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海拾贝——数学课堂的春暖花开

作者: 李景灏

五年级的数学课上,当我在黑板上画出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时,小航突然举起沾着铅笔灰的手:“老师,这个箱子装不下我的变形金刚!“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我看见角落里歪斜着用草稿纸折成的收纳盒”,上面歪歪扭扭标注着“长8cm×宽6cm×高4cm”。

这个总把课本折成纸飞机的男孩,此刻眼睛亮得像星星。我顺势将他的“作品”举起来:“让我们用数学给变形金刚安个家吧!”全班顿时笑作一团,却在笑声中自发分组测量起文具盒的尺寸。当小航用比例尺计算出缩小版变形金刚需要1:1.5的收纳空间时,我看见数学思维正从生活的土壤里探出新芽。

六年级数学月活动前夕,班长瑶瑶捧着策划书来找我:“能不能把超市促销问题改成校园义卖利润最大化?”这个总把数学作业本擦出毛边的姑娘,眼里跳动着求知的光芒。我们最终确定的“数学游园会”方案里,孩子们用函数图像设计套圈轨迹,用概率知识计算抽奖箱配置,甚至自发成立了“数据调查组”统计各班摊位客流。

颁奖典礼上,最让我动容的是小宇展示的“数说食堂“报告——他用三个月午休时间记录菜品销量,用折线图分析出周三土豆烧牛肉最受欢迎。当他红着脸说“原来数学真的能帮食堂阿姨少浪费”时,我忽然明白:教育不是往瓶子里灌水,而是点燃火把照亮探索的路。

期中考试后的辅导课上,我注意到总爱躲在窗帘后的晓彤。这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女孩,数学作业本上总是留着大片空白。那天课后,我特意留下她:“老师发现你书包里总带着奶奶的菜谱,要不要试试把炒三丝需要火腿200克转化成数学问题?”

两周后,她交来的《家庭食谱中的数学》让我眼眶发热:生抽与老抽的比例、油温与时间的关联、冰箱容积与食材储存……那些曾被视作“不务正业”的生活细节,在她的笔下化作生动的应用题。我郑重地将这份作业贴在班级展示栏,下方空白处渐渐多了同学们用思维导图分析的《篮球投篮角度》、《音乐课节奏计算》等作品。我望着她笑容的脸庞,突然想起陶行知先生的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原来真正的数学课堂,从来不在四面白墙之间。

教育原是春风化雨的修行。当我们以爱为舟,以智为桨,在知识的江河里摆渡时,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待拆的礼物,每道错题都是通向真理的迂回小径。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将所有的苹果都摆成完美的对称图形,但当我们俯身倾听花开的声音,就会明白:教育,本就是让每个生命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绽放光彩的神圣仪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