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2021年第23期

读者

读者2021年第23期

半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读者》杂志是1945年开始发行的一本文摘类杂志。通过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解读社会的各种意识形态。每个人都有一面心灵的窗户,在不同的故事中我们能够体会不同的人生价值和快乐、艰辛、努力与成长。

目录

卷首语 | 爱是人的天性

〔爱沙尼亚〕奥贾拉 剪纸插画人富有爱心,这是自然而然的,正如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而然的一样。为了按照自己的规律生活,蜜蜂就要飞,蛇就要爬,鱼就要游,而人就要爱。因此,如果一个人不去爱他人,对他人待之以恶,

专题 | 魂飞万里,盼归来

电影《焦裕禄》海报1966年2月6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正在录音。稿子没念到一半,播音员齐越就已经泣不成声。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这篇由新华社记者穆

文苑 | 秘密乐趣

N先生的日常生活,有一种不为人知的快乐。换作一般人,是不至于挖空心思,搞个人小秘密的。然而N先生与众不同,因为他太太的脑子比别人的聪明一倍,再加上嘴碎,爱唠叨,他不得已要保留一些个人秘密。下班后,N先

文苑 | 月色是最轻的音乐

月色或许是最轻的一种音乐,霜花一样轻,流水一样轻。乐声在山间起伏流淌,白晃晃,环绕。也或许是最重的一种音乐,铁一样乌黑发亮,沉在内心,会在多年之后长满锈迹。我曾听过这样的音乐,在一个冬日的窗前,但不是

文苑 | 不可战胜的夏天

我对故乡的记忆,全部是关于夏天的。那是淮北平原上的一个古老而又普通的村庄。虽然说那时候是穷年月,但故乡之夏给我的记忆是丰盛的。那里有我平时不知道的世界,目光所及,琳琅满目。我几乎在用其他所有的时间渴盼

文苑 | 天要下雪了

几天内就要下雪了,我想起去年的今日。我想起火炉角上我的哀愁。假如有人问我:“怎么啦?”我将回答:“让我安静,没什么。”往年,我在自己的房间里深深地思索,当外面大雪沉重地降落。我无端地思索,而今就像当年

文苑 | 那些四季流转里的花儿

樱花之所以比桃、李、杏、梨都美,是因为它无叶。纯是花,就很纯粹。越纯粹,越美。人们也不指望它结出果实。它与“实用”距离很远。美,就是摆脱实用性。美本来就是无用的。清明三候——清明之日,桐始华。这里说的

文苑 | 小小的藤箱

山顶眺望台的边上,有一家叫“藤箱屋”的土特产小店。藤箱屋的主人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爷子,一个月里有两三回背着一个大背包,去山脚下的镇子上购货。可有一天,有三十年没感冒过的老爷子感冒了。一天晚上,老奶奶说

人物 |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老师

好的语文教育究竟能带给一个人什么?毕业多年后,郭初阳的学生给出了答案:独立的人格、丰沛的精神生活、无功利的阅读习惯和遵从内心的勇气。一扇干干净净的窗《郭初阳的语文课》——既是一套书的名称,也是认识郭初

人物 | 海的境界

年轻时的冯骥才冯骥才和冰心老人交往颇多,在一次聊天中,冰心忽然问:“冯骥才,你怎么结的婚?”冯骥才说:“我结婚时,我和未婚妻两家都被抄了,结婚没有房子,街道赤卫队队长人还算不错,给了我们一间几平方米大

人物 | 朱自清的爱情

朱自清(右) 与陈竹隐在婚姻的磨合期内,朱自清和陈竹隐都发现了对方与自己的不合拍之处,但幸运的是,他们两个人都愿意为对方做出牺牲和改变。婚后不久,竹隐便尽量将生活重心转向家中,照料朱自清的饮食起居更加

杂谈 | 美器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说:“美食不如美器。”他认为,菜肴出锅后,该用碗的就要用碗,该用盘的就要用盘,“煎炒宜盘,汤羹宜碗”。杜甫早在千年前就察识此理。“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驼峰虽是美味,

杂谈 | 倍速人生

成功,或者站在某个巅峰,是多么让人迫不及待的事。于是,人生突然被分成无数个目的地,我们目标明确,一骑绝尘。“来不及了,”一名三年级的小姑娘在操场边忧伤地告诉我,“来不及了,如果我这个暑假不把数学补上去

杂谈 | 想和你说说话

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牛爱香对弟弟牛爱国说:“跟你说实话,姐现在结婚,不是为了结婚,而是想找一个人说说话。姐都42了,整天一个人,憋死我了。”牛爱国和老婆刚结婚时心意相通,非常聊得来,渐渐话

