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2022年第9期

鸭绿江

鸭绿江2022年第9期

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1946年12月,《东北文艺》,即《鸭绿江》的前身诞生。《东北文艺》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作者,这些作者中的很多人都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如周立波、赵树理、肖军、舒群、白朗、刘白羽、宋之的、戈宝权等。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文艺》先后更名为《文学丛刊》、《文学月刊》、《处女地》、《文艺红旗》。许多50年代成长起来的著名作家、诗人都是从这里起步的。文革结束后,刊物重新命名为《鸭绿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作家

目录

小说 | 岳父的桃林(短篇)

我岳母尿毒症去世后,我岳父没法在他们以前的房子住。他看见任何东西,哪怕一面光洁的墙,都会想起我的岳母。他不说出来,只是盯着某个地方落泪,那眼神让人害怕。我们决定给岳父换房。岳父没什么积蓄,只能卖了旧房

小说 | 往生之惑(短篇)

1髑髅呜呜地哭了一整个冬天。春天到了,沉睡的山神苏醒,或是被髑髅的呜咽吵醒。山神说:“髑髅髑髅,你为何而泣?”髑髅说:“为我永久离开这人间而泣!我想念骨肉肌肤,想回到父母、朋友、邻居、熟人之中。可我头

盛京四俊专辑 | 丑狗(短篇)

编者按:《鸭绿江》文学杂志一直致力发现文学新人。此次推出的“盛京四俊”乃辽沈地区重要的新锐作家群体,是沈阳市作协重点打造的文学品牌。我们选择这四位文学新人,以“锐青春”的视角赋能,重点关注,是向所有青

盛京四俊专辑 | 诺曼不曾死去(短篇)

19:21“他死了!”她说。冬天的最后一个夜晚,她牵着一条金毛犬闯进我的房门。她的双眼圆睁,把黑色小羊皮的手包随手扔在了鞋柜上,那只狗撒着欢儿,摇晃着尾巴围着她不停地转圈,指甲和瓷砖地面间发出啪嗒、啪

盛京四俊专辑 | 格色(短篇)

几乎没人能够凭一个词抽离出空气中的土,并因此断定这土出自哪个地域上的哪个板块。就像二十年前,我在“一隅之地”被“格色”这个词恍惚间撞到。“格色”这个词的适用范围相当狭窄,读起来并不具有轻佻感,相反,它

盛京四俊专辑 | 成长隐痛、现实焦虑、爱与希望

90后作家已然成为国内文坛一股新势力,在80后开始怀旧的今天,90后写作差不多已经成了青年写作的同义词。最近几年,国内多家刊物先后开办了90后栏目或做过90后专辑。《鸭绿江》杂志曾在2019年第9期推

散文 | 边地美食小札

酸汤子我始终坚信一方饮食是这一地域的人长期繁衍进化的结果。不然为什么南甜北咸、西南酸辣?探讨人和地域的深厚渊源及进化过程,最简单直观的物证便是食物。食物是人类地域生存过程的活化石,既可洞见人类繁衍进化

散文 | 烟火帖

合社树基沟镇有两个商店,并排坐落于镇中心的公路北侧,一为综合商店,一为副食商店。两店之间有一个铁大门,门边各立一个水泥柱,柱上刻了两行凸起字,字是红色,体是行楷: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这两行字是20世纪

诗歌 | 秦岭之东的傍晚(组诗)

秦岭之东的傍晚秦岭之东的麦田正在接近天空看麦娘、麦家公、麦蒿、麦瓶草像一群乞儿,在垄间、埂上相互挤搡,抢食阳光山谷,一万年都在开花和准备开花雨水上门之前,穿上自家织就的春风秋天弯下腰,伸手抓起一把果实

诗歌 | 向上生长(组诗)

小麦从冬雪赶来遗落在地里的几粒鸟鸣拱出的气候已经罩在大棚的恒温中我蹲着身子去理解我胃里早已不是童年的光景向上生长天气不断转换,走一步看一步抽穗和扬花就在春天顺利完成有一场很薄的雪夹杂着雨回荡着石磨的转

诗歌 | 哨子里的雪(组诗)

哨子里有许多雪如果裁判员在慌乱之中坐进冬天里,也许他的哨子里会有许多雪雪落进帽子里,领口里发不出任何声音就像冷水里的一把刀子用它浮动的锋芒,切割越发魁梧的一束亮光如果,在并不多见的共鸣时刻抬头,银河会

诗歌 | 地名志(组诗)

滑石古寨夜晚将至。大片霞光摊晒于大地——这色泽,朝秦暮楚这轮廓,图穷匕见落日下,高速公路没有尽头轻风勾描的梁平坝子亦如碑刻中的表述语调从容,性情稳重以沉默寡言,为过往日月添上硬度。风习惯于直截了当撩动

诗歌课 | 那美而深刻的(组诗)

从泉州到非洲,一位中国诗人的海上丝绸之路——题记碎瓷公主饲养一批蚂蚁把龙年请柬搬上船出海去东非拉姆岛,用汉言汉语诉求海浪发还六百年前沉落的绸、玉、琴还有罗盘、枪箭、金元宝这些还不够。必须请出海底的一位

诗歌课 | “对不变的蓝天白云做深呼吸”

沙克自称“老资沙克”已经多年,究竟他“老资”的含义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只是想,大概是为了区别于所谓的小资。因为小资一般会显得肤浅些,有小情小调,却不会深刻,而这是沙克看不上的。但问题的另一面是,不论

新批评·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特辑 | 导语

2022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也是《鸭绿江》创刊75周年。作为对当代文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在多重意义上影响甚至形塑了当代文艺观念、

文人遗札赏读 | 读傅雷的手札

傅雷对书法的尊重是一种文化自觉,正如同他留给我们的手札,本无意作书法家,却在自己的文化生活中承续了书法的正脉。傅雷写给黄宾虹的手札,严格遵守传统手札的平阙形制。傅雷惯于使用侧书,行文涉及自己,必以小字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