文明 | 绑票的学问

最近,中山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王则柯老先生在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访问,适值先生81岁生日,众人给他办了一场生日宴。王则柯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王季思教授,是20世纪闻名遐迩的文史大家,被誉为“岭

文明 | “没脑子” 的动物也需要睡觉

按照通常的定义,睡眠指的是一种暂时失去意识的状态。这种状态受大脑控制,而大脑本身也是这种状态的最大获益者。如果一个人前一天晚上没睡好,那么第二天他肯定会精神萎靡,思维能力下降。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两起人为

文明 | 大唐李白

李白的出生地我没有去过,却很想去。吉尔吉斯斯坦北部的城市托克马克,在这座雪水滋养、风物宜人的优美小城里,大唐帝国的绝代风华想必早已风流云散,如今它已经变成一座中亚与俄罗斯风格混搭的城市。但是,早在汉武

文明 | 穿越到宋朝的一天 ?

许多人写文章引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话:“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但又有人考证过,这其实是以讹传讹的说法,汤因比并未说过此话。不管他是否这么说过,此话的广为传播,倒也说明了“生活在宋朝

悦读 | 言论

如果你没有复杂过,那就无法简单;你一简单,那就容易变得无知。——心理咨询师崔庆龙说,很多人推崇大道至简,但那并不是一般人能体验到的境界,现在的人反而需要一些复杂性第一眼看好像有点儿东西,再仔细看就是垃

悦读 | 幽默与漫画

稻草人两只乌鸦站在树枝上张望,看到脚下的麦田里站着一个稻草人。乌鸦甲害怕地问乌鸦乙:“那是一个人吗?”乌鸦乙很不屑地说:“别紧张,那只是稻草人。”乌鸦甲:“你怎么知道?”乌鸦乙:“难道你没发现吗?他没

悦读 | 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代人和一代人,完美诠释了“上有老,下有小”。小时候过生日,蛋糕很大,蜡烛很少,快乐很多。长大后过生日,蛋糕很小,蜡烛很多,快乐很少。来自星期一的压力。快餐的高热量,造就“汉堡包身材”。网络时代,吃饭

意林 | 欲望之壑

美国作家豪尔说:“开始时,女人除了丈夫什么东西都不要,但一旦她得到丈夫,她就要世界上其他所有的东西。”这是人之常情。“我只要挣到钱就好。”有了钱,自然求名,不会满足。最后,最好有地位、有权势,以及有再

意林 | 你觉得你有用吗

如果你问田野里的花:“你觉得你有用吗?毕竟,你什么也不做,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长出相同的花。”花会回答:“我很美,美是我生存的理由。”如果你问大河:“你觉得你有用吗?你所做的,只是让河水朝着同一个方向

意林 | 戏装

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为了一场精彩的演出,主角最好是自己。演,是一个热闹的动词,无论演好还是演坏,大家都不会安静,而演完散场,人也就会沉沉睡去,回归安静。因此,有人叹息,人生不过是一套戏装。的确,戏装

意林 | 把猫绑起来

从前,印度有位古鲁(宗教教师),跟自己的信徒们住在静修之地。每日太阳下山后,古鲁都会为信徒们讲一次道。一天,一只漂亮的猫来到静修地。从此,古鲁走到哪儿,猫就跟到哪儿。古鲁每次布道,猫都在信徒们中间转悠

意林 | 海滩人

于特给我举过一个人的例子,他称此人为海滩人。海滩人一生中有四十年在海滩或游泳池边度过,亲切地和避暑者、有钱的闲人聊天。在数千张度假照片的一角或背景中,他身穿泳衣出现在快活的人群中间,但谁也叫不出他的名

意林 | 画马

小时候我很喜欢画马,某日完成了一幅猎人骑马登山图,正得意时,母亲过来对我说:“马背上的人坐得太挺了,你要知道,当骑马上坡的时候,身子要向前倾,否则人跟马都容易翻倒。”过了不久,我又画了一幅骑马下山的画

