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有花看花,无花看叶 张伯涛版画年轻时看花都挑剔,要挑完美的才肯久久凝视。中年之后,依然爱花,但觉得朵朵都好,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委屈处。不,不只是对花宽容,人生到此时,已经是有花看花,无花看叶。相爱时,被先爱的一方激发
专题 | 院士的爱情 一其实,刚开始,很多人都不同意这门亲事。因为,杨芙清实在太优秀了。杨芙清从小就极其聪明,在数学上尤其有天赋。1953年,王阳元刚刚进入北京大学,杨芙清已经是学校里知名的“数学女神”。她还酷爱武侠小说,
文苑 | 萨赫勒荒原 抵达尼日尔首都尼亚美的那天晚上,一个叫萨哈的尼日尔黑人来机场接我。从机场到宾馆,我和萨哈几乎没说什么话,他跟我想象中热情奔放、擅长侃大山的非洲人不太一样,一路上拘谨得略显尴尬。第二天,天还没有完全亮,
文苑 | 共伞 共伞的日子我们的笑声就未曾湿过沿着青桐坑的铁轨向矿区走去一面剥着橘子吃一面计算着由冷雨过渡到喷嚏的速度这首小诗意象单纯,语言浅近,情感则淡中见浓,别有兴味,近乎唐人绝句的手法。诗写于1981年,但诗中
文苑 | 门 〔希腊〕尤金妮娅·洛利 拼贴画我曾渴望保持自我,安静,当这世界从不安静,不是仲夏,而是第一朵花形成之前的时刻,一切都还没有过去的时刻——不是仲夏,那令人陶醉的,而是春末,草在花园边上还没有长高,早郁金
人物 | 我是怎么拍《觉醒年代》的 《觉醒年代》剧照骆驼与车辙2018年7月1日,我们带着党旗来到北京大学红楼。这一天,《觉醒年代》正式建组。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李大钊先生的手迹,“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红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 | 寻找小方 方大曾自战地寄给母亲的照片方大曾,1912年7月13日出生在北京。他的父亲方振东毕业于京师译学馆法文专业,后在外交部工作。方大曾从中学时代起开始喜欢摄影。当时的方家在北京协和胡同有老宅子,家境殷实,生
人物 | 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 沉浸在翻检与著述快乐中的查阜西耶鲁大学所在的纽黑文市满城榆树,人称榆城,一到深秋满目金黄。1970年,饶宗颐初抵纽黑文,看到的不外这番景象。万木萧萧,年过半百的旅人一路走来,秋意也渐渐侵上心头。邀饶宗
人物 | 人之美 苏炳添2021年8月8日,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8枚金牌、32枚银牌和18枚铜牌圆满收官。除了优异成绩令国人振奋,奥运健儿多元的美丽也令人瞩目。有网友发文感叹,奥运会教人们摆脱了“
杂谈 | 当忙碌变成一种价值 “忙碌令我快乐”,真的吗汉语的博大精深,从“忙”这个字就能体现。当我们说别人“忙”的时候,往往会积极化这个字的内涵,比如所谓的“大忙人”,言下之意是对方被很多人和事所需要 而当主语是自己时,“我很忙”
杂谈 | 轻率的傲慢 以前我们如果喜欢一本书、一首乐曲、一名演员,总要说出些理由来——我们要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讲出一二三四,才能为人信服。现在简单多了,基本上说“我喜欢”三个字就足够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变得这么
杂谈 | 李纨的鱼与娄氏的渔 《红楼梦》第九回金荣大闹学堂,与贾宝玉起了冲突,有人从后面扔砚台偷袭宝玉,不料落在了贾兰和贾菌的桌子上。贾兰忙按住砚台,极力劝贾菌:“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贾菌打抱不平,抱起书匣子来抡,又跳出来,要
杂谈 | 去寻找可以给你力量的人 在大部分“工作时间”中,我都像只病猫一样蜷在床上,或沙发上,不是读书,就是发呆。其中小部分时间在胡乱翻看,什么书刊都翻,只要是身边有的,然后大部分时间在读少数几位作家的作品——他们是我在乱翻中一眼钟情
