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严慈相济”之我见

作者: 尉兰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更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由于农村地区家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较弱,因此,教师既要树立权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规范学习行为,又要以朋友的身份亲近学生,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数学。如何平衡“严师”与“益友”的角色,是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严格要求:奠定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

(一)规范课堂行为,树立规则意识

低年级学生自律性较差,容易分心,因此教师必须制定清晰的课堂规则,如坐姿端正,培养专注力;学具管理,明确规定学具的取用、使用、收纳规则和时机;举手发言,避免随意插话;认真书写,养成规范的作业习惯。教师可通过口令(如“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不说话”“小小手——放放好/拿学具”“数学书——翻到第X页”)强化规则,并坚持每日训练,使学生形成条件反射。

(二)严谨教学,确保知识掌握

数学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低年级的基础知识必须扎实。教师应严格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采用分层教学,确保每名学生跟上进度;定期复习,避免知识漏洞。如在教授“10以内加减法”时,可通过每日口算练习强化记忆,对错误率较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二、以爱育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用亲和力拉近师生距离

农村学生普遍性格内向,教师应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如课间与学生聊天,了解其家庭情况,尤其是对留守儿童或特殊家庭的学生,给予更多情感关怀(一个微笑、一次抚摸、一句关心);了解其困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提供练习本、辅导时间);与监护人保持温和有效的沟通。其次,用幽默的语言化解课堂紧张氛围,对进步学生给予及时表扬。如在教授“认识图形”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寻找教室中的长方形、圆形物体,使学习充满趣味。

(二)游戏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短暂,教师可结合游戏增强课堂吸引力,如数学接龙(如“5+3=8,下一名学生说8-2=6”);扑克牌计算(利用数字牌练习加减法);实物操作(用小木棒演示加减法)。这些方法既能降低数学的抽象性,又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增强对数学的好感。

三、严慈相济的策略与实践

(一)刚柔相济,奖惩分明

奖励机制:设立“数学小能手”榜,每周评选计算又快又准的学生;适度惩戒:对屡次不完成作业的学生,采取课后留校辅导的方式,但避免严厉批评,伤害其自尊心。

(二)家校合作,巩固教育效果

农村家长往往缺乏辅导能力,教师可通过定期家访,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布置亲子数学游戏(如“家庭购物计算”),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

(三)严慈相济”的融合艺术:严慈相济,刚柔并济

严在当严处,慈在细微中:对原则性问题(如诚实、守时、基本计算规则)必须严格;对非原则性错误或能力不足,则展现理解和耐心。

严格要求伴随情感支持:批评或纠正错误时,语气可以坚定,但态度要诚恳,让学生明白要求是出于关心和帮助(“老师严格要求你,是因为相信你能做得更好”)。批评后,适时给予鼓励和希望。

规则之内有温度:执行规则时,考虑具体情况(如学生身体不适、家庭突发情况),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体现人文关怀(如允许稍后补交作业)。

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像严父一样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又要像慈母一样呵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恩威并施、严慈相济,才能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打下坚实基础,并培养其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和真诚的关爱,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完全可以让每名学生爱上数学,让每一名乡村学生都能在数学的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走向更广阔的知识天地。

(作者单位:邹城市郭里镇中心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