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提升辅导员队伍思政引领力探析
作者: 张红摘 要 教育家精神是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在长期育人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高尚品格,为辅导员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提供了精神引领。思政引领力是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六力”之首,是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核心要素,是辅导员队伍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教育家精神与辅导员队伍思政引领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体现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的统一。应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辅导员队伍思政引领的理论自信、实践自信、能力自信和职业自信。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辅导员队伍;思政引领力
作者简介 张红,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副教授
202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提出“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1]的目标要求。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2]并首次提出“强大的思政引领力”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这对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升思政引领力指明了方向。思政引领力是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六力”之首,理应成为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的核心要素,这就需要着力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专业化、思政引领力强的辅导员队伍。因此,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思政引领力,在教育强国建设和时代新人培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教育家精神提升辅导员队伍思政引领力的价值意蕴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命线。思政引领力是教育政治属性的核心体现,也是教育事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本质要求。在辅导员队伍中厚植教育家精神,使其成为辅导员的内在价值追求,对提升其思政引领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政治导向力
教育家精神是驱动广大教师矢志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教育家精神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有助于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精神动力,从而坚定理想信念,为教育的发展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提升辅导员的思政引领力,可以使辅导员始终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正确的大局观、政绩观,将“小我”融入“大我”,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导向作用,提升政治引领力。
(二)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人格感召力
道德情操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引领力量。教育家精神“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教育事业被大众认同、信任的基础,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和人格感召力,使辅导员用正直、善良、守信的高尚品德,在学生之中树立良好形象;用敬业精神感染学生、用同理之心开导学生,让学生信任。以教育家精神提升辅导员的人格感召力,能够更好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意志行动力
面对复杂的学生工作环境、繁重又琐碎的工作事务,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应急突发事务,辅导员的工作需要一颗强大而又坚定的心,需要良好的自我协调能力、坚定的信念支撑和坚强的意志行动力。教育家精神体现了教育工作者自觉、果断而又持久的意志品质,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一线辅导员长期致力并专注育人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因此,教育家精神是提升辅导员的意志行动力的重要推力,是辅导员“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精神内核。
二、教育家精神与辅导员队伍思政引领力的内在关联
教育家精神是对教育家群体具有共性、示范性的思想理念、职业操守、价值取向等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抽象。[3]弘扬教育家精神与提升辅导员思政引领力高度契合,教育家精神回答了辅导员提升思政引领力“为何”与“何为”的问题,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内核。
(一)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精神引领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性的思维活动,激发人的意愿和动力,形塑人的理想信念,释放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不仅是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也是高校辅导员的理想信念。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精神目标和个人意愿上相统一。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理想和道德情操激发出强大的思想凝聚力和行动力,是社会价值的具体体现。
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道德情操会激发出强大的言行带动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三观”确立的重要时期,辅导员作为日常与学生交流最为密切的群体,其良好的师德表率无疑会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要想使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高校辅导员应该擦亮自己的政治底色,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忠于教育事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榜样。在工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引导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融入祖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在实现社会价值中升华个人价值[4]。
(二)育人智慧与躬耕态度:“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教育家精神所蕴含的“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不仅是对教师群体职业素养的方法性倡导,更是一种对教育的本质要求。“启智润心、因材施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工作的一种关键能力。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填鸭式、灌输式的,而应在传递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涵养品德和塑造心灵。
