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BYOD”教学模式与数学教学融合的研究
作者: 赵金娥新课标指出,应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融合,使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BYOD”这种跨时空限制的新型教学模式,无疑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旨在分析“BYOD”教学模式下,小学教师如何针对教育减负进行提质,并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将学生主动学习付诸教学实践,以提高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质量。
一、“BYOD”教学模式的含义
“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教学模式指携带自己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办公或学习。自带设备可以选择在图书馆、咖啡厅、自修室等覆盖移动网络的任何场所自由学习,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环境的限制。随着信息技术和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BYOD”教学模式以其趣味性、便携性、智能性等特点,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们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设备上下载安装学习软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宏观情境下知识的获取和再造,有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二、“BYOD”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学生角度
“BYOD”教学模式允许学生随时随地访问教育资源,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质疑和课后拓展中,主动搜集、获取知识,并对课堂内容进行升华和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有了自己的理解,学生对新知识掌握会更全面、更牢固。其次,课堂上教师讲解的重难点也是学生难以突破的壁垒。“BYOD”教学模式支持录播视频、课堂回放,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对不懂的地方,也可以上网及时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突破知识重难点。再次,“BYOD”教学模式作为科技新产物,形式新颖,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长期的单向灌输式学习法,无疑会大大削减学生的学习热情。而“BYOD”教学模式则通过鼓励学生利用自带设备进行主动学习,获取知识,成为学习“主宰者”。
(二)教师角度
“BYOD”教学模式依托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展教学,对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的发展。“BYOD”教学模式也可以达到生活交流课堂化和课堂学习生活化的效果,让课堂和生活没有明显的界线,从而提升学习生活的趣味性和舒适度,使教师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三、探索优化“BYOD”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情境化
基于“BYOD”的教学模式可以使课堂教学情境化。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借知识在真实的情境中传播更有效,即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所言:“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为学生提供一种结合真实情境的学习方式定会提高其学习效率。如认识人民币时,可以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真实体会在生活中如何使用人民币,从而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二)教学资源制作精细化
基于“BYOD”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模式不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家就可以接触到千里之外的信息。“BYOD”教学模式扩大了优质学习资源的覆盖面,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借鉴优秀的线上资源,如乐教乐学、钉钉群,给学生推送线上练习题目,精选适合学生的题目,提高练习的效率。同样,学生也可以利用线上资源进行巩固练习。“BYOD”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优质线上教学资源,把优秀的教师、优质的资源带给每一名学生,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三)教学活动安排多样化
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利用自带设备主动上网搜集资料,寻找答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课前给学生抛出问题:“同学们见过古埃及的金字塔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利用自己的设备主动搜集金字塔图片,寻找答案,并联系课上所学知识点,内化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
课堂评价是基于学生的“学”,根据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表现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的评估判断。“BYOD”教学模式适用于多元主体协作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也可以深入课堂,参与孩子的学习,因此家长评价也成为多元评价主体中的重要一部分。
教师评价。在“BYOD”教学模式中,教师可通过课前点名掌握每日在线学生人数。课中记录学生课上与教师的互动频次,并获得系统的评价反馈数据,掌握全体学生的听课情况。课后进行作业布置,统计学生的作业提交率和正确率。随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对每一名学生的数据分析,让教师对学生的课中、课前、课后表现有一个详细的掌握。对互动次数低、作业多次提交不及时或不交作业的学生,教师可通过单独谈话进行督促和引导,并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利用“BYOD”教学模式获取系统评价数据,教师可以实现对每一名学生的精准评价。
学生互评。传统形式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只能展示个别学生的作业进行集体评价,但在“BYOD”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利用乐教乐学软件中学习通知功能让学生提交作业,并设置成允许相互观看模式,学生可以互相点评分享。通过观赏其他学生的作业,学生也可以自我衡量学习情况,并改进自己的不足。
学生自评。“BYOD”教学模式支持对课堂全程进行实时录制,学生可以在课下及时看到整堂课中自己的学习表现并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教师可通过“BYOD”在线收集学生学习质量的问卷调查,获得家长对学生近期的学习评价结果,并做好跟踪记录,进行综合评价。家长利用“BYOD”深入课堂,参与孩子学习,可以实时观察学生的课上表现、听课质量及作业提交等各方面情况。
四、“BYOD”教学模式的未来展望
信息化与教学融合是必然趋势,“BYOD”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的推广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然而,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则、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培训和实施个性化教学等策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BYOD”教学模式的优势,促进我国教育的更好发展。同时,家长和学校也要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确保学生合理使用电子设备,实现健康、快乐成长。
“BYOD”教学模式作为新时代教育技术的“新生宠儿”,必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推动教育模式不断更新变革的助推剂。实践将会证明,只有将“BYOD”教学模式和线下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我国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
(作者单位:邹城市护驾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