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2025年第1期

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2025年第1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文学评论刊物。介绍并帮助读者赏析古今中外名著。《名作欣赏》是鉴赏中外古今优秀文学作品的名牌期刊。荣获首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

目录

学者档案 | 《文心雕龙注订语译》写作缘起

本书之撰写,起源于对目前《文心雕龙》研究的考察与思索。有关《文心雕龙》的研究著作非常之多,而且有很多堪称经典的校勘、注释,而分析论述更是不胜枚举。在这样的状况下,为何还要撰写本书,是基于以下想法。第一

学者档案 | 《张少康文集》引

北京大学出版社汇集业师张少康教授旧著新撰,都为十卷,行将付印,先生命我弁言简端。先生德高望隆,学问博大,头白门生,未窥涯涘,故惶恐踌躇,然终欣然从命者,自唯亦有可言者,倘叙吾从师之闻见与诵读之心得,以

学者档案 | 论张少康先生的古代文论研究

十卷本的《张少康文集》收入了张少康先生所发表的有关中国古代文论的主要成果,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自然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因为这部著作不仅是其一系列长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更重要的它还是一部在国内被

学者档案 | 张少康学术年表

1935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莫干山脚下庾村,祖籍安吉县。1955年7月,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9月,就学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生1949至1955年就学于上海市上海中学,6 年在读期间颇受语文老师

对话古典 | 宋代诗词的沧海明珠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来聊一聊我们都喜欢的宋代诗词。今天晚上的话题,主要是围绕《宋诗鉴赏》这本书来展开。《宋诗鉴赏》的书名问题《宋诗鉴赏》是北京语言大学韩经太教授组织的一套丛书中的一种。

对话古典 | 《儒林外史》中的正人君子

从正面描写正人君子,一般说来,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写法。《三国演义》着力写了刘备的“长厚”,鲁迅的感觉是:“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水浒传》着力写了宋江的“忠”“孝”,而金圣叹在评点中尖刻地说,《水浒

对话古典 | 张籍与王建

宋代有一部很有名的评诗著作,就是严羽的《沧浪诗话》,他对中唐特别是大历以后的诗歌是这样评价的:大历后,刘梦得之绝句,张籍、王建之乐府,吾所深取耳。严羽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批评家,他提到的刘梦得就是刘禹锡,

对话古典 | 不薄骈体爱古文

在李商隐走上诗坛之前,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及陈子昂已经形成了唐初诗坛的高峰,而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李贺等又以自己独特的文学艺术创作,形成了盛唐、中唐两次诗歌创作的高

经典重读 | 《围城》里人物姓名出现的方式

小说里的人物,多有姓名,姓名的出现,还真是个事儿。第一个人物出来,好办,姓甚名谁,一落笔就写了。再一个出来,也这么办,就显得生硬了。旧小说不是难事,常是不打不相识,见了面问个来将何人,对方答个“常山赵

经典重读 | 从上都到仙都(Chandu)到仙乸都(Xanadu)

罗新教授的历史语言学考察让我生出更多疑问2024 年7 月31 日,我们前往锡林浩特市区之前,去参观了我梦寐以求的上都遗址。这是目前内蒙古境内唯一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当然是我们此行的首选旅游目的地。我

经典重读 | 从“一体化”拯救左翼文学

谈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大问题”,绕不开左翼文学。事实上,在这一学科成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左翼文学几乎被看成唯一的“大问题”,不仅为学科研究提供事件、作家、文本等对象与素材,更为其建构认识框架

经典重读 | 当下我们如何谈论人

说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真问题’与‘大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自“五四”以来作为现代文学核心命题之一的“人的文学”。新文学的发生,是以重新阐释何谓人、何谓“人的文学”起步的。正是周作人以“从动物进化

青年在场 | 说碑探柳 纸背春秋

吴组缃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求学于清华大学期间,就曾写作小说《官官的补品》《菉竹山房》以及散文《黄昏》等受到文坛关注。同一时期吴组缃还曾有大量文艺批评和杂感文章发表,后结编为《西柳集》《饭

青年在场 | 林庚学术研究中的生命意识

林庚的学术研究涉及面颇广,“一是新诗,二是文学史,三是唐诗,四是《楚辞》研究”。他有诸多注入诗人生命力与时代感的诗论,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再到八九十年代,一直认真地思考与实践中国新诗的道路;作

语文讲堂 | 杜甫《至日》诗中“伤心”一词语义解析

笔者《杜甫以左拾遗参与朝会之始日及其相关问题——〈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探析》一文,通过文本解读,认为杜甫《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文题和文中简称为《至日》) 不仅在艺术

语文讲堂 | 说不尽的《史记》

关键词:《史记》 史公三失 史公三得古人著书立说都有他们的动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在他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也就是《报任安书》中找到答案,那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语文讲堂 | 韩翃《寒食》是否寄寓讽刺之意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首题为《寒食》的七言绝句,是中唐诗人韩翃的代表作。它是一首好诗,这是历代选家、注家一致公认的。在王兆鹏等《唐诗排行榜》(中华书局201

百家茶座 | 王渔洋的带经堂

1985年11月14日,下午。我先转了京城琉璃厂的海王邨书店,之后,又去了宣武门内大街的中国书店,还买了上下两册《带经堂诗话》。记得那一日,暮色添寒,门外梧桐落叶秋,西风吹客上高楼。我买过许多古代诗话

百家茶座 | “东海西海、南学北学”解说

关键词:东海西海 中西 南学北学 古今 融通自从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序》中拈出“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之后,这十六字真言每为谈艺者广泛引用,而其背后的源流迁变以及确切意蕴,引用者并

百家茶座 | “饶述一”究竟是谁

曾是西方“禁书”,中译本北平首版大约一个世纪之前,1928年初,英国作家D. H. 劳伦斯(1885—1930)在意大利完成了其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 s

百家茶座 | 自度·他度·普度

“进学”二字,无疑会让人想到韩愈的《进学解》。韩昌黎设问解嘲以抒发仕途沉浮的不平之气,固然令人印象深刻,却也客观呈现了个人进学的轨迹,足以激励国子监诸生。就此而言,黄仕忠先生最新出版的散文集《进学记》

百家茶座 | 《被偷走的生命》:复生十六记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当我们快要忘记这句电影台词曾经激起的心灵震荡时,《被偷走的生命》一书不期而至。“那些交杂、模糊、被遗忘的生命,像我的生命一样丰富、不可复制和复杂,可除了名字和这些日期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