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文摘2024年第17期

党员文摘

党员文摘2024年第17期

半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本刊系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文摘类党员个人读物。荟萃了国内外报刊之精华,以正确的舆论导向,高雅

目录

思想者 | 感悟“卡瑞尔公式”

威利·卡瑞尔年轻时,曾经是美国纽约某钢铁公司的一名工程师。有一次,他受命去安装一台瓦斯清洁机。经过他的一番努力,机器投入使用了,但远远没有达到公司承诺的质量标准。卡瑞尔对自己的安装失败十分懊恼,一直在

看大势 | 在县域,看见新质生产力

编者按:县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不仅关乎地方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而且肩负着推动国家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关键在于产业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看大势 | 风云际会凤阳县

2018年3月,在北京读外语专业的刘旋通过省考回到老家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大庙镇,一个曾经遍地是小矿厂的石英砂之乡,她印象中的小镇还停留在不敢开窗晾衣、马路牙子堆着半尺高尾泥的状态。2019年,淮南小伙

看大势 | “小家电之都”慈溪何以造就诸多“第一”

“不要问有什么,要问没什么!”在“小家电之都”浙江省慈溪市,许多商家都能底气十足地说出这句话。慈溪,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是中国最大的小家电产业集聚区之一。当地的小家电产值高达千亿元,在浙江省县域

看大势 | 为什么是安吉?

今年4月5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一家名为“深蓝计划”的咖啡馆,创下引人注目的成绩——单日销售咖啡8818杯。这不仅打破了全国咖啡馆单日出杯量的最高纪录,同时也打破了人们对县城消费潜力的传统

观社会 | “中国游”走热的背后

从北京地铁、成都街头到杭州湖边,近期,国内一些旅游城市内,来参观游览,品尝美食,与熊猫合影和体验广场舞的外国友人日益增多。社交媒体上,“China Travel”(中国游)标签也成为众多博主的“流量密

观社会 | 在黄埔百年历史里,“打捞”17万个名字

没有照片、没有生平介绍、没有牺牲地点,“名字”是许多黄埔军人留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线索。但找到名字就足够让许多黄埔后人欣喜激动——他们需要填补关于先辈的历史空白,证明先辈曾经在世界上存在过、牺牲过。黄埔

观社会 | 张谷英村:“民间故宫”,耕读继世

“您好,您贵姓?”“张谷英村,当然都姓张!”村民笑了。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村,年纪小的是小张,大一点的是张哥,再大点的是张爹……总之,是个不用问“贵姓”的地方。600多年前,张氏祖辈张谷英公携妻

观社会 | 赢得年轻人的心,为什么是史铁生

不久前,“他再次拨动一代人的琴弦:重回地坛,重读史铁生分享会”在毗邻地坛的雍和书庭举办。在夏日的北京,毗邻地坛的书店里,每人手持一本《我与地坛》,以及印着“他再次拨动一代人的琴弦”字样的帆布袋。一场关

鉴历史 | 一封抗战家书背后的故事

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一生以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为己任,曾向学子提出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影响深远,振聋发聩。在家中,他身教重于言传,对子女要求严格,钟爱而不溺爱,从不搞

鉴历史 | 他们在红岩做秘密电台工作

1938年底,为了团结抗战、民族解放,周恩来受党中央之命来到重庆。1939年1月,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正式成立。此后,共产党人结庐红岩,开始了八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红岩村的秘密

鉴历史 | 我国第一台高速摄影机:东方巨响下的快门

用于拍摄地下核试验早期爆炸现象的电视—变像管高速摄影机60年前那个初秋的下午,蒋森林一动不动地趴在戈壁滩上,一阵热浪袭来烤得他脊背发烫,紧接着狂风呼啸而过,席卷起的漫天黄沙落满全身。不久,欢呼声响起。

悟文化 | 方言音乐响起来

“当未来的世界充满了一些陌生的旋律,你或许会想起现在这首古老的歌曲。”罗大佑曾在《未来的主人翁》中唱道。从港台音乐人的粤语歌曲、闽南语歌曲传唱于大街小巷,到越来越多以方言为主要载体的独立乐队成为年轻人

