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2025年第5期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2025年第5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上海文学》坚持高品位、前卫性的文学理念,凸显当代都市生活的品质,以小说及文学、文化研究方

目录

中篇小说 | 抠绿大师Ⅳ·还原

1 大厅广播说,129号请到7号窗口办理。彭雷拿着小票,来到7号窗口,往前拽拽椅子,坐下,将自助机打印出的号码票递进窗口。女办事员接票同时问,您办什么业务?彭雷说咨询一下怎么领失业金。马上又补充,已经交了七年多保险,五险一金都交了,包括失业...

短篇小说 | 遭遇

一切未被说出来的,注定要消失。 ——米沃什 报纸 熟悉她的人喜欢说,她被保护得太好了。当她还是个小女孩儿、生活在中国时,她的家人给予了她充分的保护。然后,她到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岛国新加坡,在青春时代初期,她完全沉浸在自己那个女学生的世界里。这...

短篇小说 | 天下文章

古典文学专业的宛教授,在当下一众年富力强的博导中算个人物,在专业领域首屈一指。慕名而来想报考他博士生的,数量自然不少。宛教授性子倔,耿直坦率。前年教委主任考察中文系,主任是工科出身,却喜欢写格律诗,当场说了句附庸风雅的话:“古典文学么,我们...

短篇小说 | 红星照我去战斗

一 窗外黑乎乎的,离天亮还早。陶光明看了一下表,才两点多钟,却再也睡不着了。但他必须睡着。他强迫自己这样做,闭上眼睛,开始在心里数数。据说,这样可以催眠。可数着数着便数乱了,心里更加烦躁,翻来覆去,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地又睡了一会儿,好像...

结网纪事 | 我能猜到吗

闹完精神,吴亮余勇可贾,抓耳挠腮,无人陪他口角。中途出现过一个李陀,战了几个回合,看着不好玩就走了。寂寞中,吴亮开始手舞足蹈。有一阵,他的业余爱好就是每日从汪晖的书上撕下一页便开始质疑。汪教授学富五六车,话题遍及全球南方和北方,古代和现当代...

此地空余时间 | 什么样的女人可以生活在巴黎

什么样的女人都可以生活在巴黎,只要她在巴黎找到属于自己的一间屋子,总结出自己平时去得最多的:邻近街区的几个小餐馆、一两家超市或菜市场,再加一个花店。 第一次在巴黎住一个月的时候,我搬进了算是朋友的女朋友Flora新租的蒙帕纳斯的小公寓,屋主...

此地空余时间 | 笔记摘录

听名家讲名著 一、冯骥才讲《海的沉默》 一九八○年在京参加《人民文学》笔会。有天晚上,同住一室的冯骥才绘声绘色讲起法国小说《海的沉默》: 法国在“二战”中沦陷,一个德军中尉住进了被征用的一间法国老人与侄女生活的房子。中尉尽可能不妨碍房主人的...

心香之瓣 | 故人 故纸 故事

“双叶丛书”之出版,乃属因缘际会。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版界散文中兴,我作为一名文学编辑,自然也想赶“潮”,而我的作者队伍多为文坛前辈,有不少是夫妇作家,我油然陡生为他们伉俪编一本散文合集的想法。在书稿的内容上,我抓住家庭的特色,选他们写家...

人间走笔 | 富春渔歌

一 有风习习,不知从何处而起。穿过苍苍的云,越过青翠的山,如一只无形的手,一把拂去江上的残雾,再一把,拂去时间的屏障。于是,天地万物裸露出清晰的轮廓和脉络,我看到那条著名的大江正与如水的长天对望。江边那几艘古老的渔舟,正与对岸的现代化摩天大...

人间走笔 | 火

1 我的村在铁炉山下。 山脚有村里最重要的两个地方,一是小学,二是庙,挨在一起。我在这儿读完了小学。此后,去得更多的地方是庙。每逢大考,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我妈妈都带我去庙里烧香。 她换一件好衣裳,腰板挺直,说话爽朗,一双手家里田里劳作...

新诗界 | 咸涩的圣化

盐档案1人们将牛羊解开 让它们寻找湿咸的草根 人们跟随着牲畜 找到盐湖、盐池和带盐的沼泽地 人们捧起卤水和湿漉漉的泥巴 有时也搜刮干枯的河床 搬起结晶的岩片 把它们放入陶罐和竹筐 放在马背上驮回家 天生为卤,人生为盐 太阳收走水中轻的那一部...

新诗界 | 漂流于瞬间的河

在橘园听嘉善田歌 置身于晚秋的橘园。 置身于熟果枝头。 置身于红碧相杂的软壳 或者业已红透的表皮。 直到攻破它的内部,看见 酸甜有致的所在:黄白 经络,橙红肌肤包裹于 透明的轻衣。用手指。用 嘴唇和牙齿。用喉与舌。 鼻子聚拢起了散落的清香。...

新诗界 | 飞行的路径等同于心迹

在玉龙湖 在玉龙湖, 如果有白鹭 它的翅膀大于身体 它飞行的路径等同于心迹。 在玉龙湖, 如果有滑翔机 它轻易冒犯了苇草的轻 它祈愿蛙声的合奏永不沉没。 而我只有一天的光景, 在玉龙湖边。 只有这一日的仿生学意味的放纵。 只有一次机会,集束...

新诗界 | 虚构的视觉

写诗或蝉鸣 忙时,词语在体内埋伏。 草木皆兵,不敢吱声, 更不知先打哪一枪。 寂静时,它们猛然起义。 多像童年的夏天,躬身捕蝉 捕到哪只,哪只就发出尖叫, 惊出一身清凉。 雪山 雪越下越大,成为大雪。 时值年末,世间诸多陡峭皆被抹平。 雪从...

文学访谈 | 肉身撞AI,能否快哉?

走走:你给别的作家作品写过评论吗? 孙睿:很少写。被邀请过,写起来发现,小说评论,和小说创作完全不同。写小说是一种倾吐,写评论有点像翻弄别人吐出的食物残渣——当然也会有吐出的舍利。不太适应这种感觉,所以基本不再写小说评论,可能我自己需要吐出...

理论与批评 | 案件之外

零 在电影《坠落的审判》(二〇二三年)中,丈夫的坠楼死亡构成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开场:荒无人烟的山间小屋;自杀、谋杀,还是意外坠楼的死因分析;妻子对于手上淤青来源的隐瞒;夫妻二人在婚姻中积蓄已久的矛盾;妻子小说里曾经出现过的“杀夫”情节……表...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