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志愿服务是中国故事的温度和色彩

作者: 翟元斌 杜怀银

摘 要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新征程上,全国再次掀起学雷锋热潮,学雷锋志愿服务是学雷锋的重要形式。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以“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主题,注重党建引领,强调与时俱进,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推进了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 雷锋精神;学雷锋志愿服务;雷锋故事

作者简介 翟元斌,雷锋杂志社雷锋文化研究院秘书长,抚顺市雷锋精神研究所原所长;杜怀银,“当代雷锋庄仕华志愿者服务团”团长

3月5日,又是一个学雷锋纪念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当前,各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化拓展学雷锋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全国再次掀起学雷锋热潮,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实名志愿者总数达2.35亿人,志愿队伍总数达135万个,志愿项目总数达1,166万个,服务时间总数532,600万小时。这些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年龄段、职业背景和社会阶层,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行动感动了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学雷锋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社会注入了活力,是中国故事的温度与色彩。

一、学雷锋志愿服务聚焦主题,

“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成为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重要指示中,两次强调“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主题贯穿于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成为一条鲜明的主线。

“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的逻辑支点是守正创新。其中,守正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守正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路径。学雷锋志愿服务在推进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在以往基础上开始它的行程,首要的就是从历史“已有”中辨识历史正道,坚持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指出的学雷锋正确方向,遵循学雷锋实践客观规律,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把学雷锋志愿服务这个伟大实践进行到底。然而,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不同于以往,它是在新的时代方位与矛盾基础上的实践,必然有它的时代特征,因而在守正基础上,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创新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方法,便是题中应有之义。创新是守正的需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守正。

“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具体的实践路径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学雷锋志愿服务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学雷锋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二是学雷锋志愿服务与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与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挖掘雷锋精神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基因,厚植雷锋精神的民族文化底蕴,有效实现了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整合,反过来也促使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更丰厚的滋养。三是学雷锋志愿服务与学英模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结合。

二、学雷锋志愿服务强化党建引领,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早期的学雷锋活动,具有自发、松散、随意的特征。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出基层党建工作要领导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据此,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遵循党章规定设立党组织,积极投身于党的建设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党建引领的相关制度设置已成为当前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发展遵循的重要制度。党建引领有效地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在志愿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组织资源和技术资源在志愿服务中发挥出关键作用。

传统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主要集中于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救难、助医助学、赛会服务等方面,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社会参与、自身完善等方面要求日益迫切。适应并服务于人民需求的转变,党政各部门加强志愿服务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大型活动,出台各相关领域志愿服务促进政策,推动志愿者参与服务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社区治理与环境保护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在党建引领下,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形式也愈加丰富,内容也是精彩纷呈,出现了儿童假期托管、罕见病关怀、单亲妈妈互助、老年人社会治理参与等新内容,在满足人们需求上呈现出由“托底”到“拔高”、由千篇一律到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三、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活动与时俱进,“社群化”生存与“项目化”管理成为主流

在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方面,以雷锋生前战友为核心的,具有深厚底蕴的传统学雷锋组织依然十分活跃。新兴的各级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重心下沉,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镇街和村区居委会的指导下开展相关公益服务,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社群化”生存,顺应了基层社会治理协同性的内在要求。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威望和公众信任基础,运用各种灵活的手段来动员、教育社会成员,共同维系社会秩序,有效地提升了公众自我协调、自我服务的能力,降低了行政治理成本,有助于塑造良性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方面,项目化管理大力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是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面向特定的服务对象或领域,在一定周期内开展的具有明确目标、内容、计划和保障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是志愿服务组织的核心,没有项目,一个组织就失去了生命力。新时代学雷锋志愿服务确立了以品牌项目弘扬志愿服务文化的理念,品牌项目的高质量管理和服务赢得群众和政府的高度认可。有的地方以一个品牌项目为支点,带动了整个区域志愿服务文化的繁荣发展。此外,以项目化为根基,许多志愿者通过培训和实践,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为社会提供更加贴心、专业的服务。

四、学雷锋志愿服务强化品牌发展,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让学雷锋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学雷锋活动的初心和根本目的,是学雷锋活动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经验总结,是党对新征程上更好弘扬雷锋精神提出的明确要求。

青少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未来,也是学雷锋志愿服务的重要群体。为充分发挥“当代雷锋”的榜样引领作用,抚顺市望花区雷锋第二小学开展了“跟着庄仕华学雷锋”主题活动暨庄仕华中队授旗仪式,成立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庄仕华中队。庄仕华中队发挥与青少年接触多、了解青少年特点和需求等优势,担负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任。庄仕华中队坚持问题导向,以青少年思想困惑点和需求点为牵引,充分利用青言青语、童言童语、网言网语进行雷锋精神适龄化阐释,以其生动深刻的学雷锋精品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为少先队员提供了丰富的成长机会和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五、学雷锋志愿服务跨越国界,

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雷锋属于全世界”,是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堀江义人在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后题写的一句话。雷锋是中国的,雷锋精神却是世界的。雷锋精神承载着全人类的共同向往、共同价值。世界各国应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同时,也在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都可以从雷锋精神中找到因子、汲取滋养。

在雷锋精神国际化传播中,中国学雷锋志愿者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志愿服务中,为世界各地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服务;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志愿者来到中国,与中国志愿者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雷锋名字所蕴含的人文情怀,触动了外国友人心中最柔软的部位,爱的情怀超越了语言、国度、制度、文化的阻隔,把他们和雷锋联结在一起,在这具有厚重东方文化的国土上,演绎出东西方文化相融交汇的图景。

雷锋的国际影响给我们以深刻启示:我们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是外国友人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基础和源泉,外国友人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是对我们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肯定、扩展和促进。努力讲好学雷锋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念,实现跨文化互动沟通与国家形象塑造,是新时代赋予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一项使命。

责任编辑︱刘 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