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作者: 陈晶

一、小学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小学班级管理

小学班级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教育目标,包含三大功能、四大模式、五大方法,使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且全面的发展。三大功能包括: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四大模式包括: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五大方法分别为:调查研究法、目标管理法、情境感染法、心理疏导法、规范制约法。“三四五”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要架构,是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撑。

(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德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班主任以更为理性的眼光与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逐步完善素质教育思想,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丰富班主任管理经验,为后续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专业水平不高

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观念的滞后是专业水平不高的重要诱因,专业水平不高则是思想观念滞后的必然结果,二者关系密切。现阶段小学班主任专业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无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科学研判,未能从客观条件与主观因素两方面指出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难以即时性采用科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论指导,最终造成了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低下的局面。

(二)相关经验匮乏

以往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较少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因此缺少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久而久之,容易陷入恶性循环当中,拉大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阻碍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管理思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赖于班级管理思维的转变,基于此,应当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三大领域开展良性的师生沟通,做到在制度管理之下渗透温暖情怀,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温暖,打造新时期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处理学习上、生活上、人际交往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意志。

例如,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中,笔者搭建了“师生互联互通,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机制,以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为支点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对学生进行了深度分析;其次,以沟通交流的方式探寻学生产生薄弱科目的具体原因,并协助学生制定了短期、中期、长期学习规划。学生按照既定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最终克服了薄弱学科,使之成为令其骄傲的优势学科。这一活动在提升学生学习自信的基础上,使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另外,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笔者向产生矛盾的主体渗透了“搁置争议,共同进步”的理念,引导学生化干戈为玉帛,携手共建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在心理健康教育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向心力。

(二)加强自我学习,提升心理辅导水平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自我学习,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能够了解到更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对学生心理辅导的水平。自我学习的方式多样,包括阅读心理健康教育书籍、观看心理健康教育视频、开展心理健康实践等。

在日常工作中,笔者从阅读书籍、观看视频、开展实践三个方面加强自我学习。首先是书籍阅读方面,涉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师用书)》《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等,这些书籍为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撑,也让笔者对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已经遇到或即将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笔者在日常教学、管理当中坚持”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理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极大地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阻力,帮助一个又一个学生解决了心理健康问题。

(三)坚持互学互鉴,积累心理教育经验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赖于互学互鉴的进行。此举有利于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等分享出来,让不同个体的智慧形成合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班主任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方式明确评价主体,以开展心理健康交流讨论会的方式进行互学互鉴,分享日常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高度借鉴性的经验,以期实现共同提升。另外,班主任还应当明确界定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核心理念、具体方法进行整合,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高效可持续进行提供有益经验;对总结性评价则要以回顾反思、总结提升为主,肯定一段时间以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成就,明确下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切实发挥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顺应教育教学发展创新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的必由之路。鉴于此,班主任应当摒弃传统管理理念、模式中的不合理成分,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贡献智慧和力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