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情绪调节策略
作者: 雷蔚茵【摘要】教学是一种情绪实践,大学英语教师积极稳定的情绪是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大学英语教师情绪调节能力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重点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减少负面情绪和增强正面情绪的策略,为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情绪调节;情绪调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2—0042—04
大学英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而师资又是教育的核心,提高高校英语教师师资队伍素质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相关研究也在不断增多,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成为外语界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只注重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却忽略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以及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对教学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的情绪调节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教学是一种情绪实践,大学英语教师运用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减轻自己的负面情绪、减少个人的工作压力,而且正面情绪可以提高从事教师行业的幸福程度;同时,也会对所教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班级成绩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从而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忽略对大学英语教师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英语教师情绪调节的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情绪调节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当前,有关情感调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大多是从发展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的。目前,教育与教学理论中和大学英语教师的情绪调节相关的研究较少[1]。许多国外的研究表明,对教师情绪调节认识不足会使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下降,加剧其工作疲劳,降低其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有效性,甚至会造成教师人员流失等问题[2]。情绪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个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相关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使用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其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提升教师工作投入度,并可以在班级管理和师生关系上获得更高效的结果。同时,教师还觉得,调整自己的情绪是教师角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他们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有帮助[3]。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学者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教师的教学观念和科研水平、教师信息能力和知识架构、教师学习策略和反思能力,以及教研联动能力。总之,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重视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的训练,而诸如情绪表达及管理、情绪调节能力的养成、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等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造成教师调节不良情绪的能力不足,不仅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对课堂气氛和师生的精神状态也有很大的危害。为此,进一步探讨大学英语教师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师调节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从而达到改进教学效果、提升生活品质的目的。
二、大学英语教师情绪调节的必要性
我们将教师情绪调节界定为,教师在工作环境中自觉地对自己情绪进行调整和管理的心理体验、生理反应以及表现行为,从而更好地达到工作目标的过程。情绪调控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首先,在情感的产生、感受和表达中,教师能够运用相应的调控策略对其调控,从而在生理活动、主观感受、表达方式上产生某种变化。其次,情绪调节可能是无意识、自动进行的过程;也有可能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的过程。情绪调控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在一种情况下是好的,在另一种情况下又可能是不好的。大学英语教师通常从两个方面对情绪进行调控,一方面是指教师试图增加积极情绪的强度或持续时间,另一方面则是教师试图减少消极情绪的体验和不良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使用不同的策略来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但大部分策略都是为了减少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文章着重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在工作中如何减少负面情绪和增强正面情绪,以帮助教师恰当地使用情绪调控策略改进其专业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总体水平。
三、负面情绪的调节策略
负面情绪会对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消极影响,可能会造成教师不求上进,进而采用刻板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及其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相对忽略了教师的情绪及其情绪调节。实际上,情绪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情绪调节显得更为重要。教师的负面情绪如果调节不当,不但会损害个人形象,更会影响教学效果。
1.教师自身要学会适时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从事教学工作,有时教师可能会感到身心疲惫、状态不佳。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师要承担全校所有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繁重,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不高。同时,英语教师多半是女教师,除了工作之外,她们还要承担琐碎的家庭事务,难免会有负面情绪。但是,教师必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只要教师站在讲台上,就要振作起来,用最大的工作热情投入教学工作中去,这种情绪的掩饰与伪装是教师情绪调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很多本能的、下意识的情感反应对教学目的达成是不利的,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是要教师通过自觉的方式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控制,表现出有利于工作目标达成的情绪状态。教师只有在恰当的教学情景下,采用合适的情绪调节策略,表现出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教师可以用一些轻松的方式减轻自己的消极情绪。在教学中,教师的情绪比较容易受到学生的影响,学生犯错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就不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也不端正,譬如上课时玩手机,不认真听讲,这时教师情绪就会受到刺激,很容易产生生气甚至愤怒等负面情绪。此时,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尽快放松下来,先让自己激动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再处理问题。例如,有时会碰到一些无理取闹的学生父母,即使心里很委屈、很生气,也要保持自己的面部表情,尽可能用耐心、友好的态度来处理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锻炼和向亲友倾诉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在业余时间,大学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对自己情绪的反思找到更为有效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
