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之声 | 习近平论创新发展 要挖掘创新增长潜力,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充分参与、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制定规则,为科技发展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要深化创新交流合作,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让...
喜迎党的二十大 | 打通内外贸 构建双循环 2022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内外贸发展有关情况。 内外贸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外贸发...
喜迎党的二十大 | 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22年6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中科院院长侯建国、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介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有关...
喜迎党的二十大 | 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 2022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安路生、中国民航局副局长董志毅、国家邮政局副局长戴应军介绍新时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进展与成效。徐成光表示,这十年,我国交通...
本刊特稿 | 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党的101周年华诞前夕,《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100年大事记(1921—20...
本刊特稿 | 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由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历经两年编写的《图说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100年(1921—2021)》付梓出版,这是山西省党史工作者为庆祝建党101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的献礼之作。这部图文并茂、以图叙史的党史图书,全...
本刊特稿 | 党领导山西人民百年奋斗史的脉络展现 《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100年大事记(1921—2021)》(以下简称《大事记》)是经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批准,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启动编撰的一项重点工程,全书共28万字,2022年7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它的出版,是山西省为庆祝党的101周年...
本刊特稿 | 《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100年大事记(1921-2021)》《图说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100年(1921-2021)》出版座谈会发言摘要 著书立说担使命 赓续血脉有传承 山西省社科院原院长 杨茂林 建党百年,我们党始终重视对自身历史的挖掘和研究,持续不断从历史进程中总结经验和汲取力量。这两部著作即为总结山西党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的扛鼎之作。 第一,突出“讲理”。《大事记》(即...
百年红色精神礼赞 | 西迁精神:知识分子践行爱国之志的宏伟史诗 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需要,调整新中国工业建设布局、高等教育布局,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西迁号召,投入大西北建设的时代洪流。1956年7月,交通大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彭康率领首批师生从上...
百年红色精神礼赞 |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
历史写真 | 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满怀激情地说:“从卢沟桥事变肇始,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
历史写真 | 扶大厦之将倾 挽狂澜于既倒 1937年 7 月 7 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向宛平守军发动进攻,遭到奋力抵抗,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共同抗战的历史帷幕,然而,共同抗战的道路布满荆棘。在事变发生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促成这一历史转变作出了决定性的巨大贡...
历史写真 | 朱德竭智尽力维护山西团结抗战局面 中国共产党倡导和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朱德作为党的重要领导人和八路军总指挥,以其“肚量大于海,意志坚如钢”的人格魅力,始终不渝地坚持和维护山西团结抗战局面。 晋北携手抗战 朱德深知,争取和团结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史料荟萃 | 父母亲在四川蒲江的一张照片 父母亲的照片不多,但每一张都充满故事。最近看到他们珍藏的一张“人委机关同志欢送杨作林县长离蒲”的照片,又让我更深地理解了父母亲为官处世的崇高风范。 一 这张黑白照片拍摄于1965年9月,地点在四川省蒲江县政府办公楼前,照片中46名同志分4排...
战斗者的心声 | 晋东南备战小曲 山绕水呀水绕山,山山水水围绕着晋东南, 锦绣繁华潞安府,武乡沁县是米粮川。 我们在这里扎下抗日根据地, 党政军民干得欢,敌人要来来正好, 放开口袋让他钻, 响堂铺,李庄滩, 钻进牛角他才知道, 进来容易出去难。 摩拳擦掌,专等鬼子落网! 浅...
历史的沉思 | 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才能胜利 用一往无前的气概“坚持最后五分钟” 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人民支持下,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同穷凶极恶的敌人进行殊死斗争,从弱小到强大,物质力量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劣势,但能够一次次战胜敌人,就在于人民军队具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过硬的战斗作风,一不...
清廉明鉴 | 八路军将领:一粥一饭恒念清正爱民(上) 太行山横亘晋冀豫三省边界,高山连绵,地势险要,西有吕梁山,北有五台山,南临黄河,东接冀鲁平原,是华北的战略要地之一。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部署八路军3个主力师挥师挺进华北抗日前线,领导广大军民众志成城、浴血奋战,取得许多...
脱贫攻坚备忘录 | “贴钱”支书程玉珍 2011年以前,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五龙山乡刘寨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路不平、条件差,收入低、生活难,穿旧衣、喝稀汤,蹚小路、住破房,媳妇少、光棍多,粮食少、外出多,治安乱、纠纷多”。如今走进村子,整洁的居民区,通达的柏油路,一座座现代化大...
画说建党百年 | 国之所需,我之所向 爱国主义是知识分子的最高情怀。1955年,为调整新中国工业建设、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布局,党中央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交通大学从上海内迁至陕西西安。消息传来,交大师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离开繁华的黄浦江畔,扎根古都西安,为建设大西北、发展西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