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可以向世界贡献什么?》的“走出去” 之路
作者: 许晓琰2019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策划《中华文化可以向世界贡献什么?》的灵感之门。浩瀚璀璨的中华文化是亚洲文明乃至人类文明浓墨重彩的篇章,是可供人类应对现代社会种种挑战的深厚文明资源,但我们发现,市面上很多介绍中华文化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晦涩,要么流于表面的文化符号堆砌。如何让世界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价值?如何让这些价值在当代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这是我们选题策划的初心。
《中华文化可以向世界贡献什么?》一书,由从事中国问题、文化问题、价值论研究的孙伟平教授,以及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多名对中华文化与世界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共同创作。中华文化不是静止的文物,而是活的智慧。该书选择当前世界所普遍面临的客观存在而又迫在眉睫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不回避不躲藏,直接客观指出问题所在;同时,针对问题,条分缕析地书写中华文化中相应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分析问题的原因,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思路经验。比如,面对全球生态危机,我们有 “天人合一”的和谐共生观;面对文明冲突,我们有“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些都是挖掘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创新性尝试。
在出版过程中,编辑和设计师对这本书的封面、版式进行了反复讨论和修改。当设计师提出用黄河作为封面元素时,大家都眼前一亮。黄河,这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她的奔涌不息、百折不挠,不正象征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吗?设计师将黄河的“几”字形与水波纹图案结合,寓意着中华文化的基因传承,这个创意让我们兴奋不已。
2020 年,《中华文化可以向世界贡献什么?》波斯尼亚文版有幸入选丝路书香工程。波黑读书俱乐部出版社社长位致力于中波文化交流的汉学家,接过了翻译的重任。波斯尼亚文版的封面设计,最终也和中文版一样,采用了黄河的元素。当我们看到样书时,仿佛看到黄河之水正从封面奔涌而出,流向世界。该书波斯尼亚文版出版后,在波黑读书俱乐部出版社线上书店上架,同时克罗地亚之家、等主流媒体也同步进行了宣传报道。克罗地亚之家发表了长篇书评,向波黑读者介绍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如天人合一、慈孝恩义、革故鼎新、开放品格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向国外读者展示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精神气质。
这本书版权输出的成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主题图书“走出去”的策略。多年来,广西人民出版社积极探索主题图书选题策划与“走出去”工作联动机制,创新主题图书内容表达方式,增强国际出版传播的亲和力,《中华文化可以向世界贡献什么?》正是一个优秀的例子。广西人民出版社充分发掘长期合作的版权代理方的桥梁优势,通过国际书展、邮件沟通等多种方式,向阿尔法拉比国立大学出版社、白星出版集团等多家国外出版机构进行推荐,成功将《中华文化可以向世界贡献什么?》版权输出哈萨克斯坦、意大利、马其顿、孟加拉国及中国台湾地区。
《中华文化可以向世界贡献什么?》的“走出去”之路,是我们与其他文明的对话,更是人类对自身未来的思考。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文化的力量。而中华文化,这个历经五千年风雨依然生机勃勃的文明,正带着她的智慧,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每一次版权输出,都是一次文化的播种。我们相信,这些种子会在不同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最终长成连接世界的文化桥梁。

(作者系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