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絮语 | 2022年第9期书屋絮语 “漕河北来,饷粟云屯。储盈庾增,新城是筑。”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长城并列的中国地标,为世界性文化遗产,其生动、流淌,自南而北,显示东方文明的活力。历代为开凿大运河,所费甚巨,投入甚多,
书屋讲坛 | “天容海色本澄清” 一苏东坡晚年被流放在岭南的惠州及海南,长达七年之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他终于得到朝廷恩诏特赦,得以能够返回中原。他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五月中,与朋友一道参访以前常去的润州金山寺,在寺中见到李公麟
学界新论 | 一泓源泉各奔流(三) 吠陀经典始终在婆罗门之间传承接续,而且是以师授口传的形式,这就保证了经典的纯粹性和本真度。据《薄伽梵往世书》记载:毗耶娑已将自古传承的吠陀圣典拣分为四,是为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毗
学界新论 | 周作人的民俗小品文 周作人既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又是现代民俗学理论的引介者。文学实践与民俗考察的相互融合构成他写作生涯中庞大而关键的一环,正如《地方与文艺》中所述:“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这才是
红色记忆 | 三元人民币背后的故事 三元人民币是我国于1955年发行的一款纸质人民币,它是我国唯一一款面额为三元的人民币。为什么当时我国要发行这样一款面额特殊的纸币呢?其实,这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故事。故事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说起。当时
人物春秋 | 秉救世救国之愿 建立己立人之功 刘湛恩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是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家,是沪江大学的首任华人校长,更是一位爱国志士,被国家授予“著名抗日英烈”称号。据《刘湛恩年谱》(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介绍:1896年12月12日,
人物春秋 | “没有任何亲戚凭借我的力量获得官职” 1895年12月7日,蒋廷黻出生于湖南宝庆府邵阳县北一个中等农家。蒋廷黻的二伯父喜欢读书,但努力多年,屡试不中。博取功名无望,二伯父就把希望寄托在后辈身上。他发现两个侄子喜欢读书,就把未了的心愿寄托在
人物春秋 | 章士钊先生轶事 一1914年5月,在东京出版的《甲寅》杂志,对反袁世凯的宣传起过不小的推动作用。笔名孤桐的章士钊才气纵横,言论犀利,颇为读者称道。对于章士钊的一生,虽然人们的评价有些争议,但瑕不掩瑜,孤桐先生的大方向
人物春秋 | 郭沫若题名“双凤亭”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春暖花开时节,笔者吟诵《千家诗》卷首程颢的《春日偶成》,陪同新加坡华侨、世界程氏宗亲会名誉会长程一恒博士,寻访生长于斯、学于斯的程朱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世称“二程
人物春秋 | 《求恕斋日记》里的苏州苦儿院 民国时期,湖州一批丝商称雄上海滩,当他们做丝生意致富以后,也热衷于做一些慈善事业。据史料记载,武昌起义之后,革命党人乘势出击,苏浙沪三地革命军联合进攻南京,终于在1911年12月2日攻下南京。“南京之
人物春秋 | 与席慕蓉的一次座谈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八十年代各行各业迎来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许多人说起那一个时期,还会津津乐道,八十年代一本杂志发行几十万份甚至百万份
书屋品茗 | 流动的史诗 美好的城市 历史脚步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从时间上讲,自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起始,中经历代王朝不断疏浚与整修,至清代末年的漕粮改折为终点,以古运河、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书屋品茗 | 泥土如何生长知识分子 收到赵勇的新书《人生的容量》,我几乎一口气在图书馆把它读完。回过头去思考阅读快感的来由,我似乎又理解了一点赵勇与他文字的魅力,并有了下笔的冲动。这种冲动在读完《书里书外的流年碎影》时就已存在,只不过《
书屋品茗 | 《一把刀,千个字》里的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特别重视吃,对饮食有着较高的要求。历史长河不断推动着中国饮食的发展,从远古单纯果腹的蒙昧阶段到现代追求花样百出、风味独到的美食享受,中国饮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越
书屋品茗 | 严复的起伏曲折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面临激烈的动荡,众多有识之士纷纷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寻找富强真理,严复便是其中之一。最近,致力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黄克武教授推出了其新作《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广西师范大学
书屋品茗 | 一篇不够格的田汉“佚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二期刊有一篇《新发现田汉六则佚文佚简考释》(以下简称《考释》),披露了田汉的两封佚信和四篇佚文。其中《〈草莽英雄〉是民族形色的剧本》原刊于1946年3月22日南京《
