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2021年第22期

读者

读者2021年第22期

半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读者》杂志是1945年开始发行的一本文摘类杂志。通过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解读社会的各种意识形态。每个人都有一面心灵的窗户,在不同的故事中我们能够体会不同的人生价值和快乐、艰辛、努力与成长。

目录

卷首语 | 泥萝卜

书 雕塑〔意〕保拉·格里兹有一部叫《泥萝卜》的话剧,是真山美保先生的作品。故事中,一个少女由于有一副沾满泥巴的萝卜般丑陋的面孔,而被村里顽皮的孩子们嘲笑为“泥萝卜”,这个总被人欺负的少女,最后却变成“

专题 | 1950,他们正年轻

汤重稀我是《1950他们正年轻》纪录电影的导演兼编剧。我在跟这些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交流的时候,感觉不是在跟一些老人说话,而是在跟一群年轻人说话。因为他们在讲述当年的故事时,有着年轻人的力量感和朝气。

文苑 | 炽热的心

救护人员找到“南薇”号的时候,它左臂毁坏严重,右腿完全失去,体内零件失灵,只有脑部传出微弱的讯息:“危险,危险……”吴琪博士来到实验室,看到这种情形,先是伤心,后是愤怒,接着泪盈于睫。“南薇”号是她的

文苑 | 诗人与酒

岁末天寒,气温骤降,唯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每到此时,我就会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雪却

文苑 | 窗前(外一首)

当我们在窗前交谈,我们相信,有些事,只能在我们的交谈外发生。我们相信,在我们目力不及的地方,走动着陌生人。他们因为过着一种我们无法望见的生活而摆脱了窗口的限制。当他们回望,我们是一群相框中的人,而那空

文苑 | 自我的拗力

苏东坡的直谏,包括沉沦后回归田园、对于诗画艺术的嗜好、愈来愈深地走入民间、热衷于异人异事等,这些都是出于一种天性。这就是现代人所讲的“自我”。就是这种生命中的强大牵拉或推动力,才造就了这样一个苏东坡。

文苑 | 一匹不被解救的马

那时候,我第一次见识真正的马,它仿佛是从电影银幕里走出来的。马的出现,在村里引起了一阵骚动,尽管正是农忙时节,但从周边闻讯而来的好奇者络绎不绝,马主人阙屠夫家门庭若市,来者不摸一把马屁股决不肯离开。这

文苑 | 老家

常要在各种表格上填写籍贯,我有时候写北京,有时候写河北涿州,完全即兴。写北京,因为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大约死也不会死到别处去了。写涿州,则因为我从小被告知那是我的老家,我的父母及祖上若干辈人都曾在那

人物 | 国士张伯苓:中国新教育启蒙者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那堂著名的“开学第一课”上,教育家张伯苓对南开学子提出了3个问题,拳拳赤诚溢于言表。演说中,最令张伯苓感慨的,是国家已处于危墙之下,人们还不能团

人物 | 真人

1928年,牟宗三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大学三年级时他遇到了熊十力,对于见到熊十力的情形,他回忆道:不一会儿看见一位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走方郎中的人。他在瑟瑟寒风中,刚解完小手走进来,那

人物 | 一师一徒

1946年,外国文学研究名家田德望博士从欧洲学成归国,受聘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开设选修课“但丁《神曲》研究”。由于课程内容比较深奥,一时选课者寥寥无几,报名登记的学生仅有3名,而最后前去听课者只有齐邦媛

人物 | 宰相须用读书人

皇帝取年号,最怕跟前人重了。武则天的年号有十几个,个个吉利又响亮,而且都没跟人重过。宋太祖就不一样。他有一个年号叫乾德。乾德三年(965年),宋灭后蜀,把四川纳入版图,后蜀的后宫佳丽也成为战利品,进了

人物 | 纳拉扬的天平

人生的遭遇经常是无关乎公平的,基于这个单纯的生命公式,小说家应该如何安排他笔下人物的命运呢?他应该存心为善,扶倾济弱,务使所有苦难皆得抚慰?或者,他必须对自己的认知诚实,当这个世界不尽完善、处处残缺时

