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安全管理“四以”模式探索
作者: 曾茵 关国成 李铸
梧州市第十五中学秉持“知行三好、人人进步”的办学理念,以“厚德、求真、博学、致远”为校训,以“和谐文明,勤奋进取”为校风,争创“学生有进步、教师有成就、家长有好感、群众有口碑、社会有声誉”的区域优质初中。在学校办学中,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抓好安全工作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梧州市第十五中学始终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归纳出“四以”模式,校园安全和育人效果取得双丰收。
一、以防安校,
构建“四防”网络
学校积极构建“四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护网,努力强化制度防、人防、物防、技防“四防”建设,校园安全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
(一)制度防
首先,学校实行责任人人担、安全人人管的校园管理模式,推行全员安全负责制。不仅全体教职员工和学校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而且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告知书。为了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首先,校长主抓部署和督查,分管副校长集中精力抓具体落实。其次,学校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即人人抓教学,人人管安全。学校与各处室主任、年管会、年级组长、班主任分别签订了岗位管理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人。最后,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加强安全工作的对照检查,使学校安全管理范围覆盖到校园的每个区域和角落。另外,学校安稳办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整体工作制订学期安全工作计划、每周安全工作具体实施计划,完善各类应急方案,修订安全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全体教职员工会议上宣布实施,为学生营造了安全、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人防
目前,学校专职安保人员配备充足。为加强安保力量,学校另外聘请了数名安全协管员,选取年轻力壮的男教职员工担任护校队队员。他们每天对校园关键部位、公共场所进行巡查,将校园欺凌等安全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上下学高峰期,学校行政领导和教职员工轮流在校门口值守,维持周边秩序,有效维护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防范暴恐袭击等极端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
每个学期,学校都对照《学校安全风险责任清单》,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并及时整改。一方面,由校长、书记带队,联合安稳办、总务、政教、校办、教务、党建六大部门负责人本着“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消除隐患”的工作思路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另一方面,由分管安全副校长组织安稳办、政教处、总务处负责人进行月度检查。通过排查,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隐患,将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三)物防
学校为安保人员配足了防卫器械“八小件”,确保关键时刻防卫器械能够派上用场,最大程度地维护师生员工安全。安保人员每月检查一键报警器性能,确保关键时刻能向公安机关发出求助信号,形成警校合力的良好局面。
学校加强对重点部位、重要区域、重点场所的安全监控,安装足够的监控摄像头,在校门口和值班室安装了安防“4+N”设备。防撞升降柱、一键报警器、访客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安全系统都能正常使用,能有效防止不明身份人员进入学校。除此之外,学校还在校门口电动伸缩门上加高防爬尖,环山道边坡增设防爬铁丝网,依法依规拆除 违建物,加建标准围墙,全面实现了校园封闭式管理。
(四)技防
学校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赋能安全教育工作,依托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平台、智慧安防管控平台优势,通过安全任务创建、安全提醒发送、安全课程推送、家校安全共建等模块,运用后台大数据的统计、反馈功能,督促家长对学生承担起安全教育和监督职责,指导安保人员、协管员、教职工利用手机软件进行巡查、隐患上报、整改处理,实现安全闭环管理,确保安全隐患能得到及时消除,从而推动我校安全工作向着网络化、数据化、便捷化方向转型。
二、以培促进,提升安全素养
安全教育不仅是学校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更是师生安全素养的自我提升过程。学校积极开展各类专题培训,注重情景式演练,利用多种方式培育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素养。
(一)开展专题培训
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讲座、心理培训讲座、优秀班主任安全教育论坛、安全实操培训等活动,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教师安全管理能力。在课程安排上,学校摒弃单调枯燥的安全说教,积极安排校内优秀班主任给全校学生上安全教育示范课。学校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或带领班主任和年轻教师到先进地区名校学习取经,或邀请专家、名校长到校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或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这些都为学校培养年轻有为的班主任队伍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情景式演练
学校会同保安公司、派出所、消防支队等部门联合开展防暴恐、消防知识和技能实操等专业培训,切实提高学校安保人员和教职员工在安全技能方面的专业水平,为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在安全演练中,学校安稳办通过拟写仿真演练剧本,模拟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件,引导师生在现场找出应对的策略,实现规范避险、自救互救,这种活动现实感强,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有效提高师生的安全素养及安全实操能力。
(三)借力社会资源
学校组织学生到梧州市安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两天一夜的安全技能培训,在外聘专业教官的指导和训练下,学生在模拟场所模拟演练了包括地震避险、消防逃生、遇溺急救等诸多紧急避险和安全自救活动,提高了对危险的认识和预判,获得了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实践技能,增加了自身的安全素养。
三、以疏化结,营造和谐环境
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后进生教育以及安保人员身心状态密切相关,因此重视这些特殊学生和人员的疏导工作,对学校安全来说不可小觑。