2.教育培训部门要加强对教师情绪调节能力的训练。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体验到从欣喜到愤怒等多种情绪。在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时,教师会有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但当教育目标无法如期实现时,教师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当学生课堂反应不积极时,教师会很焦虑,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等等。如果教师经常感觉到焦虑,工作压力就会比较大,职业倦怠也会随之出现。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能把自己的热情和喜悦等正面情绪传达到学生身上,但他们很难相信自己能有效抑制生气、紧张等负面情绪。所以,我们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教师自己,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学习情绪调控策略。教育培训机构应加大对大学英语教师情绪调控与管理能力培训的力度,使教师学会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教学中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教师掌握行之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效运用情绪调节策略减少情绪劳动对自身心理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增强工作效能,维护教师身心健康。
3.学校管理部门要采取措施减轻教师的工作焦虑和职业倦怠感。随着高校的转型,对教师的学历、职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干部也多从年轻教师中提拔,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因为各种原因,职称和职务不能提升,失落感很大,工作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打击,情绪会越来越焦虑,也会有职业倦怠感。而且,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还要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相比于其他学科,他们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对本职工作的倦怠感也更为严重。相关研究表明,由于教师调节情绪的能力欠缺造成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降低,甚至产生不良的教学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大学英语教师的情感需求,调查分析造成教师工作焦虑和职业倦怠的具体原因,了解教师的精神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进而帮助教师消除焦虑和倦怠等负面情绪。与此同时,学校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要充分利用行政机关的职能,简化工作程序,为学校教师减轻负担,让教师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学校也应该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与充分的关注,为各个年龄段的教师提供学习与成长的平台,使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向,从而提高教师教学和研究的热情,切实减轻教师工作的焦虑和职业倦怠,让教师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
四、正面情绪的调节策略
除了调节负面情绪,正面情绪的调节同样值得关注。积极情绪可以拓宽教师思维和行动的范围,拥有更多积极情绪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想法和策略。大学英语教师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拥有更好的学习状态。
1.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情绪素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家长和学生都希望教师是有责任心的、积极上进的,能够感染和鼓舞学生认真学习、努力进取。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不忘初心,激活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心,要有教师的使命感。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情绪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业绩,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如果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情绪饱满热情,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会有所提升,教学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改善。目前,由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普遍较大,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不高,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热情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做好学生的榜样。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自己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与学生一起共建一个充满情绪关怀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全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频繁地与学生互动,特别像大学英语这种语言类的课程,必须通过师生互动来促进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因此,在授课和班级管理中,为了改善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融洽感情,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使用不同的情绪。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情绪状态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教学目标达成时,学生学习会有所收获,教师也会为学生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由衷的骄傲与欣慰,自然会产生开心、快乐的积极情绪;当教师授课时反复讲解一个句式结构或者一个语言点,学生仍然不能理解和掌握,教师会有很强的挫败感,会产生失望、焦虑等消极情绪。因此,教师被认为是具有高度情感特征而且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工作者,教师的情绪不仅会对教师自身的生活幸福感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整体教学质量,充满积极情绪的教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师生之间要多交流、多沟通,相互了解彼此的性格和需求,有助于教师正面情绪的增强和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3.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高校管理应给予大学英语教师更多的尊重和情感关怀,既要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人文环境,满足其合理诉求,强化教师的归属意识;同时要从软硬件教学设备上改善,创造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为教师愉快地开展工作提供保障。大学英语教学不仅需要良好的教学氛围,也需要诸如原版外语图书、多媒体、语音室等硬件设备的支持。此外,也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工作中,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可以减轻焦虑和工作压力,提高其职业成就感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策略减少负面情绪、增强正面情绪。大学英语教师拥有积极的情绪不仅会增强个人的职业成就感和生活幸福感,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因此,高校管理和培训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大学英语教师创建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并提供相应的项目培训,通过培训来提升教师的情绪调节能力。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也要有意识地使用情绪调节策略来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强正面情绪带来的积极影响,以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加职业成就感。
参考文献
[1]Sutton R E,Harper E.Teachers’emotional regulation[C].Saha L J,Dworkin A G.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s and Teaching.New York,NY:Springer,2009:389-401.
[2]Macdonald,D.Teacher attrition:A review of literature[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9( 08): 835-848.
[3]Dewaele,J.M.,X.Chen,A.M.Padilla&J.Lake.The flowering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acquisition research[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9(10):21-28.
(本文系2022年度甘肃省高等院校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重点项目“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Z202204)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