杂谈 | 植物的呼吸与矿物的记忆

从2007年4月开始,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坚持每两周给一个人寄去一本书,并随书附一封信。收书人是时任加拿大总理的斯蒂芬·哈珀。在加拿大乃至整个北美洲,马特尔都具有不低的知名度,因为他不仅是英语文学著名

杂谈 | 传承

比利时有一个作家叫莉迪亚·弗莱姆,她写过一本书——《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在父母相继去世之后,莉迪亚开始清理父母的家:哪些东西该扔掉,哪些东西该送人,哪些东西该自己保留。她说,父母家中有一种神圣不可侵

杂谈 | 一切世法皆是诗法

要在诗中表现“生的色彩”,只有“生的色彩”才能动人。如何能使“生的色彩”浓厚?第一须有“生的享乐”。此非世人所谓享乐,乃施为,生的力量的活跃。生命力最活跃,心最专一。第二须有“生的憎恨”。憎恨是不满,

杂谈 | 童年终将结束,但不该被否定

一年前,在我女儿上小学前的一个星期,我们全家去上海迪士尼乐园玩。走出乐园开车回家时,我女儿突然说,她最喜欢的小玩偶不见了。那是她最喜欢的小玩偶,她随身带着。这个小玩偶能给她带来最多的安全感。我们把车开

杂谈 | 感受的稀薄

我们可以区分哪些事是我们不得不做,哪些事是我们乐意做的,但这种区分是挺有限的。比如说带孩子,不爱换尿布,爱逗孩子笑。但你不给孩子换尿布,逗孩子笑就没那么快乐。好玩的事情是怎么跟有点儿苦、有点儿累的事情

杂谈 | 欢喜冤家

在安·泰勒的小说《呼吸课》里,有一对年轻的怨偶——菲奥娜和杰西。他们从相识到结婚都不无浪漫,而导致他们的亲密关系高开低走的原因是几根木棍——当菲奥娜抱怨杰西不管娃的时候,婆婆为了缓和气氛,说儿子杰西很

杂谈 | 答案都在书里

2020年,全世界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疫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很多温暖的画面。比如,我们给亲友同胞邮寄口罩等防疫用品的时候,往往会在包裹上写一些祝福语,其中有这么一句很常用:“同气连枝,珍重待

话题 | 反抗算法的年轻人

算法入侵生活当算法全面入侵生活,一群普通人决心和看不见的算法博弈。2021年夏,夏溪和丈夫聊起婆媳相处的琐事,比如婆婆不打招呼就直接拿了钥匙来家里的行为,让她觉得没有边界感。睡前,她打开某短视频App

话题 | 乡村教育的使命

乡村需要属于自己的教育,需要走一条城乡差异化的道路。在中国的乡村,一场关于教育的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有一个女孩叫小艳子,2017年,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一直躲在教室的角落里默

话题 | 你的爱情,是什么故事

在爱情中,你是警察、王子、外星人,还是一个殉道者?爱情是什么一个有趣的吊桥实验是这样的:当一个实验对象走过摇摇晃晃的吊桥时,难免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心理学家称之为“生理唤起”,如果旁边有一个迷人的异性

人生 | 姥姥的房间

陈冲姥姥史伊凡年轻时姥姥冒着风险在阁楼保留了一只棕色的小皮箱,里面藏着她最喜欢的书。我第一次看皮箱里的“禁书”是在扁桃体手术之后。那时盛行割扁桃体,用一种新的方法,不打麻药不用开刀,只用一块压舌板和一

人生 | 母亲和猪蹄

和大多数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人一样,我的母亲对食物非常敬重并极其珍惜。在她的记忆年轮里,一粥一饭,不仅仅是一粥一饭,还可能是一条命。在她童年的饥饿岁月里,她看过太多“吃则生,不吃则死”的例子。这些记忆,

人生 | 我是“贴地生长的牛筋草”

陈慧陈慧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作家。媒体镜头突然对准她,她没感到多么惊喜。她一直认为自己就是菜市场里的一个“二道贩子”,“写作是爱好,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历经生活的捶打,她在菜市场细数人间百态,用文字抚