书屋品茗 | 难以忘怀的一部小说 现在的青少年几乎不能想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无法了解那个时候的阅读氛围与环境。回头看那时候流行的、能读到的书籍,如果我不厌其烦地列出一大长串,真会让人无限感慨。丁玲、萧红的作品,更别说张爱玲的,那
说长论短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汪荣祖,1940年3月7日在上海出生,祖籍皖南。1961年于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1971年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萧公权先生。汪教授勤于著作,至今已出版中英文专著几十种,代表作有《晚清变法思想
说长论短 | 竹中一滴曹溪水 一初读培凯先生的文章,应是在1987年岁杪,时见同乡先达周续赓大兄书柜中有徐朔方编选的《金瓶梅西方论文集》,取下翻阅,第二篇即先生所作《〈金瓶梅词话〉与明人饮酒风尚》。那时我刚从中国戏曲学院调到中国艺
说长论短 | 贾平凹文学写作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在文学写作中也不可或缺,即使像素有“鬼才”之称的贾平凹也离不开参考文献,只不过在其文学写作中参考文献是隐而不显的。贾平凹有个习惯,在每部长篇小说后都有“后记”
说长论短 | 从来读书怕累着 一写文章往往会用到材料,在运用材料之前先是获取它。有的材料易得,某本常见书的某条记载去图书馆查查就行 有的材料难见,而且特别考验耐心,简言之就是你是否坐得住,要是把身上的浮躁心、名利心坐没了,你也许就
史海钩沉 | 书神,以及书虫 1901年2月18日,除夕,二十一岁的鲁迅祭祀书神,写了一篇《祭书神文》: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曰:今之夕兮除夕,香焰氤氲兮烛焰赤。钱神醉兮钱奴
史海钩沉 | 廖纶为《治家格言》正名 名闻遐迩的《治家格言》是由昆山朱柏庐先生(1627—1698)撰写的经典之作,却在后世流传中被人改名为《朱子家训》。前者为真名,后者为误名,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昆山“三贤”之一的朱柏庐,本名用纯,因
史海钩沉 | 漫话影壁 我国的古代建筑,除去野亭山塔这类可供游人驻足或登临的去处,城也好,园也罢,一般周边都要用高高的砖墙围住,密不透风。如果是一座都城,那还要城内建城,谓之宫城,以供皇帝和后妃们居住。古都长安、洛阳和北京,
史海钩沉 | 湖南宁乡县建置演变的历史轨迹 古代中国,以宁乡名县者有四。其一为南北朝时期南齐(479—502)设立的宁乡县,系广熙郡(今两广地域)辖县之一。其二为南北朝时期北周大象元年(579)从离石县析置的宁乡县(因该县有宁乡水而得名),隋代
域外传真 | 孤身一人的行走与通达天地的发现 一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从东部的大吉岭,中部的阿莫拉、奈尼塔、幻住庵,一直到西部的克什米尔,这一路走来,我看到了无有穷尽的天地之大美,极为震撼。原来,这个隐修传统不仅仅是一个传说,今天依然还存在,据说这
域外传真 | 作为祭礼的韩国“茶礼” 在韩国古代社会和传统风俗中,从中国传入的“四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长期占有重要地位。而在韩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冠礼已经消失,婚礼和丧礼也日益西化,唯独祭礼保持传统特色延续了下来。时至今日
域外传真 | 枪伤+放血:普希金之死新说 1828年,二十九岁俄国诗人亚历山大·普希金一次邂逅十七岁的莫斯科美女娜塔丽娅,立即动了爱慕之心,并在1829年4月正式向她求婚。虽然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但普希金还是像所有沉湎于爱情之中的男子一样,继
前言后语 | 《袁昌英年谱》序 袁昌英是“珞珈三女杰”中的年长者,又是经历最为坎坷的一位。“三女杰”的另外两位凌叔华与苏雪林,前者是“新月派”的才女,后来随丈夫陈源移居英国,兴趣转向绘画。苏雪林在武汉大学执教十八年,后到台湾的成功大
前言后语 | 共同的记忆 时常觉得,读到一本好书真的是一种幸福。因此,当荒田老师问我是否可以给他的新书写个序时,我惶然间竟一口答应了,给自己的理由是:我又可以读一本好书了。至于自己是否够格写,能否写好?来不及细想。学者陈剑晖在
前言后语 | 蒹葭苍苍 每每有人提及“芦苇”这两个字,我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诗经》中的蒹葭,画面既开阔,意涵且深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说实话,因为自己姓卢,早年也曾经动心起念欲将“芦苇”用作自己的
来稿摘登 | 朱熹善用譬喻谈读书 朱熹有很多谈读书的言论,在黎靖德所编的《朱子语类》中,即有“读书法”两卷(卷十、卷十一)。朱熹的弟子及后学辅广、张洪等人又专门将朱熹谈论读书方法的文字裒辑为《朱子读书法》一书。概而言之,朱熹的读书法主
来稿摘登 | 生命美学是对实践美学的补充 2021年11月2日,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美国仙逝,一时间扼腕唏嘘声连成一片,大师远去,中国美学可能青黄不接,有人不禁感慨,没有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将往何处去?而南京大学潘知常教授《走向生命美学——后美
来稿摘登 | 有些心思莫乱猜 丁谓,字公言,北宋真宗时期曾一度官至宰相,天禧四年(1020)封晋国公,权倾一时。潘慎修之子、曾官至太常博士的潘汝士与其交往甚多,曾把丁谓与他谈起的真宗朝闻见辑录为《丁晋公谈录》。其中,丁晋公与潘谈起
来稿摘登 | 致漫坛前辈 近年来,由于漫坛大家们陆续谢世,一些大报漫画专刊停办,曾经很有影响的《漫画》《中国漫画》,竟完全是清一色的动漫形式的系列作品……面对新一代漫画作者与编辑群体由于绘画功力与艺术修养不足,在诸多创作中出现
来稿摘登 | “整理国故”之原始 一般认为,“整理国故”这个命题是由胡适提出来的。但顾颉刚认为,“整理国故”这一学术风气的形成始于章太炎。1903年,章太炎在《癸卯口中漫笔》中说:“国故民纪,绝于余手,是则余之罪也。”他在这里首先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