悟文化 | 太原:一座被低估的城市

谦谦君子三晋地,温润如玉太原城。山西省会太原凭借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三山怀抱、一水中分、山湖河林密布的自然优势,倾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座深远厚重的历史之城、魅力无穷的博物馆之城和充满生机的公园之

悟文化 | 看古人如何“花式”休假

每年七八月,都是休假的高峰期。那么,古人是如何休假的?休假期间,他们又是怎样度过的?宋朝已有“黄金周”早期,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人们并没有专门的假期,主要的休息活动都源于祭祀行为。秦朝时,随着“大一统

悟文化 | 茶谚里的道理

“茶谚”是谚语中的一种,是指关于茶叶饮用和生产经验的概括和表述,它通过谚语的形式,采取口传心记的办法来保存和流传。从古至今,我国流传有许多茶谚,它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蕴含的哲理更是深远。“茶要人烧,水要

览世界 | 全球人口将破100亿,世界准备好了吗?

据联合国预测,目前约82亿的全球人口到2050年将激增至98亿,2100年更将达到112亿。这种史无前例的巨变带来全新的问题:我们的星球做好容纳百亿人口的准备了吗?人口增长是把双刃剑亚洲人口占全球人口

览世界 | 我在非洲开超市

孙悦从广州出发,中转迪拜,最后的目的地是非洲的几内亚共和国首都科纳克里。尽管这样一趟行程会花掉孙悦漫长的20个小时,但她欢呼雀跃、满心期待,因为那是她丈夫的日用百货批发超市的所在地。孙悦的丈夫在大学毕

览世界 | 日本制造,光环不再

曾几何时,“日本制造”几乎就是可靠耐用、品质优良的代名词,当年仅凭一个马桶盖就能够吸引全球消费者。谁曾想过,这些年来,日本制造居然跟“造假”联系得如此紧密,日本制造的真相如此不堪一击。人们不禁要问,日

览世界 | “无手机旅游”在英国悄然兴起

出去旅行,但目的地的手机信号几乎没有,去还是不去?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今很多英国人依然乐意在闲暇时间举家前往。有调查显示,伴随数字通信生活从3G时代进入4G、5G时代,英国人用来刷手机的时间,已经超过了

品生活 | 李政道:流光容易把人抛

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于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在美国旧金山去世,享年97周岁。1926年11月24日,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1943年起,李政道先后就读于

品生活 | 我的第一位老师

1他实际上不是我的第一位老师。在他之前,我已经有几位老师了。不过都已面影迷离,回忆渺茫,环境模糊,姓名遗忘。只有他我还记得最清楚,因而就成了“第一”。我这第一位老师,姓李,名字不知道。这并非由于忘记,

品生活 | 我派萤火虫去接你

1朋友从城市的商品房搬去郊野的农场里住了。他邀请我去过一次,那时候农场还没有完全建好,“惺忪”的黄土地上,有碧绿的麦苗、刚刚出芽的蒲公英,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鸟飞来飞去。那天,就在乡野的风中,我们说了

品生活 | 醒活

面食要做得筋道,就得醒面。有的人,对着面粉心急火燎一阵忙碌,和面揉面,或切或蒸,一气呵成。但做出来的面食,容易黏腻烂糊,口感欠佳。要让面更筋道,其实很简单,提前和面揉面,静置一晚,这个过程叫醒面。醒过

品生活 | 棉花不是花

多年前,跟好友相约在上海静安寺附近吃饭,路过一家花店,看到居然有卖棉花的,不免大惊小怪了一番。一枝花杆上,十来球棉花,用半透明的包装袋包扎好,看价格也要几十块钱,我心里不免嘀咕:“棉花也成装饰品了吗?

品生活 | 心中有朵云彩

山村最多的是云,变化最大的是云。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云,与云有一种默契,它伴随着我一生的目光、一生的行走。 1少时,和小伙伴们放飞村野,割草、拾穗、采茶、砍柴、野炊、游泳,不管累不累,都要玩一玩。坐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