杂谈 | 克制怒气的修行

在金庸的小说里,很多人被愤怒吞噬了。《天龙八部》中,段誉、乔峰、虚竹分别对应着贪、嗔、痴三毒。乔峰热血易嗔怒,武功盖世却受到命运无情的捉弄,亲手误杀了最爱的人,终生悔恨。而《飞狐外传》里,高手“毒手药

杂谈 | 他来过,看过,写过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这样写道:“有一些人,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像是过客,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郁郁的小巷,同伙伴们游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衢,对他们来说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宿站。”这番话一语道破

杂谈 | 事实与臆想

在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一只不足月的小羊羔被一头饥饿的母狮逮着了。母狮的血盆大口几乎可以罩住小羊羔的整个身体,小羊羔发出惊恐的尖叫声。游客们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血腥场面,有些人已经将目光移开,不忍心看下去

杂谈 | 深时之旅

最近读了一本书,英国作家罗伯特·麦克法伦的《深时之旅》。“深时”,这是一个地质学的时间概念,指的是“地球那令人眩晕的漫长历史”。在这本书里,作者深入矿场、洞穴、冰川内部等地下空间,把眼光放到万年、亿年

杂谈 | 葫芦的命运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惠子和庄子的对话,叫作“大瓠之种”。瓠是葫芦的一种。惠子说,魏王送了他一些葫芦种子。他种下后得到了巨大的葫芦,可以装下五石水,但葫芦不够坚固,根本举不起来 如果把葫芦做成水瓢,

话题 | 我的人生不想“如你所愿”

“有比家族聚会更让人厌烦的东西吗?”“有,家族群。”这是一名网友发布在微博上的肺腑之言。社交媒体时代的家族群,让年轻人在熟人社交面前无所遁形。被渔网般嘈杂的亲戚社交套牢,年轻人不再如鱼得水——身体离开

话题 | 修炼死亡

过了五十五岁之后,我开始练习和死亡对话。当我开始面对真正的一无所有,我学会了对生命抱有更多的宽容。是的,或许童年的我曾经很孤独,或许青春的我更破碎,但即使破碎的青春仍有残物。如果有一天势必一无所有,你

话题 | 木匠,还是园丁

“好孩子”的危险在我的童年时代,成人世界关于“好孩子”的标准只有三个:第一,成绩好 第二,听话 第三,不谈恋爱。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认为,一个孩子要想长大并发现自身本性中最深刻的部分,他

人生 | 妈妈的客人

妈妈在地铁口走失之后,丈夫和子女相互埋怨,散发寻人启事,想方设法地寻找她。他们追寻她的踪迹,复原有关她的记忆……这才发现,竟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她。一妈妈喜欢家人团聚的喧闹气氛。每次家庭聚会,她都会提前

人生 | 捡破烂儿的先生

我叫他先生,虽然他只是一个捡破烂儿的。那一年,繁华的重庆路又大兴土木,这里将盖起一座、两座、三座,甚至四座非常豪华的商场,据说所卖物品皆为名牌,价格贵得惊人。是啊,这座城市有钱的人越来越多,有几座这样

人生 | 冬日暖炉会

台北曾经比现今要冷许多,根据清朝的文献记载,台北盆地在冬日大寒时会下薄雪,大地也会冻出冰裂纹,但那样的景象我从未见过。从我有记忆以来,台北从未下过雪,但过往的冬天却比现在寒冷许多。记得童年冬日上小学时

人生 | 回忆

电影《回忆》剧照法国影片《回忆》,以一场葬礼引出一家三代:奶奶、爸爸和孙子。孙子叫罗曼,他的爷爷去世了,在爷爷葬礼进行的过程中,穿插着他奔跑的镜头——原来他跑错了墓地。等他到达时,葬礼已经结束。爸爸当

人生 | 生命依然值得

有一晚录制节目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又要赶很早的航班,我便预约了一辆专车,希望能在车上睡一会儿。由于困意太强,夜色尚浓,上车的时候我的眼皮止不住地打架,只是隐约看见一位身着白色衬衣的专车小哥很有礼貌地帮我

人生 | 手艺的江湖

大雨初歇,我拎着要修的鞋子出门了,才发现老鞋匠的摊位上空空荡荡,只能失望地往回走。忽见20米开外,一个修自行车的师傅正在翻转自行车,准备把漏气的轮胎卸下来。我便问他:“鞋子开胶了,急寻老鞋匠来修,你可