杂谈 | 遇与不遇 杜甫写过很多首赠李白的诗,其中一首的两句:“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他写两个人的感情,一见倾心。在什么情况下杜甫跟李白一见倾心?李白这个人很自负。大家都去参加科举考试,考三四
话题 | 社会福利是怎么回事 我们这代人,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观念,就是国家应该承担老百姓的生活福利,像医疗、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等等。这个观念,一般被认为源自西方国家。其实在西方,福利制度是一种现代产物。一直到19世纪后期,德国时任
话题 | 何谓真正的善良 当善良变成一场秀先说说作家斑马的真实经历。斑马的同学A的母亲突患白血病,很不幸。但万幸的是,A的父母均有医保和退休金,她本人的收入也还可以,有房有车。但是A的第一反应,不是带母亲做进一步检查,而是迅速
话题 | 法律的终极使命是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实现正义、保证公平、促进平等、保护人权,等等——这是一般人对法律使命的想象和期待。人们总是抱着种种理想观念走进法律世界,并据此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案件予以评判。但在职
话题 | 我们需要“国服”吗 中国人是否需要“国服”?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过去十多年间,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提出设计“国服”的建议,也有人提出“中华服”等设想。随着中国人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活跃,在出席本国或其他国家的正
人生 | 当父母的“树叶”脱落 三姐妹和母亲的合影双重丧失为父亲办理后事时,亦邻发现,母亲的情绪像钟摆一样,变来变去。那是2018年春天,父亲走了,母亲病了,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匀速行驶了几十年的列车,突然脱轨、失控。处理完父亲的后事
人生 | 我讲最后一个故事 同学聚会上,不知是谁提议的,每个人讲一个故事。当这个提议被摆上桌面时,桌前坐着的八个人都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大家一个个说着自己的故事,引来一阵阵笑声。班长说:“严亮,你讲讲吧,让我们也了解了解你。”他一
人生 | 废品堆里的“艺术人生” 位光明在出租屋内画油画位光明现在是“位老师”,而不再是“那个收破烂的”,这事发生得有点突然。他回忆,半个月里,自己接待了35家媒体的记者,生平被用中文和外语书写、转载:一位艺术家,白天收废品,晚上画油
人生 | 暴雨中的英雄 2021年7月20日下午,郑州突降暴雨。李兰(化名)见天气不太好,就提前去幼儿园接外孙和外孙女。回家途中,车刚刚开到创业路、普惠路路口,及膝的水流就将车冲停在路中央,还熄了火。李兰尝试重新发动车子,几
人生 | 一根教鞭 那时我在小镇读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是落户在镇上的上海女知青,教我们数学,四十岁不到。她脾气不太好,经常骂学生,骂得不解气的时候,便举起手掌或教鞭劈头盖脸一顿打。班上的小孩,都吃过她的“生活”,谁都会说两
人生 | 考你一个生字 在师范学校读书时,老师反复叮嘱我们:“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因为这句话,我一直很用功,毕业时踌躇满志,但被分到学校里,有个老教师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别看你有‘硬本子’,总有你不认识的字,
