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2022年第6期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2022年第6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上海文学》坚持高品位、前卫性的文学理念,凸显当代都市生活的品质,以小说及文学、文化研究方

目录

中篇小说 | 上海之夜

复兴中路思南路一带,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花园洋房建筑群在若干年间挤满了住客,像曾经靓丽的女子被时间堆砌成大妈,经过重新修缮,又恢复雍容,成了包含酒店、公寓和商业区的思南公馆。思南文学中心就在思南公馆

中篇小说 | 侧写师遗情录

题记:这不可理喻的世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一我叫柳原,是一名精神侧写师。我属于1084社区精神侧写部文艺

短篇小说 | 金手先生

1九月,杨桥加了半个月的班。每天从清晨到午夜,时间既像打发不完,又像加速指向死亡。“十一”假期,杨桥本来没考虑回东北的,她完全可以在家度过七天假期,犯不着赶飞机和参观人头攒动,只要选上一个好节目,光脚

短篇小说 | 父亲的地图

一在父亲失踪多年以后,我依然清晰记得,那一夜我躺在阒寂的黑暗中整夜不曾合眼。第二天,我终于实施了蓄谋已久的计划,偷走父亲那张精心绘制的地图。那是六月的第二周,父亲周五一大早就出门了。我被他弄出的响声惊

短篇小说 | 棋人

这位“白眉”天赐一副奇相:一头墨黑的头发,两道雪白的眼眉。出生时这样,长大,到老,一直这样。“白眉”出名,是因为他下得一手好棋。据说无论与谁对弈,从无败绩。但多是“据说”,真正见过“白眉”下棋的人不多

心电之影 | 我们都会爱上自己的机器人

“今天我起了个早,重新阅读了一篇科学论文,内容是在OpenAI项目内开发的一个新发布的语言模型,名为GPT-2,用于预测下一个单词。完整的模型还没发布,因为该团队担心它会被用来害人(它太好了,可能会被

轮到我的时候我该说什么 | 唯一不朽的只有此刻

科学家说时间并不存在,它只是空间的一个维度。但我们普通人对它的存在有着无可非议的、尖锐的体验。本能和经验告诉我们,对时间的体验便是人类意识的标志。许多作家企图描写时间,我最喜欢的是博尔赫斯写的:“时间

望野眼 | 寻僧记

1我们的古诗词真是“一滴入魂”,比如听到“松下问童子”,就会联想到师傅肯定不会在现场,永远只在飘渺的山中。我们无法接受杵在山居等待来客的隐者,一般这样的人,都会被骂成“假隐士”,属于真名利之徒,这是传

心香之瓣 | 我的家

雨点沥沥敲打在窗上,历历往事涌到心上,对于年过八旬的老汉,回忆已成了生命的全部。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家。说起我的家,还必须从我祖父一代说起。我祖父是中国近代赫赫有名的学问家与革命家。他与孙中山

人间走笔 | 如画

东山魁夷的梦幻和虚无该从何种路径进入东山魁夷的绘画世界?梦一样的所在,白马、绿树、森林、河流……那些不同层次的绿,铺满整个画面,绿天绿地,简直要溢出来,像童年的时候在乡下用大灶煮粥,火太旺盛,锅里米汤

人间走笔 | 静而不寂 默而有声

“我很早就下定决心坚持不改,因为只要你坚持一种意念,就会有追随者,即使发行商也一样。”说这句话的是法国导演侯麦。他一辈子,都在拍“同一部电影”,同样的题材、手法、意念。从不厌倦。无视批评者。“是否因夜

新诗界 | 字里行间的荆棘

春草养成记由一粒菜籽转变为阳光的宠儿由一眼意外分神让月亮照得天怎么也黑不下来雨水红润了她们的脸色稚嫩的腰肢意外悄然伸展不顾山谷里的无名微风持续刺痛她们慵懒的睡眼从此,等待成熟的恩惠放弃一次次自由出逃旧

新诗界 | 等待星星的深夜

午夜的孩子钟针嘀嗒,像一滴水独自穿过北方旷野的冬天它咸涩的喉咙里生满了密匝的芒刺……星空的裂纹也清晰如瓮,从高处冲下来照亮大地枯枝纷坠的喧响从木格窗棂溢出的灯影敲击锈蚀的表壳(它几乎是圆的)规范着黑夜

新诗界 | 坠落中等候

首日的清晨起床后将一盆蝴蝶兰搬到了阳台我把云霞从昨夜搬到了今晨雪松与水杉的树尖钻出丛林触散最早的曦光我的蝴蝶兰放开整个南方去年的许多事都已过去了我也不过多指摘流水一抹桃红自东往西慢慢洇开从高楼上放眼望

新诗界 | 旋转的轨迹

坐在对面的人她把空盘子空碗,放在对面的座位上似乎有另外一个人和她一道穿过灰蒙蒙的清晨和餐厅深色的装修坐在对面吃早饭,此刻他吃完了一些,起身去拿另外的服务员走过来,问这些可不可以收走她说等一会吧,还要用

作家讲坛 | 希拉里·曼特尔:猎鹰的眼睛

他凝视着河水,时而褐黄,而当阳光照在上面时又变得清亮,但是一直在流动 在河水的深处,有鱼,有水草,还有淹死的人,枯瘦的手在随水摆动。在泥地和卵石滩上,扔着皮带扣,玻璃片,以及一些变了形的、国王的面孔已

理论与批评·特辑 | 小说的套路与出离

编者按:杨知寒的《金手先生》在短短万余字的篇幅里,触及了小说写作的多种技巧以及小说创作可能遭遇的典型问题。这些技巧会沉积成小说的套路,也会在作者不断的出离和延展中获得存在的底气。四位评论者从不同的角度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