躬耕态度是一个人勤奋努力和勤劳工作所持有的意志力的重要体现。教育家精神倡导“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教育事业所要求的自觉、持久坚守于教育岗位的品质和态度。辅导员从事的是时代新人培育的事业,应保持对思政工作的真正认同和真心热爱,守正创新,具备创造力与责任感。辅导员能否在学生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关键在于自身的本领是否过硬。为此,必须树立终身学习、勤学笃行的理念,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成为一名博学多才的“经师”。同时,在工作中应该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注重把握学生特点,善于挖掘学生潜能,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精心培育、耐心引导,做好呵护学生健康成长的“人师”。
(三)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的统一
精神引领是一种以信任与互动为基础的情感教育活动。教育家精神弘扬的“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传递的就是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立己达人的职业伦理,通过教育者自身的乐教、仁爱、奉献去感染、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成长。辅导员要坚守“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在工作中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家庭的经济困难、学业问题、择业交友、宿舍矛盾、危机事件等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关心帮助学生,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度,从而真正“亲其师、信其道”。
从古至今,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传递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的伟大精神。可以说,胸怀天下是以文化人的逻辑前提,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逻辑必然。时代新人培育是教育者的使命,教育家精神倡导的弘道追求,与辅导员工作的价值相统一。辅导员除了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还要用乐于奉献的精神构筑育人底色。同时,注重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根铸魂,提升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引导学生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勇担强国使命。
三、以教育家精神提升辅导员思政引领力的实践策略
教育家精神既是对我国古代教育家世代相传的教育思想精髓的提炼与传承,更是对近现代以来教育工作者优秀精神品质的凝练与提升。以教育精神提升辅导员思政引领力,有以下几个可行路径。
(一)坚持理论先导,强化辅导员思政引领的理论自信
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其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为此,辅导员要坚持理论学习,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形成的深厚背景和内在机理,用教育家精神激励自己和学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为根本指导,从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开展学习研究,宣传阐释教育家精神,从教育家精神中理解和领悟中国精神、爱国精神、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等,形成丰厚的理论功底,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理论支撑,增强自身的理论自信。只有用理论武装头脑,用教育家精神擦亮自身的政治底色,坚持理论先导,才能在提升思政引领力的过程中释放出理论强大的生命力。
(二)涵养师德师风,强化辅导员思政引领的实践自信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行为标尺。应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师德师风,规范辅导员日常行为,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工作体系、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铸魂强师工程、新时代精神文明工程,贯穿于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各个环节,以增强辅导员思政引领的实践自觉。在职称评聘、晋职晋级、评优奖励时对师德师风负面情况实行“一票否决”。注重师德榜样教育与激励,完善辅导员考评体系。对辅导员进行“传、帮、带”,引导辅导员将师德师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榜样。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师德师风,融入思政体系建设,提升辅导员的思政引领力与育人的行动自觉性。
(三)创新方式方法,强化辅导员思政引领的能力自信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兴起,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正以日新月异之势迭代,青年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生活、交友已成为常态,传统的思政教育优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学生在哪里,思政引领工作就要做到哪里。辅导员要自觉回应时代之变,转化互联网的“变量”为思政引领的“增量”;强化技术赋能,创新方式方法,将教育家精神融入网络思政、数字思政,为教育家精神的弘扬与实践助力;以人工智能为载体打造教育家精神的智慧化体验场景,讲活讲好教育家故事,传播教育家的精神风貌。以教育家精神赋能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成长,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体系,提升理论修养与育人本领。举办辅导员沙龙、辅导员工作坊、案例大赛、素质能力大赛等,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多角度提升育人本领,强化辅导员思政引领的能力自觉与自信。
(四)选树典型示范,强化辅导员思政引领的职业自信
个人在所从事的职业当中,对自身能力、价值和前景的坚定信念和积极态度是职业自信的具体体现。以人民教育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时代楷模等为代表的教师群体荣誉体系建设,为教师这个职业赢得了良好的美誉度,也因此产生了一大批教育家精神的生动样本,形成了强大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自信。辅导员群体应当树立起责任担当、率先垂范的意识,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专业型、教育家型思政工作者,让教育家精神成为辅导员群体的自觉追求,成为辅导员职业自信的精神源泉。以教育家精神激励辅导员,不断选树优秀辅导员、辅导员年度人物、最美辅导员、时代楷模、育人先锋等典型示范,形成良好的正向激励导向,增强辅导员思政引领的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大力宣传优秀典型事迹和典型案例,展示辅导员奋发向上的“职业亮色”,引导辅导员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以教育家精神提升辅导员的思政引领力,强化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的职业自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4-08-27(1).
[2]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N].人民日报,2024-09-11(1).
[3]刘宏达.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理论与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11):11-19.
[4]冯刚,曹鹤鸣.教育家精神的时代解读[J].思想战线,2024(1):1-6.
责任编辑︱何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