生活 | 表面下

我们和其他人一样清楚,在世界上的所见与世界的本来面目并非一回事。当人们看到我时,他们看见的是一个多大年龄、多高、多重、何种脸型、留着什么发型、有怎样身材的人。他们看不到我永恒的那部分,而这部分将一直存

生活 | 老家在你背上

叔叔的老家在合肥。多年前,他因为个子高、篮球打得好,被部队相中,参军,上军校,提干,辗转西北,一辈子都没脱下军装。婶婶起初在合肥教书,生下堂妹后随军,把教鞭从一所学校挥向另一所学校。我对叔叔婶婶有印象

生活 | 远离否定式赞美

朋友说,她新认识了一个同事,很喜欢夸赞她,但每一次夸赞都令她在“死亡线”上反复挣扎。具体来说,这个同事非常擅长一种“否定式的赞美”,表面上极其友善,实质上却否定了朋友的一切。比如:朋友提交了一份报告,

生活 | 少即是多

1870年9月6日,英国皇家海军铁甲舰“船长”号,在第一次航行中就遇到风暴而沉没,船上473人丧命。这艘军舰为什么这么弱不禁风呢?事故调查发现:首先,“船长”号以蒸汽机作为动力,又画蛇添足地安装了风帆

生活 | 隐藏睿智

查理·芒格说,他有个同事查克,从法学院毕业时,成绩是全班第一名,曾在美国最高法院工作过,年轻时当过律师,当时,查克总是表现出见多识广的样子。有一天,查克的上级把他叫进办公室,对他说:“听好了,查克,我

生活 | 酒桌测试

劝酒绝不只是出于礼仪的要求,而是有非常明确的实用功能:一是服从性测试,二是诚意测试。服从性测试指的是劝酒者发布要你继续饮酒的指令,观察你能不能为了“场面”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以此来判断你对他的服从程度

生活 | 把上司当作必备的良药

在一个组织机构中,总是会聚着形形色色的人。当然,增加企业利益是大家共同的目标,但是,仅仅是因为这个共同目标,并不能保证在团队中形成顺畅愉快的人际关系。在其中,难免会遇到与自己合不来的人,甚至厌恶的人,

生活 | 邮寄“气味”

今天去修剪头发时,发现发型师阿茂心情特好,粗犷的五官全然淹没在灿烂的笑容里,满脸都是流动的亮光。他家在马来西亚,而他长年在新加坡工作。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他每天奔波往返于两国之间。宝宝出生时,正好碰上疫

文明 | “元宇宙”离我们还有多远

电影《头号玩家》海报究竟什么是“元宇宙”早在2020年年底,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就曾提出一个能够“由实入虚,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体验的全真互联网”,这与元宇宙的概念十分类似。不久前,脸书

文明 | 庞加莱侦察术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侦破数据造假的案例,特别有趣。发现数据造假的“大侦探”,是19世纪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而数据造假的人,是一个“倒霉”的面包师。原来,庞加莱有一个习惯,每天从家附近的面包店买一条标注

文明 | 荷兰病

石油诅咒荷兰素以其“荷兰病”闻名欧洲,经济学科班学生对这个词并不陌生。欧洲西北角有片海域被称为“北海”,在国际法中,这里属于英国、荷兰、挪威三国共有。1959年,荷兰石油公司在北海意外地发现了格罗宁根

文明 | 座次移转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餐桌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尊卑敬让等种种人际交往原则都要在其中有所体现,如何就座遂成为饭前必讲的规矩。拿座次安排来讲,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宴请宾客,现代餐桌座次礼仪大都简化为以“里”为上,

文明 | 鸿门宴的局中局

1公元前206年,咸阳。秦王子婴穿素服,乘白色马车出城,亲手把皇帝玉玺交给刘邦,大秦帝国宣告灭亡。秦人都成了亡国奴,但大家很高兴,因为刘邦刚入城就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除此以外的秦法全部

文明 | 假如你经历了一场核战争

在“冷战”期间,世人彻底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美国和苏联都有能力利用核武器摧毁世界。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两个国家摧毁世界究竟可以多么容易。如今,由于建立了复杂的天气模型来分析全球变暖情况,我们知道,即便是

悦读 | 言论

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这么害怕同类,又渴望同类。——疫情中的人与人一旦希腊字母用完,新的新冠变异病毒毒株就可以用星座来命名。——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表示持续性不想带娃,间歇性想一个人过,送命式熬夜

