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小学生通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
作者: 唐玮引言:良好的写作技巧不但能帮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还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为他们提供一个情绪表达的窗口,让他们与外界多了一个分享内心欢乐或者悲伤的渠道。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之一,小学教师通过指导孩子通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是一位小学老师的本职工作,也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小学生写作实践现状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写作实践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缺乏写作素材;写作语言贫乏;写作结构混乱。其实,只要做到以下三点,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二、通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
2.1.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2.1.1.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小学生年纪小,容易因“缺乏生活经验”导致写作素材匮乏。阅读则可以帮助我们通过书本进入更广阔的世界。阅读传统经典,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学到大师们看过的风土人情、体验过的人生百态,积累写事的素材;读经典的童话故事,如《安徒生童话》,可以学习作者们如何发挥想象;读科普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可以积累丰富的科学知识;读历史故事,如《上下五千年》,可以学习人物写作;读各种游记,如《江西古镇行》,可以学习景物写作。阅读贵在坚持,每天至少读一篇短文章,记录3个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和知识点。每周坚持要有一篇“读书笔记”,时间长了,自然会量变达到质变。
2.1.2阅读让写作的表达更优美流畅
有的老师和学生写出的文章因为语言的匮乏,读起来干巴巴的,而有的老师和同学却能写出优美的句子,秘密就在于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这更离不开阅读。
只要认真地进行过阅读的人都会发现,优美的文章是语言流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一篇高分作文,通常都会运用到3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和排比,比喻是其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种。比喻的大师我个人非常推崇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和迟子建老师的《我的世界下雪了》。他们作品中的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联除了外形上的相似,还有哲学上的共鸣。可以让孩子的写作语言更鲜活。师生都可以通过每天摘抄书中的好词好句,建立自己的“写作宝库”,每周模仿经典句子,自己创作类似的表达。
2.1.3. 阅读让我们的写作结构更精妙
小学生一开始写作,必须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不能结构不清叙事混乱。记叙文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各种童话和语言故事学习。如《白雪公主》《灰姑娘》之类的童话就可以学习“起因—经过—结果”的基本叙事结构。议论文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报纸的评论版面,就可以学习“提论点—列论据—下结论”的议论结构。在阅读勾连写作结构的训练中,师生都可以通过读完一篇文章后,画出它的“结构图”,每周仿照优秀范文,写一篇结构相似的作文。
2.2通过精读实现写作进阶
2.2.1. 选择适合的书籍
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用来精读。学习写作,我们既要广泛涉猎,提高我们的知识面,还要选择一些作品来进行仔细精读,有目的地学习其中的技巧。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年级给孩子推荐合适的书单,低年级以绘本童话为主,旨在激发孩子的兴趣。高年级可以由散文或者有趣的短篇小说入手,方便孩子理解。还可以读《少年智力开发报》,学习同龄人的写作技巧,可以增加学生写作的信心,也更容易理解接受。
2.1.2. 精读方法
要精读先范读,开展精读前,我们要先浏览文本,快速阅读,了解故事大意。接着仔细分析,学习写作技巧。精读也要制定计划练习:每天找出精读文章好词好句,可以用荧光笔标出,再分析作者怎么写(如:怎么描写人物?怎么设置悬念?)。每周进行仿写,用同样的方法写一段话。通过精读的读书笔记,搭建从读到写的桥梁。精读的读书笔记有以下三种方法:摘抄法,抄下喜欢的句子,并写出为什么喜欢;复述法,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一遍;代入法:假设自己是主人公,续写故事。
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开展“好书共读”、“读书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互相推荐好书。
2.3、写作实战训练
2.3.1 从“模仿”到“创作”
包括莫言在内的很多大作家刚开始也是模仿别人写作的,当模仿别人的创作达到几十篇以后,可以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后面的写作。当然,一定要注意模仿和抄袭的区别。小学生可以模仿《陶罐与铁罐》写一个《尺子和橡皮》,可以模仿《海滨小城》写一篇自己的家乡。
2.3.2.阅读联系生活,才能有好作文。
尽管阅读能帮我们积累很多生活中没有的素材,但是一篇好的作文绝对不是照搬阅读文本中的素材,而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书写自己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场景才能有真实感。比如,读了莫泊桑的《项链》,我们就可以写某一个比较宝贵的东西,学生甚至可以代入写一个小伙伴有的自己没有的玩具。
三、“写作雷区”不要踩
(1)通篇复述流水账。比如“我的一天”,刚接触的同学很容易写成那天早上起来刷牙、洗脸、吃饭,妈妈说什么,我又回答了什么......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写作要抓住重点展开。“我的一天”其实就是写“我难忘的一天”,引申为创作时要围绕“一天中我因一件什么事情而难忘”来写。这个还是可以以阅读《项链》为例,莫泊桑的《项链》并不是写那条项链怎么样,多少钱的说明文,而是通过那条项链影响了一个人的生活。
(2)空话、套话太多。很多小学生甚至教师写作时喜欢喊口号,这样的情感就不够动人。这个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举例。比如给学生指导阅读《西游记》时,告诉学生,作者并没有说孙悟空怎么感激、敬爱他的师傅,而是通过“三打白骨精”等情节:他一次次被误会、被紧箍咒之后,听到师傅有事还奋不顾身地回来救师傅。要教会学生和自己用具体的事情体现情感,而不是空泛地喊:“我爱妈妈,我爱爸爸,我爱老师”。
(3)滥用成语。因为刚刚接触写作,经验不足的孩子往往容易积累了成语就迫不及待地在文章中进行展示,但是无视语言环境、逻辑常理滥用成语往往会造成文章啼笑皆非。我们的教师在指导阅读和写作时,可以通过一些乡土文学来指导学生,那些作品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是用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就能感动读者。
结语
写作之路何其漫漫,要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带领一个个孩子打开写作这座宝库,取得丰富他们人生的宝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自己以身作则,带领孩子多读好书(积累素材)、学会精读(学习技巧)、勤于练笔(由模仿到创作),相信孩子通过阅读,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