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 高花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然而,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理解困难、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情境教育法以其直观性、生动性和情感性的特点,能够有效改善这些问题。通过创设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研究情境教育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讲解 + 背诵”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韵味 。

(二)学生理解存在困难

古诗词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对古诗词中的典故、意象和情感理解困难,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如在学习李商隐的《锦瑟》时,诗中大量的典故和朦胧的情感表达,让小学生难以把握诗歌的主旨。

二、情境教育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育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抽象的古诗词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画面、故事或场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词,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

(二)促进理解感悟

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跨越时空的障碍,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所描绘的场景和表达的情感。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心境,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传承文化内涵

通过情境教育法,将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历史故事等融入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情境教育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

利用图片、视频展现诗词画面:教师可以收集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高清图片、动画或影视片段,在课堂上展示。

借助音频营造氛围:配乐朗诵是常用的音频情境创设方式。选择与古诗词情感基调相符的音乐,如学习悲壮豪迈的诗词时,搭配激昂的古典乐曲;学习思乡怀人之作时,选用舒缓低沉的音乐。在音乐的烘托下,使学生沉浸在诗词的情感氛围中,增强对诗词情感的体会。

(二)角色扮演还原情境

角色扮演:根据古诗词的内容,让学生扮演诗人或诗中的人物角色。例如,在学习《清平乐·村居》时,安排学生分别扮演老翁、老妇、大儿子、二儿子和小儿子,通过模仿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再现词中描绘的乡村生活场景,体会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再现诗歌:对叙事性较强的古诗词,组织学生将其改编成小剧本并进行表演。通过排练和表演,深入理解诗词内容,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三)生活体验联结情境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古诗词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如在学习贺知章的《咏柳》时,让学生观察春天柳树的形态,描述自己看到的柳树的样子,然后再对比诗中对柳树的描写,从而更好地理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生动形象,感受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与古诗词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在学习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后,开展节日主题活动。学习《元日》后,让学生参与写春联、剪窗花、制作节日手抄报等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诗词中节日文化的理解。

(四)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设置悬念性问题:在教学开始时,提出具有悬念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前,提问学生:“你们见过瀑布吗?如果让你描写瀑布,你会怎么写?大诗人李白又是如何描绘庐山瀑布的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和探索诗词内容。

设计开放性问题: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讨论。如在学习《枫桥夜泊》后,问学生:“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时,除了诗中描写的景象,还可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他当时的心情除了孤寂,还有可能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四、情境教育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学习古诗词,提高学习能力。

(二)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情境教育法不是孤立存在的,应与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等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结论

情境教育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角色扮演还原情境、生活体验联结情境和问题情境引导探究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古诗词的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运用情境教育法,并注意相关事项,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古诗词这一文化瑰宝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

(作者单位:东平县彭集街道中心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