人生 | 老王的包子铺

一到肥大脆嫩的春笋上市时,同事小纪就不在家吃早饭了,他放弃坐地铁直达单位的习惯,先坐一辆穿街走巷的迷你公交,到老王那里吃包子,喝一碗豆浆,再沿着河畔的栈道走七八分钟,享受一下吹面不寒杨柳风,再回到地铁

人生 | 在忘却与不能忘却之间

都江堰的江水在水草和雾气的夹击间奔流,既像逃亡,又像追逐。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缓缓传来,像一句沉重的咒语:“你的生命来之不易,是你姐姐用命换来的,你要珍惜。”这是纪录片《两个星球》的开场。镜头切换,一个

人生 | 成为一名中学老师后

1上大学前,我的人生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2008年,我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考入黑龙江省的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在高中,艺术并不是我的学业重点,相反,我的高中母校历来是黑龙江的物理竞赛重镇,所以高中入学的第

人生 | 照片背后的故事

对于3岁多的加比来说,世界是黑暗的,她看不见,听不到,不能行走。她每天不是躺在床上等着人通过一个塑料管往她胃里灌食,就是站在一个支架上伸展四肢。加比是一个摇晃婴儿综合征患者。她就像一个植物人,而她的双

生活 | 如果父母老后难相处

面对难相处的父母,尽管父母的情况各有不同,但处理关系的核心原则是相同的,那就是:理解、接纳、有度。理解——学会理解父母内心深处的痛苦,那正是他们难缠行为的根源。阿图·葛文德说:“老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

生活 | 不等

有些人的生活,是由一个个“等”字串联而成的。等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亲人,或许是挚友,也或许是另一半。那个人为什么还不到来?单是这个念头,就足以让人的脑海里,生出千万种奇奇怪怪的白日梦,其中可能是忧伤

生活 | 寂静与孤独训练

寂静与孤独训练实际上属于心理训练的范畴,我和战友们都觉得这是相当艰难的训练。执行任务的航天员俯瞰地球、仰看星空,飘荡在茫茫宇宙间,这种听起来颇为神奇浪漫的旅行后面,则是寂静的环境、寂寞的飞行。恐惧、孤

生活 | 为什么要把院子养荒

我家的院子今年养得很荒,几乎很少有人能明白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我懒,有人说是因为我追求自然,有人说与草木并生是在表达一种浪漫……但其实,是因为这两年我所住的山上人越来越多了。人气渐盛,山里的气息不像我

生活 | 孤独是我们的“出厂设置”

同样是远离人群,为什么有些人这么容易感到孤独,另一些人却能处之泰然?根据马斯洛的说法,人的动机虽然千差万别,但最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弥补“匮乏”的动机,另一种是满足“成长”的动机。“匮乏”导向的人,

文明 | 微粒社会

微粒社会,就是颗粒度很小的社会。当人各个维度的特征都可以被记录,都能被纳入算法之后,每个人都很独特,就很难用一个粗略的特征或大颗粒度的概念来描述一个人、把一个人归类,由这样的人构成的社会,就是微粒社会

文明 | 收藏头发的历史

对于收藏家来说,头发代表着其主人的灵魂。通过收藏头发,收藏家觉得他们拥有了头发主人的一部分。在许多文化中,头发都象征着一个人的生命力。在各种神话里,人们也能发现这种描述:灵魂寄宿于头发,既能依附于身体

文明 | 出租车上的社会学

一天晚上,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孩上了车就掩面而泣。我问她去哪里,她反问我:“可以去哪里?未来在哪里?”原来她和男朋友在那晚分手了,她受不了,感到无望。我狠狠地说:“什么未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都是被设定好

文明 | 血色文稿

《祭侄文稿》颜真卿若说起“安史之乱”期间的个人伤痛,恐怕难有一个敌得过颜真卿。颜真卿的侄子颜季明是在常山城破后被杀的,他是一个如玉石般珍贵、如庭院中的兰花般美好(《祭侄文稿》形容为“宗庙瑚琏,阶庭兰玉

