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探赜

作者: 詹志华 兰月盈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以期为教育改革发展助力。

摘 要 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课题,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使命任务,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教育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时代蓝图。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的领导以铸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理论在实践中落实落细;要贯彻落实“两个结合”以铸牢文化自信自强;要增强新科技赋能以开放包容推动跨媒介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新飞跃。

关键词 人类文明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詹志华,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兰月盈,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在新时代要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2]“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课题、新任务、新理念,其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价值意蕴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元素,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造了重要契机和前提条件。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擘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蓝图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是基于“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进的时代背景,具有许多新的时代特点,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时代蓝图。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3]这不仅是对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集中概括,同时也指明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五位一体”实现了协调发展,“四个全面”实现了深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应继续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自信自强的重要来源,培养受教育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以时代性眼光和创新性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回答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心怀中国,更要放眼世界。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推进现代化建设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式微,有力驳斥了长期以来西方世界鼓吹的“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等有关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各种错误论调。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种文明新样态,拓展了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另一方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环境风云诡谲,人类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更加突出,国际社会长期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的挑战。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高度把握时代特征,才能看清中国与世界的格局,才能保持战略清醒,在应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中更好地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使命任务

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整体协调发展,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新的使命任务,即必须着眼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全局性任务。为此,思想政治教育需增强立德树人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

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求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基础知识向生产力转换,实现教育高效精准反哺经济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求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建言献策,促进社会的发展完善,成为具有优良政治素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求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满足人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其凝魂聚气的作用;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求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将共建共创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社会文明意识、践行社会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要求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将生态环保意识融入日常教育,在耳濡目染的道德培育和学习教育中提倡保护环境、绿色生活,引导受教育者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要以实际行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总之,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为全面的发展要求,其使命任务也必然需要与时俱进,使之更加丰富多元、全面系统。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教育理念

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全新视角拓展了对文明形态的认知,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模式与新选择,实现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与创新。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立场方向、内容扩充和方法手段等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启示、新路径,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价值。在立场方向的把握上,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自觉性和主动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奋勇前行的精神源泉和百年探索的经验总结,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精神文化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探究精神谱系不仅能够吸收其中的精神力量,而且还能够引导受教育者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渗透时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能够始终站稳立场。在内容扩充的发展上,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的胜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世界理念,为其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提供了科学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培养受教育者对世界各类优秀文明保持平等尊重、交流互鉴的态度,不仅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吸收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而且能够使受教育者成为拥有开放自信的心态、具有广阔的世界视野、致力于实现世界和平的时代新人,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中国力量。在方法手段的应用上,新科技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新媒体、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数字技术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朝着多元化、信息化方向迈进。现代科学技术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多样化,而且使其情景化、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譬如,可通过“元宇宙”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平台,以数字科技推动受教育者切身体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探索,在“元宇宙”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建设,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转化为可视化的情景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科学程度。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丰富的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擘画了时代蓝图,并且包孕、内生、催化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包孕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形成过程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包孕了诸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的理论之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4]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自觉地认清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极端重要性,并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和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指导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禀赋,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正确方向的科学指南。

从历史逻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百年的探索下产生的。近代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确定的根本任务,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百年的艰辛探索和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诞生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产生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产生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这些都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历史依据和历史经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作为重要教育内容,汲取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的实践动力和精神力量。

从实践逻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持之以恒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守正创新、凝心聚力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务实笃行、砥砺前行进行实践的结果。这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将实践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教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注入教育内容,丰富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其具有进步性和时代性,激发起受教育者对党的自觉拥护,培育受教育者的民族自豪感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引导受教育者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要义内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要义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两个结合”和坚持开放包容等内容,本身就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所亟须的重要元素,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秉持的核心精髓。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心骨的百年实践探索中产生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诞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5]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引领者。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要求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将坚持全面贯彻党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针政策,强化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领导作用,引导受教育者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树立起对党忠诚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