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研究
作者: 张峰岩 杜慧敏 李晋雅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需突破传统模式,构建以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评”一体化体系。本文从目标统整、活动设计和动态评价三个维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三者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协同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创新提供实践路径。
一、问题提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现实困境
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教-学-评"割裂现象: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脱节导致“学非所评”,教学活动与能力培养错位造成“低效输入”,终结性评价主导形成“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建构“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突破口。
二、核心理念:三位一体的能力培养机制
(一)目标统整:以能力发展为锚点
1. 分层设定素养目标:依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将语言知识(记忆/理解)、应用能力(应用/分析)、学习策略(评价/创造)分层融入单元目标。
2. 评价先行设计:采用逆向设计理念,先确定“能运用思维工具整理词汇”的评价标准,再设计“词汇分类挑战赛”教学活动。
(二)活动设计:构建能力发展支架
1. 情境化学习路径:创设"英语小记者采访""跨文化体验馆"等真实任务情境。以PEP五年级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为例,通过设计"策划国际文化周"项目,学生在制作活动日历、撰写邀请函等任务中自然习得月份表达与计划表述。
2. 策略渗透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嵌入KWL表格(已知-想知-学知),在对话练习中引入"3-2-1反思法"(3个新发现/2个疑问/1个行动计划),显性化学习策略培养。
三、实践路径:一体化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以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are you?为例:教学目标:除掌握疾病类词汇和电话用语外,增设"能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医患沟通策略"的能力目标。教学活动:设置"线上问诊模拟"情境,学生分组扮演医生、患者、记录员。评价嵌入:使用包含语言表达、沟通策略、协作能力三个维度的评分量表
(二)差异化支持系统
建立"基础任务包+挑战任务卡"机制:在写作任务中,基础层完成句子补全,发展层进行段落仿写,高阶学生尝试制作英语建议手册,配套相应层级的评价标准。
(三)家校协同机制
开发"英语学习能力成长树"数字平台,家长可通过观察学生上传的朗读视频、项目作品等,使用表情符号工具进行过程性评价,形成家校共育闭环。
四、实施成效与反思
在实验校的实践表明,采用一体化设计后,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42%,自主学习策略使用频次增加1.8倍。但需注意避免评价工具的形式化倾向,警惕技术依赖导致的情感教育弱化。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差异化评价标准的具体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