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评价”,让每一颗星星都被看见
作者: 胡重实 胡姗摘 要 教育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摒弃功利主义倾向。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助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方共识。重庆市铁路中学校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中,狠抓评价改革,从理念创新、顶层设计、改革策略、评价内容以及评价主体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星光评价”育人新路径,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有效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学生评价;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 胡重实,重庆市铁路中学校党委书记,高级教师;胡姗,重庆市铁路中学校纪委书记,高级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近年来,重庆市铁路中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出了“星光评价”育人新路径,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一、理念重构,用顶层设计引领评价航向
(一)锚定“星光评价”的核心理念
2020年10月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随后又提出了“五项管理”“双减”等要求。学校积极贯彻党对教育的部署,在“和美发展、群星灿烂”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向全校7,000多名师生发放教育评价改革调查问卷。通过广泛调研,学校提出了“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核心理念,认为学生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优势领域不同,并以此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价值导向。
(二)构建“星光评价”的系统构架
学校细化出了“人人发展、事事关注、处处融合、时时交互、个个精彩”的“星光评价”五大理念系统:人人发展是价值观,即以人为本、温度育人;事事关注是方法论,即破除唯考试成绩论,关注过程;处处融合是系统观,即多元融合、宏观统筹;时时交互是资源观,即全息交互、智慧育人;个个精彩是目的论,即个个成长、增值育人。
(三)明晰“星光评价”的具体指标
学校按照“找准目标——厘清内容——细化维度——明确方式——协同主体——用好结果”的思路,探索出了学校星光评价改革行动的六步走策略,从理念和操作层面找到了评价推进的“脚手架”,让全校在评价改革的行动中做到同声共气、心灵相通。
在“星光评价”理念的指引下,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将“五育”目标校本化,逐渐形成了“五有星光少年”新样态,即眼里有光、心里有爱、脑里有法、手里有活、脚下有路。同时,学校细化出了“五有星光少年”的15道星光轨迹,即眼里有光,所以有勇气、有弹性、有担当;心里有爱,所以爱家国、爱艺术、爱生活;脑里有法,所以会学习、会思考、会创新;手里有活,所以善动手、善合作、善协调;脚下有路,所以有体魄、有规划、有行动。
二、立体成像,
用“星光评价”重构评价方式
学校创新推出“星光替代评价”“星光积分评价”“星光榜样评价”三大路径,重构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方式。这一评价方式不仅是对现有教育模式的优化,更是对育人方式的创新、课程结构的再造、教学流程的重塑。
(一)用“星光替代评价”做好跨学科课程评价
“星光替代评价”主要运用在以任务驱动为特征的小组专题作业活动中。学生以4~5人为一组,根据兴趣特长分工合作,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一是“星光替代评价”迭代了传统教学目标。以外国乡土名著共读小组专题作业为例,“星光替代评价”将“积累名著词汇,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传统目标升级为“通过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搜集、整理跨文化信息能力”的素养目标,真正落实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方案。二是“星光替代评价”贯穿了从作业目标、阶段任务到最终成果的全过程,让深度学习和自主探究成为现实。学校开设了“打卡网红重庆”“防空洞里的蜗牛养殖”“追寻共产党人的重庆足迹”“生活中的胶体——豆腐制作”等系列跨学科课程,以作业文件夹、小组调查汇报、成果展示会等形式替代传统的结果性评价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和教师的创造力。
(二)用“星光积分评价”做细过程性评价
为破“五唯”,学校将“星光积分评价”融入学校最动情、学生最喜欢的德育活动中,用微焦慢拍的方式记录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一方面,学校设法拓宽积分评价的赛道,从以“星光文化节”“星光劳动节”“星光故事节”“星光生涯节”“星光未来节”为核心的“五大星光节”,到以“星光迎新日”“星光劳动日”“星光服务日”“星光徒步日”“星光毕业日”为代表的“五大星光日”,10个特色活动为学生成为“五有星光少年”提供了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利用“星光积分评价”将学生个人成长与集体发展紧密结合,通过提升班级常规考核中学生个人评价的权重,实现二者的同频共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魄,学校将班级出勤、眼操、晨跑、早操等内容纳入“班级出勤积分考核制度”,并将学生的体育成绩跟班级出勤积分正向挂钩,同比分配班级“三好学生”名额。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构建了学生个体和班级成绩之间的联动机制,还培育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用“星光榜样评价”引领精神进阶
一个榜样,是一面旗帜;一群榜样,就是一座丰碑。“星光榜样评价”是引领学生精神进阶的重要评价方式。在黄桷花开艺术展演上,学校评选“星光故事王”“星光歌唱家”“星光好舞者”等榜样人物,鼓励学生心中有爱、热爱生活;在星光共育活动中,学校颁发“星光最高成就奖”“星光共育导师”“星光最美家庭”等奖项,推动家校社的深度融合;在2024年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学校园艺工人、库管人员、食堂经理也纷纷走上领奖台。学校通过公众号推文、分享会、展览橱窗等形式,让榜样的力量不断被传递。
三、三个关注,用全域视角拓宽评价主体
“星光评价”强调多元,调动教育场域中一切有利于自我和他人成长的因素;注重统筹,整合一切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力量;不断提升数字化能力,在时时交互中运用全息式智慧评价手段。
(一)关注角色转换,激活学生自我评价认知知觉
“星光评价”让学生从被评价的对象转变为评价的参与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评价思路,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对于“星光英才”“星光娇子”“星光厨师”“星光传承人”等称号,学生可以自主申报,也可以提名推荐他人。学校还鼓励学生自主定制奖励。在每月的“星光学子”评选活动中,“星光文明之星”“星光家务之星”“星光环保之星”“星光进步之星”等荣誉称号可由学生自主申报,只要认为自己做得好、有进步,即可自主定制奖励。
(二)关注全景发展,建构全员参与学校评价区块链
“星光课程”具有全员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这决定了评价的主体是不断拓宽的全景式主体。一是做足校内人人评价。在校内岗位体验课程中,学校校长、食堂阿姨、门卫叔叔等为试用合格的学生颁发“上岗证”。二是做好家长评价。学校通过家风传承、亲子共读、家长生涯课等课程,让家长和孩子共商家庭公约、共拟阅读计划、互发奖状,提升亲子互动质量。家长还可通过家委座谈、问卷评价等方式参与班级和学校评价。三是用好区域评价。学校通过区质量监测成绩结果,研判学校育人质量,收集专业性评价意见,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四是做实社会评价。学生通过模拟法庭、公民法律课、走进铁马厂等活动,听取社区、企业等社会人士的意见,调整学习目标等。
(三)关注全息互动,运用智慧工具打通评价闭环
在“Z时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运用将是教育评价的最大变量。“星光评价”必须建立起全息互动式评价体系,解决学生评价的平台技术问题。一是建立起以学校生涯发展中心为主体,阳光高考平台、地方考试院官网、中国教育在线等在内的多元“星光生涯指导”平台矩阵。学生可利用在线工具研判个性心理、多元智能等,并结合生涯访谈、模拟招聘会等活动,不断完善自我认知,明确学习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二是建立起以“星光课程”选课平台、各类线上课程资源平台为主体的“星光学业发展系统”,用动态数据记录学生选课、上课、日常学习、考试等情况,让家长和学生能清晰知晓学业水平发展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获取个性化学习资源,助力个性化发展。三是构建以“综合素质评价”和“星光德育评价”为两翼的“星光德育积分系统”,从学生每天出勤、文明礼仪、卫生、健康等方面细化学生的常规表现指标。
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星光评价”作为一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落实五育并举。重庆市铁路中学将不断完善“星光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赵 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