悦读 | 幽默与漫画

前凸后翘老婆:“老公,你看我的身材是不是前凸后翘?”老公:“嗯,不过你很特别,前凸的是小肚子,后翘的是腿肚子。”交往妻子问我:“我们好久都没一起出去玩了,你为什么不能像刚交往时那样对我呢?”听完妻子的

意林 | 人有三种快乐

康德说,人有三种快乐:第一种快乐,是因为它给你直接的好处,这是物质上、生理上的快乐。第二种快乐,是你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感到快乐,这是道德上的快乐。第三种快乐,是它既没有给你好处,也不涉及道德,比如你

意林 | 追随者

每个人都处在人际关系的链条中。每个人既是受力者,也是发力者 每个人既是追随者,也是引领者。能够经常给我们以影响的,更多的不是那些伟人名人,因为他们离我们有些遥远,不处于与我们相互衔接的某个环节,而身边

意林 | 晕船哲学

1938年,杨绛、钱锺书和女儿乘船从欧洲回国。风急浪高,邮轮在洋面上犹如一叶扁舟,上下颠簸得十分厉害,晕船的钱锺书非常难受。经过几次颠簸,聪慧的杨绛便掌握了不晕船的窍门。她对钱锺书说,要想坐船不晕船,

点滴 | 爱的悖论

如果不存在什么爱情智慧,那么也许存在着一种爱情之中的智慧,即爱情允许自己逐渐褪色,退居二线,被更伟大的东西取代。真正的爱情并不在乎爱情。我们的先祖努力从包办婚姻出发去品味爱情。我们要实现的是相反的事:

点滴 | 太极与诗

我很喜欢看别人练太极拳。一次,我在一个广场看几十个人练太极拳,从他们开始练,一直看到他们收式结束。打太极拳和写诗之间的相通之处很多。比如:要静。静,才能让五脏六腑归位,才能诗思万千。要脚下有根,头上有

点滴 | 书店的气味

我抗拒一切名称中冠以网红的东西:网红餐馆、网红蛋糕店、网红奶茶店……现在也包括网红书店。“网红书店”的关键词不是“书店”,而是“网红”,书店反而只是陪衬补充。因为,网红书店也像网红奶茶店一样,人头攒动

点滴 | 不要怕,不要慌

我的外婆是一个农村老太太,没读过什么书,一生清苦。她生病以后,虽然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却对死亡有着一种特别的豁达。有时候半夜病痛发作,明明很疼,她却说:“我不怕,反正就算死了,我也是死在自己家床上的。”

点滴 | 岑夫子与丹丘生

岑夫子与丹丘生,是特别要好的朋友,他们都很爱喝酒,总组局,找一堆人来喝酒,有时在岑夫子家,有时在丹丘生家。他们两个人在漫长而又无聊的一生中,组织过无数场酒局。有一天,他们请到了李白。李白喝多了,非要唱

点滴 | 知福与知祸

惜福先要知福,知福先要知祸。人不知祸的滋味,如何识得福的相貌?人在福中而不自知,如何知道惜福?为善不求福报,福报自来 读书不为功名,功名自至。(若 子摘自接力出版社《萤窗小语》一书)

点滴 | 刺激

朋友并不怎么富裕,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女儿吃大餐、逛游乐园,“挥霍一番”。我不理解——过日子就得实实在在,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吗?于是,我旁敲侧击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朋友笑了,说,惯坏自己何尝不是一件

点滴 | 古家具的尊严

室内陈设中最重要的当属家具。古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家具设计上制定了一个原则——尊严第一,舒适第二。这个原则是古人生存的哲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主导了中国社会的生存理念,强调做人做事的准则。恰巧,中国古

点滴 | 到场

这几年最大的改变是我已经不再介意别人迟到了,无论是陌生人还是朋友,尤其是朋友。成年人的聚会,最重要的是能到场,什么时候到无所谓,说了什么也没关系。愿意到场就是交流本身。不知不觉间,人们就从时间多到不知

点滴 | 风雨

神道辽阔,路边石雕有麒麟、狮、虎、羊、华表、石马、文臣、武将、内侍,也有牵马的弁兵。衣着、扣带、毛发纤毫毕现。秋草青青,扁柏瘦且高,石雕比人高,树比石雕高,云比树高,天比云高,倘或是夜里,自有星辰高过

点滴 | 隔离(外一篇)

每隔一阵子,我便会深深思念起火车。奈何时光分割零碎,那种坐上火车,行李往架上一放便一直睡着等待吃便当的情景,竟已不可多得。有时在工作中,忽然暗暗在心中计划起一个小小的火车之旅,希望能在几个小时之内抛开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