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单元教学、践行新课标理念
作者: 秦志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单元教学将逐渐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方式。大单元教学强调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打破传统的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从更大的视角和更系统的层面来组织教学内容。它要求教师站在课程的高度,整合教材,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地掌握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
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创设真实情境
比如在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复习课上,老师可以以番茄为例,讲授从番茄种子萌发到植物的幼苗再到开花结果,将花的结构、传粉方式、受精过程、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等内容进行了高度整合,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上,老师可以通过构建染色体的物理模型,讲解基因、DNA、蛋白质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运用遗传和变异的原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培育新品种,运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描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总之在大单元教学中,老师要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地图、图片、视频等,以便更好地呈现知识体系和帮助学生理解。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二、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教学中老师通过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模型制作、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将生物学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制作模型、学生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三、生物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课程整合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这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能够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挑战:对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要求较高: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个大单元,这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课程整合能力是一个较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