文明 | 当劫匪遇到中国菜

2014年10月,我在青岛投资的一家饭店歇业了,我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2015年春节前夕,我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家跨国企业在招厨师,工作地是在委内瑞拉的一个项目部,待遇挺好,我决定去碰碰运气。1我所在的

悦读 | 言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1971年,邓稼先在给杨振宁的信中如此写道。2021年9月22日,百岁杨振宁说:“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跟你说,我是后50年合了你‘共同途’的途,

悦读 | 幽默与漫画

特点一对小情侣在聊天。男生问:“我是不是你的男神啊?”女生说:“你哪里算男神?一点男神的特点都没有。”男生生气道:“你看不起我,我怎么没有男神的特点了,你说男神都有什么特点?”女生悠悠地说:“不喜欢我

意林 | 形直则影端

“形直则影端。”“形”指身体,姿势正而美,其“影”自然而然地就会“端正”。正直的心出自端正的姿势。人们认为,保持正直的姿势,不仅有益于健康,还有益于精神。走路不要弓背低头,一定要昂首挺胸。仅仅是这样,

意林 | 钩

世上所有的饵都是香甜的,否则就不能吸引人上钩。道理都可以反过来:所有香甜的东西后面,都有着一个钩——或软性的,慢慢侵害 或刚性的,一下子就把人钩得鲜血淋漓,置人于倒悬之地。世上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多,懂

意林 | 共命鸟

髹漆共命鸟木刻像敦煌壁画,磅礴瑰丽。《西方净土变》一画,绘有一支特别的乐团:或手拨琵琶,或口吹横笛,或翩然起舞,却一律人面鸟身,一身两头。这就是共命鸟——耆婆耆婆迦。尚在蛋壳里,共命鸟就能鸣啼,歌声美

意林 | 长考无好棋

围棋界流传着这么一句名言:“选择最难。”真正折磨棋士的,不是如何发现,而是如何选择。在棋盘上,你通常可以找到好几个可计算的目数相等的着点,却只能下一个,偏偏这些“暂时”价值相等的着点,会指向完全不同的

点滴 | 起云

起云了。一朵朵、一团团、一簇簇、一丛丛,或停在空中,或飘在天上。云遮了日头,人在阴影里。灰色衣服的人,黑色衣服的人,黄色衣服的人,大的云仿佛一尊兽,被罩在那里,一头搭在山尖,一头悬在天上。四下觉不到风

点滴 | 后顾之忧

有人说,只需安心做事,不要有后顾之忧。我说,没有后顾之忧的事情,做不大,做不新,做不好。我做事的时候如果完全没有后顾之忧,那就证明我所做的事情没有撬动陈旧的价值系统,没有触及保守者的既得利益,没有找到

点滴 | 与自己谈话的能力

有人问犬儒派创始人安提西尼,哲学给他带来了什么好处,回答是:“与自己谈话的能力。”我们经常与别人谈话,内容大抵是事物的处理、利益的分配、是非的争执、恩怨的倾诉,以及公关、交际、新闻,等等。独处的时候,

点滴 | 我们始终生活在过去

为什么深远的过去充斥着各种人物,而现今却满目凋零、平淡无奇?福克纳不是曾说,过去没有死,甚至并没有过去吗?现在时时态真是一个滑稽的东西。严格地讲,它根本不存在。一旦我们意识到了,它就已经消失,不再属于

点滴 | 活得新鲜

有人问我,光鲜和新鲜,哪个更好?光鲜,这个词很有意思,像匆匆把人打量一番,悄悄地红了眼:“你看他,鲜衣怒马,好不光鲜!你看她,生活精致,好不靓丽!”也就是说,光鲜不光鲜这事,是与自己无关的,全是另一个

互动 | “《读者》光明行动”(98)

2021年9月起,“《读者》光明行动”项目医疗队在青海、四川、新疆开展弱视儿童义诊筛查行动。截至目前,已为13333名儿童进行了眼部健康检查,发现视力不良者2999名,弱视、斜视及其他眼病患者48名。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