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述 | 我国西瓜甜瓜农药使用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 要:农药的安全、规范使用与西瓜甜瓜质量安全密切相关,也是该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着重梳理了我国禁限用农药清单,总结了豁免制定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药,分析了西瓜甜瓜中登记使用农药现状及基本特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合理建议...
专题综述 | 苦瓜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摘 要:我国苦瓜品种资源较丰富,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与栽培,多见于南方各省市。苦瓜DNA分子标记研究开展相对较晚,标记类型应用较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果鲜有报道。总结了RAPD、AFLP、SSR、ISSR、SRAP及SNP等第二代和第三代...
试验研究 | 甜瓜新镰刀菌果腐病病原菌Fusarium asiaticum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抗病品种筛选 摘 要:由镰刀菌属引起的甜瓜果腐病是全球甜瓜生产的重要真菌性病害之一,2020年从浙江宁海发病甜瓜上分离获得一株亚洲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Fa-25,可引起浙江省的甜瓜果腐病,为明确该亚洲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开...
试验研究 | 黄瓜新品种京研冬美9号的SSR纯度鉴定 摘 要:种子纯度鉴定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环节。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法,周期长、费用高,无法满足种子贸易中快速鉴定的要求,且受环境影响大,结果不够准确。DNA电泳鉴定技术为种子的纯度鉴定提供了一种更为快速、高效的方法。笔者采用72对SSR引...
试验研究 | 樱桃番茄美小红杂交种子纯度的InDel标记鉴定 摘 要:为准确高效地鉴定番茄杂交种纯度,以美小红及其父母本为试验材料,从48对核心InDel标记中挑选3对在双亲中具有明显差异且条带清晰的InDel标记,对100个美小红单株进行纯度检测,并与田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3对分子标...
试验研究 | 黄瓜耐湿热性鉴定方程的建立 摘 要:针对黄瓜耐湿热性鉴定方法鲜见报道的情况,以8个耐湿热性不同的黄瓜品种为试材,在人工湿热(42 ℃/32 ℃+RH 95%)和常温常湿(28 ℃/18 ℃+RH 75%)条件下采集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在夏季大棚湿热和露地种植采集...
试验研究 | 基于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评价南瓜的营养品质 摘 要:为评价南瓜品种果实品质,测定14个南瓜品种的果实外观性状、口感品质、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还原糖含量(w,后同)为3.59~2.49 g·100 g-1;氨基酸含量为118.3...
试验研究 | 甜瓜和木薯间作模式对甜瓜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摘 要:为研究甜瓜和木薯间作模式下甜瓜产量、品质、光合性能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以甜瓜(湘甜薄脆)和木薯(南植199)为试验材料,设计以甜瓜单作(CK)为对照,甜瓜和木薯间作时甜瓜3种种植密度(T1、T2、T3,株距分别为0.5 m、0.7 ...
试验研究 | 叶面喷施多效唑对网纹甜瓜幼苗农艺性状、内源激素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摘 要:为解决我国南繁区甜瓜设施栽培苗期容易发生徒长、热害等问题,以耀珑甜瓜品种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多效唑(PP333)对甜瓜幼苗进行叶面喷施,探讨多效唑对幼苗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比较,50 m...
试验研究 | 喷施鱼蛋白对网纹甜瓜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摘 要:为提高网纹甜瓜果实品质,筛选出叶面喷施鱼蛋白最适宜的浓度和喷施时间,测量网纹甜瓜株高、茎粗、叶面积、单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抗坏血酸含量等指标,比较不同浓度、不同喷施时间对网纹甜瓜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
试验研究 | 剪叶对双季茭白秋茭病害发生及采茭期、产量等主要性状的影响 摘 要:为明确双季茭白秋茭的适宜剪叶方式,以双季茭品种浙茭3号为试材,于6月15日定植,以不同离地高度设重剪(离地高10 cm)、中剪(离地高25 cm)、轻剪(离地高40 cm)3个剪叶处理,以不剪叶为对照,比较分析不同剪叶处理对胡...
试验研究 | 茭白叶堆肥不同用量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摘 要:为明确茭白叶堆肥的潜在应用价值,采用设施栽培,研究茭白叶堆肥的不同堆制原料和施肥量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21 d内,2种茭白叶堆肥对番茄株高、茎粗的促生长效果均好于商品有机肥;番茄...
试验研究 | 生物炭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苋菜生长、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摘 要:为探究化肥减施潜力和生物炭有机肥增效作用,缓解因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蔬菜品质下降和肥料利用率降低等问题,以苋菜为试材,设6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1)、100%常规施肥(CK2)、85%常规施肥+2250 kg·hm-...
试验研究 |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娃娃菜育苗效果的影响 摘 要:为明确不同营养液配方对娃娃菜育苗的影响,以四季、金娃娃和红芯娃娃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园试配方、荷兰配方和霍格兰德配方娃娃菜苗期各生长指标和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园试配方可以促进娃娃菜根系的生长,根系长达17.33 cm,分...
