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力&阿诺:漫长告白
作者: 一皆在走进《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镜头之前,董力和阿诺鲜少在公开场合表达亲密,更习惯把爱留在生活本身。他们之间的甜,不能一眼就看见,最动人的部分,不是热吻,不是告白,而是一碗董力做的意大利面,一声阿诺说的“谢谢”,一个“你不说我也懂”的默契拥抱……
爱可以不声张,却始终在场;爱可以没有声响,却能抵住风浪。他们之间,是用一件又一件小事,悄悄完成漫长告白。
PART 1
董力:她在我心里的每一个小瞬间,都有重量
前阵子,我在网上写过一句话:“真爱在镜头前不用刻意表演。”

那时候,《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刚播,很多人觉得我和阿诺在镜头前不够亲密,说我们怎么不热吻,一定是不够爱……但世界上有“浓人”,也有“淡人”,我们可能属于后者。
我更多是在生活的小细节里去告白。平时,我会把西瓜最中心的那一勺、蛋糕的第一口、饭菜里最好吃的部分留给她,我们爱的方式可能很广,在我们的生活里,爱就是一点一点的小在意。
01 |爱,是以她舒服的方式去表达
再亲密的人,生活在一起也会有习惯差异,但如果你爱对方,这些都不是问题。
比如我买东西比较看重品牌,就算是洗发水,也得挑有标的;阿诺则更偏向实用,她总能选到又好用又不贵的牌子,而且她特别喜欢亲手做东西。
家里用的小包、化妆包,包括后来小朋友的一些衣服,她都自己做。她还专门买了缝纫机、布料,做得特别细致。我挺心疼她的,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一天下来已经很累了,让她歇一歇,需要什么我给她买,但她就是坚持自己做。后来我才慢慢明白,她觉得手作的东西更有温度,也更妥帖,而且手作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放松。我理解了,就专门在家里布置了一个缝纫角,还给她买了一个隐藏式的折叠桌,虽然我们家空间不大,但总得有一个属于她的小角落。阿诺亲手做的收纳包,特别好用,我每次出门都会带着(笑)。
因为她喜欢手作,我虽然不太做手工,但特地做了一枚银戒指向她求婚。她喜欢有温度的东西,我就想着,用她喜欢的方式做一个真正属于她的、特别的戒指。这枚戒指是我自己找店、设计、打样,一点一点亲手做出来的。
说实话,做戒指比我想的难多了。刻她的名字时,因为金属字母特别小,很容易看错,“A”的笔划没刻好,我赶紧补救,但还是留下了一点小痕迹。虽然有点遗憾,但阿诺看到戒指的那一刻,眼里一下就泛起了泪光,戴戒指的时候,手都有些发抖。她真的特别激动,那一刻,我就知道这件事做对了。
去专卖店买个戒指很容易,二维码一扫就行,但阿诺可能不会那么感动,打动她的,从来都不是价格,而是心意。我也想用这枚特别的求婚戒指表达一点:我愿意为她认真地花时间,哪怕是我最不擅长的事,也愿意去学,只要是她喜欢的。
02 |爱,是怦然心动之后的终身学习
我一直觉得,“爱”这个事,是怦然心动之后的终身学习。爱人经历的每一步,都会让你生出新的关心,也促使你想为她做点什么。
比如恋爱那会儿,我就很心疼阿诺。中国人聚会自然都讲中文,她听不太懂,有时候就安静地坐着。而她是因为我,一个人背井离乡,适应语言、文化、饮食,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付出,我当然也想为她做点什么。