(一)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学生经历着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因此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适应性问题。另外,受疫情、家庭离异、二胎矛盾、社会竞争压力等原因,学校心理问题学生有增多趋势。为此,学校坚持“以疏化结”的心理辅导方针,制定了“常规教育+矫治心病”相结合的策略,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学校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聘请三位专业心理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并充分发挥她们的专业能动性。其次,每学期初,开启学段“温情”接力棒,主动对接小学、高中,准确掌握特殊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开展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对轻、中、重度抑郁学生分级建档立卡。再次,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按关爱档案进行一对一的干预和疏导;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由心理教师进行专业疏导。最后,学校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组织学生现场学习,以增强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加强纪律教育
针对少数学生在校外结识不良青年、沾染恶习,在校内外有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危及校园安全这一现实,学校在处理违纪行为前,会按照“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特点、了解事件背景”的要求,分析学生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积累大量戾气的缘由,找到病根,然后以情化戾、以理服人,从而使处理违纪学生从简单的“处理事件”转变成“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此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坚持对违纪学生分类处理,对认错态度诚恳的、愿意指证立功的学生从轻处罚。学校还结合本校“读好书、做好人、办好事”的“三好教育”特色,不歧视每一个走弯路的孩子。学校还重视结合传统美德教育,教导违纪学生做人要“孝亲至上”,唤醒和发掘学生天性中“善”的因子,再逐步引导至 “爱国、尊长、诚信、友爱、励志”等更高的目标。经过尝试与努力,不少人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三)关怀安保人员
学校有6名专职安保人员、4名安全协管员,他们是合同制员工,收入不高,流动较频繁。他们每日巡逻,熟知校园的每一处安全短板。他们的身心状态对校园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如果他们遇到矛盾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校园安全危机。学校一方面在安全管理上对他们严格要求、规范赏罚,另一方面也十分关心他们,尽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比如在他们产生矛盾时进行调解疏导,在他们生病时给予探视和关心,在他们离职时召开欢送茶话会,等等。学校坚持用爱心温暖他们,用人性化方式对待他们。
四、以联保安,形成管理合力
以联保安是指学校注重安全长效机制建设,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和协调下,通过与学校周边的执法单位、社会力量等建立起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加大校园及周边综合整治力度,维护校内及校园周边安全。
(一)联手公检法部门治理校园违建乱象
2021年11月,学校在市住建委的要求下准备拆除学校“地块一”上的临时商业建筑,这处有争议的地块及其地上建筑已由法院二审判归学校,但该地块原占有者不服判决,出动一批社会不良人员冲击工地甚至威胁校园,学校联手派出所及法院、学校法律顾问先礼后兵,最后在市扫黄打非办的协助下,一举推平违建建筑,筑起学校新围墙,有效维护了校园安全。
(二)联手交警治理门前交通乱象
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期,学校主动邀请综合警务大队派警员到校门口值勤,指挥家长将车辆有序停放,引导学校路口车辆有序通行,确保校园周边环境井然有序。另外,学校定期邀请市公安局交通机动大队警官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讲座。通过以上措施,学生上下学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得到了较大提升。
(三)联手派出所、社区、家委会等部门进行共育
学校联手派出所、社区、家委会等部门,完善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德育安全网络,携手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针对有经常旷课、乱交损友、违纪违法等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通过保持与家长、学校、社区的密切联系,提醒家长履行好校外的监护职责。学校协同社区甚至公安部门采取校访、家访等方式,将校园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延伸至学生家长。学校还联合社区、派出所、家委会到疑似辍学的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对实施校外欺凌的学生,学校联合派出所点对点对其进行训诫教育,这些行动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建立以快处变联动处置机制
以快处变是指在发生一般突发性事件时,学校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合理的方式妥善处理事件。一般突发性事件往往会在个别班级或少数学生身上发生,会对师生人身安全、学校教学和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学校秉承“出动快、扣人快、报警快、报告快、处理快、控制舆情快”的原则,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处理好一般突发性事件。而欲“速”,则要政教处、安稳办未雨绸缪,做好详细的预案,平日做好演练,突发事件发生时才能够以快处变,妥善处理好。
学校安全无小事,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校将安全工作纳入“知行三好、人人进步”的学校文化之中,努力建设“三好学园、平安乐园、美丽花园”,为学生平安成长、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曾茵,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十五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关国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李铸,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十五中学安稳办副主任,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 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