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想象之翼,品童话之“奇妙”

作者: 施秀梅

童话是小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文体类型之一,童话故事以超自然的想象构建故事情节,以有趣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夸张的情节滋润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在他们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童话类作品的阅读与创作,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阅读策略的指导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我们可以依托单元学习任务群,创设具有情境性的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童话类作品语言和人物形象,学会欣赏和评价童话作品,并能结合生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创编童话,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聚焦童话文体特征,探寻价值,找准着力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童话课文占比较大,不同学段选编了不同的童话,不同学段的童话承载的学习任务、教学策略也有所差别。《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指出“喜欢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等,借助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预测情节发展。能按照童话、寓言等文体样式,运用联想、想象续讲或续写故事。” 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童话,能够读懂浅近的童话,对童话也有浓厚的兴趣。随着年段的升高,学生的学习不应该停留在阅读童话的情节内容满足于童话的趣味性上,而是转向初步感知童话体裁特征,培养独立阅读此类体裁的文章与学习创编童话故事的能力。

统编教材在第二学段为渗透文体意识,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童话的特征,编排了童话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四篇童话课文。课文有中外经典童话故事,有科学知识童话故事,对学习童话文体特征与自主创编童话故事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与第一学段相比,本单元童话更具有深刻性。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想象”是童话文体的核心,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重要能力。爱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幻想是他们描绘内心世界的一支画笔。想象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既得能力,也是一种学习童话的工具。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进行知识迁移,感受童话中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获得想象体验,着力于帮助学生挖掘童话中“想象精神”,鼓励学生奇思妙想,构思有趣的童话故事,在“思”中把握文体特征,用“想”来完成创意表达。

二、挖掘想象清渠,化虚为实,设置多样教学活动

(1)依据图式,让想象合理——猜读童话故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第二学段可以“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聚焦故事中角色,尝试运用图式梳理童话中主人公的经历、心情变化,借助图式和伙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感知人物形象,在用图式再现故事情节时,学生可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贯穿其中,预测故事走向,猜读故事。比如在读《那一定会很好》时,引导学生绘制简单图式,用箭头把角色的愿望串联起来,借助图文讨论主人公一粒种子的生命历程,体会每一次转变都是从一个愿望开始的,理解“愿望-行动-实现愿望-新愿望-新行动”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根据反复出现的情节预测后续内容,有了图式的帮助,学生能进一步明确预测的方向,对故事接下来的内容进行合理且又大胆的猜想,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迁移运用,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阅读获得结合起来,从读文到画图,从画图到猜读,获得个性化审美体验。这种图式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期待,推动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的阅读更主动、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欣赏阅读理解的深化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寓情表演,让想象合意——活读童话故事。小学生喜欢表演,这样可以融入童话故事氛围,以童话中角色身份参与故事、体验故事,创编故事。学习《一块奶酪》时,学生根据书中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选择或抽签决定扮演童话中的角色。在不断练习和欣赏中,学生想象故事情境,体会人物心情,在合作演绎过程中完成语言的习得,阅读理解和阅读感受走向立体化。此外,数字媒体与技术融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置童话中的特定场景,如森林、城堡、魔法学校等,让学生置身于这些环境中进行探索和对话,增强故事的沉浸感,文字阅读与人物表演相结合,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了童话阅读的乐趣。品读表演,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平台,提供了自我表达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延长了他们的阅读保鲜期,提高了阅读的质量,这也是学生创意表达的基础。

(3)丰富表象,成想象之翼——创编童话故事。“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是本单元创意表达的核心任务。如何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让学生创编童话,言之有物呢?丰富儿童的表象可以帮助学生“有米下炊”。想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大脑中旧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表象的心理过程,所以要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就要不断丰富儿童的表象。表象仅从课堂上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多观察周围世界,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获取更多的经验表象。儿童在创编中将故事中的形象和记忆中的旧表象进行了组合,加工成一个新形象。这些表象是儿童主动建构的更具活力和效度,对创编童话故事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三上第三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借助词语创编童话,虽然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创编童话,由于有了一段时间的阅读童话经验,加上我们给学生提供词语,丰富表象,引导他们对这些表象进行分类,自由组合,形成了多样的故事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创编童话故事的思路,降低了创编童话的难度。

总之,学习任务群为童话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教学中,关注学段特点,确立学习目标,统整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助力他们遨游童话世界,不仅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童话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丰富的活动,学生更好地习得语言,提升了能力,获得精神成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