我以前是运动员,从小就在食堂里吃饭,不太会做饭。她喜欢吃意大利面,我就去学着做,上网查最正宗的欧式做法——猪肉和牛肉按7:3 混合,熬出油脂和香气,再配胡萝卜、芹菜、大蒜、洋葱,放黄油慢慢熬,加上罗勒叶和番茄碎……流程有点长,做一次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我每次都多做一点,分装冷冻起来,我不在家的时候,她拿出来热一热就能吃。
当了爸爸后,我要学的就更多了,给孩子换尿不湿、洗澡,哄孩子睡觉等,一点点升级。说实话,这些还好,做辅食才是大工程。孩子的饮食特别讲究,起初不能放盐,大一点用薄盐,油最好用椰子油、核桃油,食材也得分阶段引入。宝宝出生前,我就开始查攻略,向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宝妈请教,宝宝出生后再根据他的反应慢慢调整。
爸爸也是要学习带孩子的,不能什么都推给妈妈,也不能说“我不会”就不学。现在网络这么方便,什么资料都有,做父亲也得有点“专业精神”,对吧?
现在,我们家做饭基本是我来。小朋友喜欢我做的红烧肉、小排骨和罗宋汤,还有一些油炸的食物;阿诺最爱我做的番茄炒蛋、菠萝咕咾肉、糖醋排骨——她就喜欢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做饭这种事,做多了就有手感了,调料熟了,节奏顺了,就不难了,现在很多菜我都能不看菜谱自己配出来。
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母亲的辛苦都很明显。比如,月子里,孩子两小时醒一次,阿诺根本没法好好睡;孩子一两岁时,终于能睡整觉了,又特别黏妈妈,阿诺连上个厕所都走不开。作为父亲,有些事我确实不能做到,但洗碗、收拾这些家务,我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那不是“帮她”,是我们一起养孩子、一起过日子的自然分工。
夫妻之间,除了关爱,还需要尊重。
有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有一次,阿诺要回比利时,她好几年都没有回了,但我的签证还没办下来,而且当时她还怀着二宝。是用“为了孩子”的理由拦住她,还是尊重她的决定,我想了想,还是选择尊重她。我们俩这些年相处的方式就是:以对方觉得舒服的方式去对TA 好。
我送她去机场,她离开的画面我现在还记得特别清楚。她那么瘦,肚子里怀着二宝,怀里抱着大宝(孩子认妈,要一起回去),拖着三个大箱子,还要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我看着她的背影,真的特别心疼。阿诺就是那种,看起来很娇小,但内心特别强大的人。
在家里,她也是那个干脆利落、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的人。参加《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时,姐夫们在车里聊天,说到“旅行准备”这件事,别人家是姐姐等姐夫准备,我们家,是阿诺把一切安排好,我听指挥就行。那一刻我其实挺愧疚的,觉得太习惯她安排一切了,自己应该主动多考虑一些事情。
节目播出后,阿诺压力特别大。她有点“容貌焦虑”,平时我经常夸她漂亮,这在我家就不是个问题,但上了热搜,换谁都扛不住。我知道说再多“别想太多”“别刷手机”也没用,就安静地陪着她,她想喝水,我就去倒水;她想吃点甜点、水果,我就拿给她;她想抱抱,我就过去抱她;她想出去走走,我就陪着她去散步(对,就像一只大型忠犬陪着女主人一样,哈哈)……有时候爱人之间,不需要太多话,陪着她,她就能慢慢平静下来。
同样的,对我来说,有她在,就是最大的安心。
前几天我们一起出差。以前我一个人住酒店,总是睡得不太踏实,这次有她在,我睡得特别好,她在我身边,我才能真正安心。
这不是情话,是我在生活里反复体会到的感受。
03 |爱,是时时刻刻的挂念
如果非要总结“什么是爱”?那我的答案是:爱,是藏在生活里的在意。
阿诺想吃的美食、想去的地方、随口提过想买的东西,只要我听见了,不管她当时有没有当回事,我都会默默放在心里,并找机会去实现。这对我来说,就是很自然的事。
她说的每句话,她身上那些安静的小瞬间,对我来说,都不是轻飘飘的,每一个细节,都有重量。她是那个,在我心里一直有分量的人。
问我有什么想对她说的话?我平时不太会当面讲一些甜言蜜语,真的要说一句,我想说:“我爱你,阿诺。你是我的唯一。”

PART 2
阿诺:我们最甜的部分,从来都不在镜头里
关于“沟通和亲密”,我挺认同一句话:“没有沟通就没有亲密关系。”但对我和力力(阿诺对董力的昵称)来说,婚姻关系不一定靠持续高浓度甜蜜来维持。
01 |“只有我们知道”的甜
平时日常中,我们其实聊得很多,孩子、工作、生活琐事、经济问题,什么都聊。他会很关心我的状态,比如录《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时,他会关注我紧不紧张、有没有焦虑。很多时候,力力看我脸色就知道我的状态,如果不太好,他会想办法做点什么,比如提前把所有事情安排好。有一次,我收到一个主持的邀约,特别紧张,是他鼓励我去做,还和我一起查资料、准备流程,一直陪着我练习,他比我更相信我自己。
力力不是那种嘴上说说的人,而是用实际行动照顾我、安慰我。
当然,我们的生活也不是天天那么甜,我也不太喜欢在外面表现得很亲密。我在人前比较害羞,不太会当着外人做太亲密的事,我们俩一直都是比较自然的相处模式。
我们之间的小互动、小默契,别人也许看不出来,都是属于“只有我们俩知道”的那种。我不开心的时候,他当然也会说一些很甜、很暖的话,具体的,我不好意思说,哈哈,我比较害羞,这是我们的秘密。
02 |“谢谢你”是我爱你的一种方式
来到中国,我感受到了文化差异,很多都体现在生活的小事里。
比如在吃饭上,如果我不饿,就会直接说“我不饿,谢谢”,但中国人可能会觉得我在客气。有一次,我很久没吃饭,力力帮我点了外卖,我怕他失望,只能一边说“谢谢老公”,一边吃一点(笑)。其实我当时没多饿,就是为了接住这份爱意(还好他点的都挺好吃,哈哈)。

后来我也慢慢学会怎么“顺着”中国人的习惯说话,比如,“好啦,谢谢,我多吃一点啦~”
还有“谢谢”这个词,我们比利时人在家庭里也会经常说,从小我妈妈就教我:只要有人帮你,就要说“谢谢”。但我来中国以后,力力妈妈会说我“太客气了”,说一家人不用太客气,但我觉得,这不是客气,而是一种表达方式。
我每天说几十遍“谢谢”,力力帮我拿个纸巾我都要说“谢谢你”。刚恋爱的时候,他有点不适应,但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对我来说,那就是我的方式,不是保持距离的客套,是我表达“我看见你”“我注意到你”的一种方式。
我们婚前婚后没差太多,我们恋爱时就像家人,结婚以后更像一家人了。我以前还保留“精致”,在家也穿得漂漂亮亮,结婚以后就开始像大部分女孩一样,穿舒服的家居服啦,哈哈哈。不是说我不在意外貌了,而是我知道,力力不是看这些才爱我(他常夸我最漂亮)。正是这种“怎么都被接纳”的感觉,让我松一口气,暂时忘掉那些关于外貌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