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2022年第4期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2022年第4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长江文艺》奉行好作品主义,精彩小说、精美散文、精妙诗歌,还有文学评论,报告文学等文体的作

目录

卷首语 | 集结

所有的母亲,从一块块田地里耕作归来,集结在我们的屋檐下一个二十多岁的母亲,在烧柴熬饭一个三十岁的母亲,抱着我哺乳一个四十多岁的母亲,捶打着一捆豆荚一个五十多岁的母亲,满头白发推着一辆平车,上坡,喘气一

小说坊 | 笨狗司派克

音乐家想养一只狗狗,想了有一阵子了。他为什么想养狗?第一个原因当然是他退休了,没事情了,狗狗弄弄会让他忙一点。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他女儿在外地工作,最近又嫁人了,今后还要生儿育女,明摆着不会回来了,

小说坊 | 浩林潮尔

一狂风刮了好几天,我在布日古德山脚的毡房内盘算着日子,最严酷的西伯利亚寒流就要来了,西日嘎草原将遭受一场惨烈的白灾。天灰蒙蒙的。马棚里的三十匹马,似乎嗅到了危险的来临,躁动不安地踢腾着四蹄,发出刺耳的

小说坊 | 雄关

&nbsp &nbsp &nbsp &nbsp 1从红蟾关的长空桥望下去,公路如断头铅笔。群山密集,似雨未雨,云雾趴在山间。唐季历说不出话来。每逢大事降临前,他都这样哑口无言。这座根据近代诗词《忆秦娥

小说坊 | 你的黑发

&nbsp &nbsp &nbsp &nbsp 1周日早晨,她像往常一样早早醒了。去洗手间回来,瞄一眼手机,确认时间尚早,天还没亮。重新躺床上,钻被窝里翻看手机。寒潮来袭,小区里多数人家暖气不够热,她

小说坊 | 二零二五

当我回想二零二零那一年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我年轻时拥有过的一台老式收音机,它本来好好地播放着莫扎特的奏鸣曲,由于电路故障忽然走了调,发出令人惊愕的古怪声音,几秒钟之后就彻底哑掉了。后来我找人修好了它,再

灵兽录 | 圣鹿

&nbsp &nbsp &nbsp &nbsp 傅菲,江西上饶人,专注于乡村和自然领域的散文写作,出版散文集《深山已晚》《风过溪野》《元灯长歌》等二十余部,曾获三毛散文奖、百花文学奖、储吉旺文学奖、江

自由谈 | 在人生横截面中显现的文学筋骨

叶立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有《史铁生评传》等多部专著。兼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自由谈 | 文学之筋骨与诗歌的力量

古人言及的“筋骨”,大都指向支撑艺术形式的核心价值或是内在精神,即我们常说的精神凝聚力、思维立足点抑或更为简明的“文眼”等概念。从表达方式上看,文化先贤在总括一个时代的文学筋骨时,多选用言简意赅的词汇

自由谈 | 语词意识及其“微生态”的培植

从历史上看,汉语的生长历程往往折射出文化的动迁,此类变化,常在语词的使用上凸显出来,加以时间的淘洗和积淀,某些表述就固化下来,形成时代的语体特征和世风的面貌指称,并内在蕴含了观念的更迭路径。东汉末年,

面对面 | 在小人物身上发现别致的光点

“阳刚之气”,是生活经历的不自觉流露吴佳燕(以下简称“吴”):王手老师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您聊聊。我这次集中读了您的中短篇小说,读着读着常常会忍俊不禁。您对形形色色的人与生活的熟稔了解,那种不动

诗空间 | 忽有忆(11首)

探亲手机里,存着几张母亲的遗照每一次翻看,都像极了一次路途漫漫的探亲我终于变成,一个喋喋不休的儿子而母亲,却总是与从前相反一次次沉默地看着我——这个被她留存在世上的儿子她不嘱托,也不劝告。像个生分至极

诗空间 | 秋日郊外(9首)

小 手虚空中我握住一只递过来的小手它是软的,温热的像只怯怯的小鸡寒冷中它的存在令人感动很多年,没有人把手递向我我的手只好空着渐渐的也就习惯了现在,我握住它端详着真是一只神奇的小手每天都以看不见的速度膨

诗空间 | 在低音区徘徊(8首)

朝阳的房间煮茶的器皿备好了,来客还在路上阳光先于期待照进屋子桌是老木桌,宴乐,祭祀,谈天日常的边界围着它就围住了一个三口之家今天,家事的欣喜比一粒盐更实在那个赶路的人,将把远方和思念一起带来。窗台上的

笔记本 | 运河三世

与中国万里长城齐肩媲美,中国的京杭大运河在人类文明史上,无疑已成为一部千年传奇。这条从两千多年的远古流淌而来的人工河流,在其漫长的生命兴衰过程中,承载了一个东方古国命运的太多跌宕,也演绎了一个民族历史

新鄂军 | 雨山公墓

今年夏天,我被辞退以后,就回了老家,打算休息一阵,过几天清闲的日子。我找来以前的旧手机,把通讯录从A翻到Z,挨个打过去。除了几个令我犹豫的名字,和一半左右的空号,其他人悉数寒暄。“你好,打扰了,我是x

新鄂军 | 踩在欲言又止的边界上 (创作谈)

在写《雨山公墓》之前,我有两年左右的时间没有写小说。对朋友的解释当然是怎么合理怎么来:写小说很穷啦,上班忙没时间啦。真正的原因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就好像是在火车上偶然邂逅了一个对眼的人,在激情的推动下倾

新现场 | 从美满出发,停泊于“伤逝”

淡豹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名为“美满”,但《美满》中的故事无一美满,甚至或多或少地出发于、停泊于“伤逝”。《美满》中收有九个短篇,主要讲述了三种故事:《女儿》《养生》《你还记得在上州给我变魔术吗?》与《旅行

新现场 | “流动”的“准民族志”写作

淡豹是文坛新锐。当然,除了新锐作者,她身上还贴有为人熟知的若干标签:有着良好人类学背景的学院派、新媒体记者……这些标签显示了淡豹的知识结构和问题意识。要而言之,即淡豹的社会问题视野、人类学知识与“民族

新现场 | 有鲜明问题意识的女性写作

淡豹的小说集《美满》可以轻松地归类于女性文学,女性题材、细腻绵密的叙述,诸多的心理描写……因为作品显露的诸多特点都符合那种典型的女性文学风格。这种归类方法看起来正确,但实际上可能隐含着一种刻板印象。具

三官殿 | 艺术的疗愈 陈 郢

栏目主持人:&nbsp &nbsp 立足本土、关注当下。以艺术史为坐标,追踪与记载近期的展览,呈现鲜活的艺术、展现艺术家独立的思想与创造,同时使读者有强烈的在场感。《艰难与希望》&nbsp [印度尼西

翠柳街 | 在挚爱与自省中埋首人间

《中国记忆之女排在世界舞台》&nbsp 陈曦&nbsp 油画&nbsp 150×150cm&nbsp 2007年若是诗歌像我们时下在网络上看到的部分“现实”一样虚假,那么诗就没有了意义和价值。作为诗人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