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 | 追随节气读诗歌 讲好传统文化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
画的絮语 | 大象无形 大美无言 何仁诰先生的巨幅油画以及综合材料作品,使我深受震撼,其作品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技巧都给人以无限仰慕与感佩之情,通过与之开诚布公地对话和交流,笔者对其艺术图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下面笔者将从其艺术作品
生态文学 | 古典诗词中的生态意境 20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重要讲话,不仅对过去五年
诗学语言 | 创造的语言和语言的创造 一、引论:创造的语言和语言的创造之含义(一)创造的语言才是文本创造的语言一旦脱离了创造者的心理和思维,当它呈现为文字(词语)的时候,就是文本。按照后现代主义的理念,文本与作者已经无关。这个理念有道理,
小说小评 | 论新生代农民工文学中的暴力书写的局限性 摘要:新世纪以来,在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与思想、情感、心理变化的作品中,出现较多的关于暴力的文学书写。这类书写主要呈现为三种类型:为追求人格尊严和公平正义而使用暴力、因陷入身份认同困境无法自拔而
流光飞影 | 《封神第一部》:传统神话史诗的现代化表达 摘要:乌尔善导演的《封神第一部》是2023年暑期档的瞩目之作。电影选择宏大的神话史诗题材,助力中国神话史诗大片的崛起。同时,影片并不仅仅是基于神话和文本的视觉化再现,还为传统史诗注入当代价值观,用现代
流光飞影 | 影像的再生演绎 摘要:2021年的票房黑马电影《扬名立万》将“剧本杀”这一娱乐潮流与影像密切结合,创新了题材类型。该影片兼备扎实的叙事基础及人物情感的内在推动力,以空间为叙事导向,以人物为叙事指向,抱有对社会生存的关
比较文学 | 《哈姆莱特》与《现实一种》的死亡美学比较 摘要: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历来被无数人推崇,剧中的善恶冲突制造了宏大的死亡现场。与其相隔三个世纪之久、由先锋派作家余华创作的小说《现实一种》同样出现了大量的死亡描写。这两部作品虽属不同的文体,但
文学改编 | 在交融与重构中创新 摘要:进入21世纪,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现代影视艺术的传播更为广泛。相较于传统的文字阅读,人们更加倾向视觉上的酣畅享受。以张恨水的小说创作为例,其“社会言情系列”作品被几度搬上荧屏,从概念化的语言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