人生 | 学舌的鹦鹉 1我跟朋友在市南郊合办了一个小机械加工厂,厂子和仓库隔着一道巷子,平时需要留人看管,我就给在老家的老爹打电话,说:“你来帮我看仓库,我每月给你开三千块钱工资。”老爹坐长途车过来,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老
人生 | 一个想当诗人的人 高考结束,知道我读大学无望,父亲四处借钱,让我到县城去复读。我说,不读了。然后跑到无锡投奔一个远房堂叔。无锡,是18岁的我,去得最远的地方。堂叔介绍我到江南大学的一家工厂做工。休息时,我常去图书馆门口
人生 | 挡住星星的父亲 女儿两岁时,晚饭后,我常牵着她的手在外面走。她喜欢星星,对夜空中的一切都有敏锐的感知。她会告诉我,天空中有什么,星星、月亮、飞机……而我木然扫视的时候,看到的只是一片浑浊的暗云,在城市灯火的污染中,像
生活 | 让我们在菜市场终老 在我成长的那座小城,菜市场里,高手如云,各有际遇。赵屠夫随手便能划拉出一块正好二两的肉,几乎没有误差。他做人也是,分两不差、一丝不苟。卖菜的张大妈热情地帮你挑菜,甩水,称重,算账,找零,一气呵成。甩水
生活 | 自恋与爱 五仁月饼好吃还是蛋黄月饼好吃?国产电影好看还是引进电影好看?在网络上,只要你设置两组看似对立的观点,人们很快就会“站队”。一开始或许只是温和的断言,但很快语言就会变得激烈,剑拔弩张,一言不合立刻“开撕
生活 | 反对的话术 麦肯锡公司有一条铁律——Obligation to dissent,就是你有反对的责任。注意,是“责任”。公司培养你,给你开工资,在大家讨论的时候,级别比你高的人说的东西你不同意,你不是有权利提反对意
生活 | 当梅西哭泣 当梅西泪洒巴萨,有球迷评论道:“梅西应该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球星了……无比强大,但由于某些天生的可贵品质,好像也特别容易受伤害……”梅西柔软的一面不只体现在性格上,他在球场上如吴清源之于围棋般飘逸而犀利
生活 | 如何改善久坐劳损的身体 我做过一个实验,给自己和一名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上装上很多传感器,通过光的反射,记录我们跑步时关节的活动轨迹。结果,我发现我们在跑步时有细微的差别——我跑步时,第一步是膝关节先抬起来,往前迈一步 而马拉松
生活 |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哲人:你害怕被别人讨厌吗?青年:是的。哲人:我也是,我也不希望被别人讨厌。但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会有讨厌我们的人,这是事实。当你被别人讨厌的时候,或者感觉可能被人讨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青年:那当
生活 | 孤独是自觉的捷径 肯定是因为天太冷。前些天我遇到瓶颈,觉得人生到了这个阶段,有些无聊了。正常来说,欲望是生活的驱动力,很多人的理想生活最后可能是和欲望有关的。但现在这个阶段,我对什么都没有“绝对”的兴趣。没有“绝对”的
文明 | 求助的艺术 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悟空有一个评论:“《西游记》每到弄不来时,便是南海观音救了。”语气中的不以为然,隔着三百多年的时间,我们依然感受得到。在很多时候,悟空自己明明“弄得来”,他也会去找观音或其
文明 | 一首歌的历史 斯蒂芬·福斯特最近一家奶茶店的主题曲火了,据说在门店唱这首歌,就可以免费领一杯饮料。这一线下狂欢很快成了互联网的流量密码。然而,这首歌的背后远远不止喝杯冷饮那么轻松愉悦。苏珊娜的美国往事这首主题曲,改
文明 | 食洋不化分隔符 在朋友家喝茶聊天,跟他家小朋友搭讪,问起最近在学什么。孩子说:“数学学分隔符呢,好讨厌。”我赶紧点头,表示理解——别说小学了,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数字分隔符纯粹是个麻烦,除了专业会计,大概没有哪个中国人
