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贝 除了流感还应警惕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每年冬季,儿童医院呼吸科就会迎来许多咳嗽、发热的小患者。不少家长认为自家宝贝可能是感染了流感病毒。但是经过诊断,有些患儿的不适症状其实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种传播范围广,但认知度很低的病毒类型。
揭秘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因为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会融合在一起,形成类似“合胞体”的大细胞结构,所以被命名为“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RNA(核糖核酸)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皮肤黏膜与污染物接触等途径传播。病毒首先在患者的鼻咽上皮细胞中增殖,然后扩散至下呼吸道。
1.婴幼儿极易感染
任何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合胞病毒,但以2岁以下婴幼儿的发病比例最高,低龄儿童是该病的主要患病群体。全球范围内,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导致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也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感染入院、死亡的主要病毒。据统计,在我国,50%住院治疗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25%婴幼儿肺炎患者的直接致病原因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此外,老年人、免疫系统受损的成年人也比较容易感染合胞病毒。
2.患者症状有区别
2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会有发热、流涕、食欲下降、活动减少等表现,还可能出现超过10秒的呼吸暂停,容易导致肺炎、毛细支气管炎,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累及呼吸系统外脏器,甚至导致死亡。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及时送医诊治。
年龄较大的儿童与成年人感染该病毒后,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流鼻涕、咳嗽等;但是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在1~2周自行消失,少部分患者会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咳嗽程度加剧的情况。
早产、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发育畸形、免疫缺陷的儿童,感染合胞病毒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比较大。
3.病毒传播有季节性
较低的气温条件有利于病毒生存和气溶胶传播。而且,气温较低时,人体呼吸道黏膜的湿度下降,鼻纤毛摆动能力降低,病毒更容易停留在上呼吸道,引发感染。因此,冬春季和南方的雨季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高峰。
4.怎么区分合胞病毒和流感?
不少家长会向医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症状和流感太相似了,怎么才能区分呢?”
确实,和流感一样,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患儿也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一般来说,罹患流感的患儿会连续数天发高烧,高热可达到39~40℃,患儿有明显的肌肉酸痛、乏力症状,通常缺少食欲。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患儿会发热,但体温一般不高,多为38.5℃以下。如果年龄较小,或者体质虚弱有其他疾病,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的症状,肺部听诊可闻中、细湿啰音和(或) 中少量哮鸣音。在医院就诊时,通过鼻咽拭子快速抗原检测可以确诊感染类型。
5.没有“特效药”,需要对症治疗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正常情况下,患者可依靠自己的抵抗力“战胜病毒”,获得痊愈。目前临床没有针对合胞病毒的特效药。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临床医生一般会进行对症治疗和广谱抗病毒治疗。此外,还可根据需要,对患者进行吸氧、吸痰、雾化吸入等辅助治疗,缓解患者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可自行给孩子,尤其是婴幼儿,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有些家长病急乱投医,担心孩子病情加重,在不明确病因的情况下自行使用奥司他韦等针对流感病毒的药物,这是错误的做法。药物不对症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耽误治疗时间,加重孩子的肝肾代谢负担,引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合胞病毒感染不用怕
科学防控与护理
人体不会形成永久性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也就是说,孩子很有可能反复感染。对于这种感染风险高、危害性大的病毒,家长不用过度恐慌,科学预防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精心护理能让孩子康复得更快。
1.预防建议
(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呼吸道合胞病毒在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较长,因此要勤洗手,外出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定时清洁门把手、浴室台面、儿童玩具等频繁接触的物品。家人在打喷嚏、咳嗽时要以纸巾掩面,及时洗手。孩子所处的居室应每日定时通风。通风时可将孩子暂时抱到其他房间。通风后,待室温上升至适宜温度,再将孩子抱回。
(2)远离风险人群:让孩子远离呼吸道感染患者和人群密集场所。严格限制进入新生儿病房的人数,给探望人员的手部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如果是哺乳期的妈妈感染了病毒,可以暂时以奶粉喂养孩子,待痊愈后再行哺乳。
2.护理建议
大部分儿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之后,经过1~2周可以自行痊愈,无需过分担忧。家长在孩子患病期间要给孩子做好营养补充,尽量缓解不适症状,让孩子更快恢复。
(1)随时观察病情:感染病毒后,孩子的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家长应观察有无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缺氧发绀(皮肤呈青紫色)、烦躁不安、腹胀、拒食等情况,若有异常病情应通知医生,及时治疗。
(2)多补充水分:摄入足够的水分可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修复黏膜病变,并增加纤毛运动能力,便于排出痰液,还可以预防患儿高热导致的脱水。建议给孩子少量多次喂水,适当多吃富含水分的食物。
(3)注意饮食:病毒感染对患儿的机体消耗比较大,要补足营养。鼓励母亲对发病的婴儿坚持进行母乳喂养。对于能够正常饮食的低龄儿童,应注意多补充新鲜蔬菜与优质蛋白质,促进身体恢复,提高抵抗力。患儿饮食应少食多餐,避免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对于有喘憋现象的患儿,可将其抱起,以坐姿喂食,避免呛咳。
(4)缓解鼻咽部不适:使用空气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缓解患儿鼻咽部的干燥不适感。如果有鼻塞情况,可以适当用生理盐水滴鼻,使用湿纸巾清理孩子的呼吸道分泌物。如果排痰困难,家长可为其拍背排痰,拍背要五指并拢,手背拱起呈空心状,自下而上、由外到内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