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看台 | 阅读是一种修远的使命(随笔) “读者”!这是个含义深广的名词,同时也是一个令人骄傲的身份。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做儿女,做兄弟姐妹,做朋友,做同事,分别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完成了崎岖不平的使命,都在努力地效忠内心,建立自己。
叙事文本 | 黄雀在后(中篇小说) 一有一次我在航空杂志上看见小杨。占了整个封二的一幅上半身特写,一张帅气而精致的娃娃脸,一副非常有形的身材,与二十多年前并无二致,仿佛岁月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我坐飞机的习惯,是起飞的时候翻一翻乏味的航空杂
叙事文本 | 跳楼事件始末(短篇小说) 一 有人跳楼啦依傍着花溪古镇的天蜀怡园养老院,与古镇的气息很是相似,每天都是风吹轻羽般的宁静。然而,天还没亮,一辆治疗车从天医楼被急速地推出来,打破了黑暗凝固的空气。清晨时分,鲁智刚回到宿舍,将沾着季
叙事文本 | 画乌鸦(中篇小说) 一1992年的时候服装厂还在。服装厂的大墙也在,大墙外是扔死孩子的地方。当时,县医院与服装厂相邻,中间有条河沟,除了两个大院的污水排在里面,还有上游不远处屠宰厂的污水、污物也往里排。这河沟宽六七米,很
叙事文本 | 狩猎(短篇小说) 一经一位交际广泛的雅加达朋友热心安排,我从曼哈顿出发,经过四次转机两次乘小术舟,在第三天中午到达了拉布拉渔村,并受到诺帕尔村长的迎接。诺帕尔中等身材,一头短发加一张黧黑的圆脸,穿着淡黄色的圆领短衫和深
叙事文本 | 回家五百里(短篇小说) 一邹大路手指有些颤抖,他点开手机上的摄像头软件。五百里之外的老家院子,跟他春天离家时变化不大,不锈钢焊接的晾衣架依旧撑开在院子东南边,上面晾晒着父母的衣服、毛巾之类。院墙下悬挂着浅黄色丝瓜络,每年母亲
散文高地 | 杨升庵:倔强的灵魂 一焚烧,如此撕心裂肺。笃定全身意志,突破障碍。直线走向的绽放,断裂的直,亦是直。哪怕有那么一阵子,趋于蛇形,终究朝着既定的方向。蜿蜒中,寻找端正,仿佛黑暗中的萤,寻找迷失的芬芳。焚烧的香袅袅盘旋,扶摇
散文高地 | 蹚过1986年那条河 一拖拉机咆哮着,穿过沙丘起伏的河道,越过蜿蜒的千里堤,下来第一个村于是河北陈村。在大平原阔野里,过刘村、赵锻庄、辛兴,一路向北,我数着地名,忽略了路旁大杨树上喜鹊的呜叫,与间隔号般存在的喜鹊窝。那年腊
散文高地 | 圆圈 一门口的频婆树老了,巨大的树干漆黑如墨,扭曲变形,有些开裂和臃肿,树根底部还有许多被白蚁咬得空荡荡的树洞。一个个黑漆漆的疙瘩像马蜂窝,让人不寒而栗。唯有“马蜂窝”上翠翠的叶子却让人看到新生的力量。频婆
散文高地 | 风迹 铁老汉说了半天,张麻子都没弄懂他说的那地方是哪儿。铁老汉用手一挠头,说:“核桃树,你晓得不?”“核桃树,谁不晓得?球,你早说核桃树不就完了。就是那四五个人拉着手才围得过来的那棵树嘛!”“对头,就是那儿
新诗现场 | 李延平(外一首) 一春天。冰封的牡丹江需要一朵火焰,见证复苏的愤恨见证僵硬的身躯苏醒时发出的怒吼见证一条江用使命流入镜泊湖时,绽放出的光明南湖头石崖们,用一个冬天的坚韧活生生地长出一条墙缝一条让贪婪窒息的墙缝一条与火一
新诗现场 | 雪的宫殿(组诗) 崇圣寺需一只耳朵借给人间倾听风需一只脚借给空门踩进又踩出需一只手借给背包放下又拎起需一滴泪借给眼睛如漫长的归途鲜花度母他披上的红色披肩,在形式之外他携带的牦牛酸奶,浓稠又可口十月南方的温热,被一条哈达
新诗现场 | 短歌行 迷恋庭院(组诗)·李铣族谱族谱凝聚恩怨,时不时提醒皮囊已旧。院落深深处黑胶唱片唱响打虎上山的歌听着听着就入梦啦体内结石跳出来,将内心划破更换门庭,册页依旧且忍耐井等待——骨头补钙质,血液奔腾急为时间松
经典的十二种凝视 | 主持人语 主持人:陈培浩主持人语:本期我邀请了余岱宗教授就长篇小说的结构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谈,感触颇多,有几个点需要进一步重申。首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形成了一种重要的结构意识,我称之为结构的内
经典的十二种凝视 | 长篇小说结构的变迁和辩证法 一、从连缀式、因果式到根茎式陈培浩(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很高兴跟余老师就“长篇小说的结构”这个话题来做一次对谈。我们都知道结构对小说,尤其长篇小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艺术要素。一个作家要写好一部长篇,
经典的十二种凝视 | 语言与存在的边界 几年前一个艺术批评家朋友在他的微信朋友圈晒他读的书,我点开图片看到书名《缓慢的归乡》,我没有一丝迟疑立刻下单购买,我这样的购买速度并不是因为作者是彼得·汉德克,也不是书名激起了我的阅读欲望,作为一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