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技能清单”应以学生“能接住”为前提
制订“技能清单”应以学生“能接住”为前提
近日,有一家长将自己孩子所在小学发放的一份印有“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八个技能”的文件照片发到网上,其主要内容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阅读量不低于1000万字(约200本课外读物,其中必须包含30本纯英语读物),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在毕业前能参与完成一项实验并写出一份较完整的实验报告……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技能不断提升的过程,需要一份“技能清单”作为努力的目标,但要以学生“能接住”为前提,否则只能成为“包袱”。首先,学校应全面评估本校学生的思想与道德认知、学业水平、素质与能力,了解学生的特长与短板。在全面清晰掌握学生素质的基础上,制订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符合儿童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清单。其次,学校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双减”政策,在实施“技能清单”的过程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不能让“技能清单”变成学生的“技能包袱”,不强制要求全体学生都达到清单要求,鼓励每个学生量力而行。而且,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最后,教育离不开家校合作,但任何教育行为都要家长深度参与的做法也不可取。学校制订“技能清单”应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但不能增加家长的压力,更不能用亲子共同完成、家长打卡签字等方式加重家长的负担。(吴维煊)
持之以恒防控学生近视

学校里的“小眼镜”越来越多,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与痛点。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以下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
有专家表示,电子产品过度使用是孩子们近视高发的原因之一。然而,在防治青少年近视这条道路上,仅靠家长的努力和孩子的自觉是不够的,还需多方合力,形成护眼爱眼的社会风气。学校是防控近视的主阵地,幼儿园应作为近视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尽力降低幼儿和小学低年级段近视发生率;中小学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持之以恒防控学生近视。(沈海涛)
谨防电话手表被不法分子利用

据报道,为了随时能够和孩子取得联系,不少家长会给孩子购买电话手表。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块小小的电话手表竟成了电信诈骗分子的新目标。最近,多地警方均发现,有诈骗团伙开始利用儿童佩戴的电话手表进行诈骗活动。
对此,警方提醒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切勿将手机、电话手表等轻易借给陌生人。当遇到威胁或恐吓,应第一时间跟父母或老师反馈,寻求帮助。手机付款码、支付验证码、银行卡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一定要由家长保管好。如果电话卡被盗、被抢,应立即联系手机运营商挂失账户、注销被盗手机卡,并及时报警,以防被犯罪分子利用。(石向阳)
编辑:徐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