意林 | 上帝和人

命运之神询问上帝:“在外表上你和人类非常相似,那么,你和他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上帝回答:“我用泥土塑造人,然后让自己的创造物通通膜拜我;人用泥土塑造神像,却全都匍匐在自己创造物的脚下。”(庄秋水摘自

意林 | 自知者明

要谨记,人生短暂。要像管理你的金钱那样,管理你的时间。实际上,时间是迄今为止最宝贵的资源。这并不意味着你要保持传统意义上的“高效”,相反,参加聚会,读一些不会马上见效的书,都是利用时间的好方法。关键在

点滴 | 大师

有人在小镇开了一家饭馆,手艺好,食客如云。几年后,他烦了。凭什么要伺候那么多人?于是,他将饭馆搬迁至一处叫清风岭的地方。没别的意思,只是喜欢。风景绝佳,交通却不便。谁真正怀念他的手艺,得上岭来。渐渐地

点滴 | 表演课

作为戏剧演员,走上舞台,首先,你得知道观众在哪儿,得去寻找你的最佳位置。特别是镜框式舞台,除非剧情要求,否则你不可能一直背对着观众演戏。其次,你得控制你的形体,还得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控制你的音量,以

点滴 | 蔓与诠释学循环

丰子恺在《随感十三则》中写道:“花台里生出三枝扁豆秧来。我把它们移种到一块空地上,并且用竹竿搭一个棚,以扶植它们。每天清晨为它们整理枝叶,看它们欣欣向荣,自然发生一种兴味。“那蔓好像一个触手,具有可惊

点滴 | 钓与渔

钓者多见于小河小湖,渔者多见于大江大海。他们提竿携网,向鱼群走去。钓者垂竿,渔者撒网。地点不能走错,钓鱼的人怕钓到一头鲸,渔捕的人也怕撒下的网被水草纠缠。我喜欢看人垂钓。一竿在手,清水边,树荫下,静得

点滴 | 隧道出口的光芒

一位擅长描写遭到压迫和失去希望的情境的高手,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我们想象自己是搭乘火车的旅客,火车因为发生意外而停在隧道里,隧道入口的光芒已经看不见了,隧道出口的光芒遥远而微弱,因此,双眼必须

点滴 | 浪漫的“星期”

今天的“星期”一词,仅仅是计算每周日子的时间单位。星期制最早由古巴比伦人创制,后来传入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今天通用的时间单位。古代中国以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计日,这种计日方法后来传入日本和

点滴 | 美是对当下的收获

美是对当下的收获,是世界转瞬即逝的刹那深印在我们内心的影像。眼睛、耳朵或想象力突然成为此处与彼处、过去与当下、内在与外在之间的桥梁。美是存在于外界的事物与内心深处的事物之间的对话。美是深深的关注与忘我

点滴 | 竹与鸡

涸溪对岸有竹一丛,正临吾窗。竹上为斜坡,下为溪沿,丰草环绕前后,差免顽童砍伐。故去夏为七竿,今春已得十二竿,上旬有笋新出六七枝,秋初可得二十余竿矣。(校此稿时,已有四五十竿矣,此为茅居差强人意者。)竹

点滴 | 巨人的故事

晚饭后,孩子们围着雅各布,要求他讲“巨人的故事”。雅各布微笑着,靠在壁炉边,给孩子们讲了起来。他的声音平和柔缓,带着浓浓的爱意。“有个男孩央求父亲带他去街上看嘉年华游行,父亲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喜欢看游行

点滴 | 微书摘

人身鸟足的美女塞壬,居住在地中海的一个小岛上。她们用甜美的歌声诱惑经过的海员,使他们的船触礁沉没。希腊神话中的这一古老传说,也许可以被看成这样一个寓言:真实、平凡的世界是如何被巧妙地加以装饰,而这种饰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