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区学院学士学位项目的发展现状与适应性变革研究

作者: 沈陆娟 徐榕霞

[作者简介](1978-),女,浙江湖州人,,教授,博士;(通讯作者)(1996-),女,浙江台州人,,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4YJA880050,项目主持人:)和2023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社会认知理论下高职院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NDJC395YBM,项目主持人:沈陆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9.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5)16-0039-10

一、问题的提出和分析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国家建立了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学位体系,如美国和日本是准学士学位与学士学位项目并存的职业教育学位体系,英国和芬兰是学位层次涵盖硕士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学位体系,德国和瑞士是正式学位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存的职业教育体系1,职业教育的层次提升和规模扩张成为诸多国家的共识。自1989年西弗吉尼亚州的社区学院独立开展学士学位(Community College Baccalaureate,CCB)项目以来,美国尝试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已有三十余年。社区学院作为提供两年制副学士学位、证书项目和转学教育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CCB项目无疑冲击了其传统使命和美国高等教育的层次与类型结构,占据了美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新生态位。

CCB项目的核心争议在于社区学院出现身份模糊和使命偏离问题,影响其开放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的特色办学机制;与四年制高等教育机构在资金、生源等方面的竞争加剧,影响四年制大学的良性发展;开设该项目增加学校的投入成本,且培养质量与就业前景是否具有相对优势等。既有研究多采用历史逻辑主线来梳理社区学院CCB项目的兴起和发展[2],现实逻辑主线则思考其如何平衡传统使命和现实需要[3],或阐述办学经验,探讨运行机制和相关特征[4]。若将其置于组织生态学理论框架,CCB项目的改革是组织种群在环境选择压力下的适应性演化,通过扩展生态位、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满足劳动力市场关键岗位需求和应对政策环境变化,从而获得组织合法性和占据独特地位。因此,本文基于组织生态学视角探讨社区学院CCB项目的发展现状和适应性变革,思考学院如何通过生态位突破传统制度约束,取得优势,也对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开展有借鉴作用。

(二)分析框架

迈克尔·汉南(MichaelT.Hannan)和约翰·弗里曼(JohnFreeman)提出了组织种群的概念,创立了组织种群生态理论[5]。将生物学关于物种生存、进化和生态系统的概念与方法引入组织研究领域,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探讨组织个体发展以及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6],总结出组织生存与发展本质上是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进化过程。在这一理论框架中,种群、种群密度和生态位作为组织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共同表征了环境选择机制中相互关联的动态过程。本文将从种群动态、环境选择、组织合法化、生态位竞争等要素出发,探寻CCB项目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保持竞争优势的策略。

1.组织种群。组织生态学理论认为,种群是从事类似活动并具备相似资源利用模式的一系列组织。组织种群则是在特定环境中具有相似的目标、技术、形式和资源需求的组织群体,表征了特定组织形式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的集聚状态[7]。CCB项目是一个独特的组织种群,从种群的规模与变化、种群密度、种群的多样性等维度来了解该项目的特点和问题,为深入分析其生态位构建和适应性变革奠定了基础。

2.环境选择。巴内特(Barnett)等认为,组织发展的过程可被视为环境对组织进行“自然选择"的机制,体现了组织在环境作用下从一种特定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演变[8]。CCB项目的兴起是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变化的直接响应,包括主动适应社会对学历学位要求的提升,填补大学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技能缺口、为无法或不适合转学的学生创造升学途径以及降低学习成本等。环境条件对组织选择和资源获取、组织结构和生存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需要了解基于环境选择的协调支持机制。

3.组织合法化。合法化指组织通过符合制度要求的结构与行为调整,在外部场域中获得认知与规范认可,进而被自然化为正当存在的社会过程[9。托尼科斯基(Tornikoski)等指出,组织创建初期,相比被动的资源禀赋依赖,主动合法化的行为更能促进组织的发展[10]。组织的规制合法性来源于组织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遵守,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指组织对社会规范、行业惯例等的遵循。CCB项目的实施和学士学位的授予需要由各州立法保障,学校制定相关规则及条例,从而实现制度供给,通过区域性认证或专业认证等,赢得公众的认可。探讨CCB项目的组织合法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准人审核、监管评估机制极为关键。

4.组织生态位竞争。生态位指组织在环境中所占据的特定资源空间。组织生态位是组织成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丰富度和约束程度[11]。但同一领域内不同种群需要的资源趋同会加剧竞争。种群间的竞争一般用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宽度描述,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更多种群在同一资源空间内共存的状态,随着重叠程度的增加,竞争加剧,导致其中一方被淘汰或促使生态位发生分离。生态位宽度指用于支持特定种群的资源集合幅度,它反映了种群对资源的利用广度和适应力,资源的稀缺性对组织生态位的宽度产生影响,也易导致组织种群间产生生态位重叠。因此,组织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对生态位的争夺[13]。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CCB项目与四年制大学的学士学位项目存在生态位竞争现象,运用组织生态理论来阐释社区学院拓展生态位宽度实施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并在适应性演化框架下优化校企合作等机制,具有高度适切性。

二、美国社区学院学士学位项目发展现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yzx20250805.pd原版全文

进入21世纪,美国社区学院CCB项目开始平稳发展。目前,全美近半数州187所院校提供CCB项目,填补了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教育等关键领域的劳动力缺口[14]。运用组织生态学理论来分析CCB项目这一组织种群的规模、密度、多样性等,从而明晰其发展特点及问题。