试验研究 | 有机农业对蔬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Meta分析 摘 要:基于数据整合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有机农业对不同地区蔬菜生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揭示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能够降低蔬菜产量14.5%,同时显著提高蔬菜维生素C含量34.8%,提高可溶...
试验研究 | 间歇供光模式下光照度和光周期对水培臭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摘 要:为了探究间歇供光模式下,LED红蓝灯光照度与光周期对水培臭菜生长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设置了4种光照度(幼苗期/生长期):100 μmol·m-2·s-1/300 μmol·m-2·s-...
试验研究 | 不同光质对愈合期黄瓜嫁接苗质量的影响 摘 要:为筛选黄瓜嫁接苗愈合期间的适宜光质条件,利用LED光源调制不同光质比例,以白光(W)为对照,探究了嫁接愈合期间红光(R)、蓝光(B)和红蓝混合光(RB,红光光照度∶蓝光光照度=7∶3)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
试验研究 | 不同番茄品种采后品质变化和耐贮性比较 摘 要:以10个番茄栽培品种(T1~T10)为试验材料,设置0、4、8、12、16 d共5个贮藏时间,通过测定果实腐烂率、失重率、果实硬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和类黄酮含量等13个品质指标,分析不同番...
品种选育 | 辣椒新品种务辣1号的选育 摘 要: 务辣1号是以雄性不育两用系ZHB3为母本、恢复系ZHA4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朝天椒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为早熟,生长势强,坐果能力强,贵州省春季露地栽培生育期178 d左右;平均株高59 cm,株幅55 cm,单株结果数14...
品种选育 | 簇生朝天椒新品种望天红二号的选育 摘 要: 望天红二号是以核雄性不育两用系AB62为母本、以自交系K99-2为父本育成的杂交1代簇生朝天椒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生育期176 d左右,生长势强,坐果集中,平均株高85.3 cm,平均株幅55.6 cm,平均有效分枝数8....
品种选育 | 中熟大白菜新品种开蔬七号的选育 摘 要: 开蔬七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230-04-3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XF05-4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熟大白菜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在开封地区秋季露地栽培生育期75 d左右。植株平展,株高32.0 cm,开展度59.0 cm;叶球叠抱,...
品种选育 | 白肉紫圆茄新品种园丰八号的选育 摘 要: 园丰八号是以自交系YB29-2016为母本、自交系YB7-201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中熟白肉紫圆茄,全生育期可达180 d,门茄着生于第8~9片叶。该品种长势中等偏旺,株型半直立,平均株高72.2 cm,平均株幅61....
产业经济 | 我国食用菌品种权保护及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 要: 食用菌是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食用菌产量占全球总产的85%以上,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食用菌品种权保护和育种研究滞后于生产需求。利用国家种业大数据和中国知网,对食用菌品种权保护情况和育种研究...
栽培与植保 | 渭北旱作区春菜豆套种大蒜复种甘蓝高效集雨栽培模式 摘 要: 春菜豆套种大蒜复种甘蓝高效集雨栽培模式选用互补型作物,合理轮作倒茬,实现了两年三熟。前茬菜豆4月下旬采用秋季全膜双垄沟穴播,同时增施抗旱保水剂,生育期内最大限度接纳自然降水,春菜豆于7月中旬开始收获,越冬大蒜(蒜薹)翌年5月...
广告·书评 | 从《中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谈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革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时,我国要求进一步强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以期通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助力农村的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实现农村现代化。由李宝才著的《中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年11月中国...
广告·书评 | 农林人才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探究 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是高素质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深入浅出、简明易懂的方式传播自己的学术理念和方法、学术研究思想及成果,已成为高素质农林人才的必备“武功”。无论在国际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还是在国际会议上用英语做报告,又或者是...
广告·书评 | 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的结合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产品本身的品质,包装设计也成为消费者重要的考虑因素。在购买体验中,视觉和服务感受同样具有重要性。一个精美的包装设计不仅可以让消费者产生良好的视觉感受,也有助于传递地域文化和建立品...
广告·书评 | 基于《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之普洱茶》分析普洱茶的文化特征及产业化发展 普洱茶产自云南西南部地区,是中华茶品类中历史较为悠久、品种较为原始的一类茶。经过长期发展,如今普洱茶产业在云南已成为主导产业之一,产业链条贯穿城市、城郊和乡村,与种植、加工、销售和服务等多个行业相关联。 由周红杰、李亚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广告·书评 | 玉米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新时期,随着绿色农业发展的不断深入,探索高质高效的农作物生产种植技术逐渐成为提升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现代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更加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的形成,为推动玉米产量与质量...
广告·书评 | 基于《农业广告传播》的农业广告创意设计及传播策略探索 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三个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