悦读 | 言论 以读攻毒。——据《2021图书消费半年报告》,中国44%的消费者的阅读量在疫情期间有了大幅增长我们用“瘦等于健康”来掩盖对肥胖的歧视,也用它粉饰“白瘦幼”审美的霸权。——我们常常说人不是机器,却把自己
悦读 | 幽默与漫画 道理丈夫这个月又没领到零花钱,于是去找妻子理论。丈夫:“为什么又不给我零花钱?”妻子:“因为你做的家务无法令我满意。”丈夫:“不满意就不给零花钱,这算哪门子道理?”妻子:“这叫停薪留职。”不一样妻子在
意林 | 书生为真勇 书生之勇为知而后勇,而莽夫之勇是出于无知。苏东坡之所以能够“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就因为这种深知。至于爱,它是我们深入事物、有所作为的一个基础,苏轼“爱”“知”皆备,所以才敢于冒犯天颜,屡屡将自己
意林 | 翻译 地中海小城,有人正在捧读海风与唐诗宋词,借助西班牙文或者法文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落在江南水乡的书案上,领着一位中国青年走向俄罗斯的旷野……语种的切换,当然是翻译。但,远不止于此。几个下午,凡·高久
意林 | 天赋 天赋是必需的,哪一个做出一点成绩来的人没有一点天赋呢?可我很少说天赋,因为谈论天赋是没有意义的,老天给你多少,就在那里了,你能如何?我更看重后天,这是一个变量,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我在年轻的时候特别
意林 | 只叫我天天端盘子 对读幼儿园的小女儿而言,天下最美味的东西就是巷口老邓卖的馄饨。不管古今中外有多少名厨与佳肴,她只认定老邓的馄饨是最好吃的东西。如果她有什么可奖励的事,如果我们偶然想给她一些快乐,一点儿也不难,只要请吃
点滴 | 远走他乡 小时候,父亲说,人应该像江水一样,朝自己的目的地流去,遇到阻碍,若不能直接过去,就绕过去,但是不能停下。这些话对我来说非常重要。上小学第一天,父亲送我去。我因为害怕,紧抓着父亲的手,他带我到小学转,看
点滴 | 甜蜜的黑暗 祖母走的时候八十四岁,她是油尽灯枯,无疾而终。她这一走,我内心的娘家就没了,通往故乡的路也就此荒芜。这么多年来,每一次梦回童年,场景都是祖母的老屋,我都在和她说话。她是我童年的归宿,也是内心的家园。父
点滴 | 童年的气球 20世纪70年代,玩具是稀有的,气球更是难得。到80年代初,物质丰富点儿了,街上开始有了神奇的氢气球。每年元旦前,就有人拖着气罐出来,在街边灌气球。小孩子们会围着他,看他手上的气球慢慢膨胀起来,最后拴
点滴 | 守得寂寞 近来常听人说:“我们青年要耐得过这寂寞日子。”我想这“寂寞日子”,并不是苦境,实在是一种乐境。我觉得世间一切光明,都从寂寞中发见出来。譬如天时,一年有一个冬季,是一年的寂寞日子。在此时间,万木枯黄,气
点滴 | 黄昏中的铁匠 一天黄昏,我走到街头一家铁匠铺门首站着。看见那黑漆漆的茅店中,一堆火光耀耀,映着一个在工作的铁匠,红光射在他半边的臂上、身上、面上,映衬着后面的一片黑暗,对比强烈。那铁匠举着他极健全丰满的腕臂,取了一
点滴 | 微书摘 痛苦吗?生活里打拼的人没有多少工夫去感觉,去怜悯自己。有那么多闲暇去感觉,去怜悯的,多半还站在岸上 水有多深,水有多冷,站在干滩儿上想象着罢!——朱西甯《破晓时分》每当看到我父亲,我便立刻知道自己是在
点滴 | 管理与教育的分量 现在的校园里,学生在老师面前身后常常表现不一。当他们以表演的姿态出现在教育者面前时,我们就很难了解真实的学生,也就很难找到教育的起点。当然,教育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但根本的原因
互动 | “《读者》光明行动”(96) 小颖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筛查现场暑假来临,“《读者》光明行动”弱视儿童义诊筛查行动也暂时告一段落,项目组利用这段不会耽误孩子们学业的宝贵时间,对前期筛查出的贫困弱视患儿展开救助治疗。小颖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