(一)组织种群规模扩大,但各州发展不均衡

1.各州开展CCB项目的社区学院数量。大部分实施CCB项目的社区学院位于美国西部地区,这些地区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机构分布密度较低。具体而言,佛罗里达州(28所)、内华达州(4所)和特拉华州(1所)的所有学院已经全部开展CCB项目,华盛顿州(32所)仅差一所学院就实现全面覆盖。2024年初,爱达荷州的教育委员会授权该州四所社区学院中的三所提供一个或多个CCB项目。此外,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分别有29所和21所学院开展CCB项目,亚利桑那州19所社区学院中已有13所批准了CCB项目[15]。总体而言,提供CCB项目的社区学院数量增加但分布不均衡。

2.各州CCB项目数量。各州社区学院开发的CCB项目数量也存在差异,佛罗里达州和华盛顿州分别提供了192个和143个项目,前者的社区学院平均提供6.9个项目,后者平均提供4.5个项目。全美范围内各州学院提供CCB项目的中位数为 2.57% 的学院提供1~2个项目。爱达荷州、马萨诸塞州、密苏里州、俄勒冈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等由于授权时间较短,项目数量较少;亚利桑那州发展迅猛,三年内13所学院获批了21个CCB项目[16]。部分州通过立法限制可提供项目的机构数量或项目类型,

(二)CCB项目以应用型学士学位为主,聚焦性强但学科覆盖面有限

1.CCB项目聚焦在应用科学、理学和护理学等领域。社区学院授予的学位形式分为两种:一是以副学士学位为主,即机构授予的学士或更高学位占比不超过 10% ,这意味着至少 90% 的学位是副学士学位;二是学士和副学士学位混合型,即机构授予的学士或更高学位占比10%~50% ,确保学士学位不是社区学院毕业生获得的主要学位形式。根据社区学院学士学位协会的调查,截至2024年1月,CCB项目数量已接近700个,较2021年11月增加近100个[1]。其中,应用科学学士约占 50% ,理学学士约占1/3。CCB项目学位类型主要集中在应用科学学士、理学学士以及护理学学士,其他如文学、艺术等学位也在积极探索。

2.CCB项目专业类型聚焦高技能劳动力短缺的行业。CCB项目聚焦于高技能劳动力短缺行业。商科虽为CCB项目数量最多的领域,但增长趋势已趋缓。医疗保健和护理领域因人才需求量大且职业准入门槛提升至学士及以上学位,CCB项目数量显著增加。教育学领域项目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从2021年的72个增至2023年的94个[18]。CCB项目根据区域产业规划,积极开发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网络安全、生物制造与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项目。此外,安全与保护服务以及自然资源与保护领域的CCB项目数量也有所增加。

(三)CCB学位项目关注学生公平入学机会且学费低廉

CCB学位项目在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上具有重要价值,招收的学生在种族、收入、身份和年龄等方面具有高度多样性。“全民入学”是CCB项目的重要目标,伊利诺伊州呼呼提高学士学位的获得率,为所有学生创造更公平的机会;佛罗里达州和华盛顿州认为,弱势群体学生可从CCB项目中获得积极发展。

CCB项目费用通常低于普通大学,2022—2023学年美国公立两年制院校、公立四年制院校和私立四年制院校全日制学生的平均学杂费为3885美元、9750美元和38421美元,求学费用会影响大学人学率。例如,亚利桑那州的马里科帕县社区学院(Maricopa County Community Colleg-es),每学期学费约3000美元,学生能够以州立大学1/4的费用完成本科学业(CCB学位)[19]。据教育数据倡议(EducationDataInitiative)估计,美国公立大学学生平均每年支付约11000美元的食宿费用,若放弃工作求学,每年可能损失约44000美元的中位收入[20],这极大影响学生攻读学士学位的决策。但是,社区学院增加CCB项目需投人较多成本通过认证,若这些资金转嫁至学生身上(如学费上涨),将削弱其学费低廉的优势;反之,若投人不足,则可能影响CCB项目质量。

三、组织生态学视域下社区学院学士学位项目的适应性变革

将CCB项目这一独特种群置于社会生态环境,在制度、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下,与政府、行业、企业和其他学校等产生复杂联系;置于大学生态环境,社区学院之间、学院与大学之间存在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分析各要素相互作用、联系和制约机理,从组织层面阐明CCB项目的适应性变革策略。

(一)基于环境选择的协调支持机制

组织环境是种群发展的基础,对种群适应性变革产生影响。分析组织协调支持机制和空间协同支持机制,有助于明晰外部环境对CCB项目的作用机理。

1.组织协调与支持机制。CCB项目的有效开展和规模扩大得益于实施组织协调与支持机制。一是纵向协调支持机制。国家层面,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创设了“先进技术教育”计划,旨在通过社区学院等高教机构培养高技术技能劳动力,满足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其聚焦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技术教育,通过资助项目、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和行业合作等方式,推动技术教育改革创新[21];州政府层面,2015年得克萨斯州立法通过"60x30计划”,即到2030年,州内 60% 的学生均能通过各种路径获得学士学位[22]。加州2022年颁布“未来路线图"计划,提出通过增设以劳动力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学院和州立大学学士学位项目,提升教育普及率,至2030年, 70% 的成年人将拥有大学学位或证书[23]。此外,州政府的财政资助是确保社区学院学士学位项目持续运行的关键制度性支持。一方面,通过专项拨款助力社区学院解决师资、实验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建立配套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佩尔助学金、补充教育机会助学金等),缓解因成本转嫁引发的学费上涨等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学校层面,管理人员和教师通力合作,组建内部问题解决团队,支持CCB项目的实施,如加利福尼亚州西洛杉矶学院启动口腔卫生学位项目时,成立了学院学士学位工作组,由学术事务副校长领导、部门主任和项目负责人管理,成员包括招生录取、咨询和沟通协调、财务等部门主管和工作人员、教师以及其他受新项目影响的人员,确保全校在项目规划、实施和评估等各个环节的积极参与[2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yzx2025080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