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开”到成长:生命史理论在青少年挫折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 王雅

摘要:在面对挫折和挑战时,部分青少年表现出了“重开”的心态。生命史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方面,有助于教育者理解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面对挫折和挑战时所采取的态度和所作的选择;另一方面,将其融入生命教育中,有助于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引导青少年从“重开”的幻想中走出,学会在挫折中成长。从生命史理论的视角开展挫折教育的策略包括整合生命阶段教育、强化资源管理与策略制定能力、进行风险教育与韧性培养等。这些策略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对挫折的价值的认识,促进他们在逆境中的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

关键词:生命史理论;挫折教育;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09-0070-03

一、面对挫折,选择“重开”

在一节关于挫折教育的心理活动课上,我让学生随机抽取代表人生经历的卡牌。这些卡牌上描绘的都是一些充满挑战和挫折的故事。我向学生提出要求:“想象这就是你的人生,请你续写接下来的人生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后来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的名人。然而,对这些故事,许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开局太难了,不如重开吧。”学生们在不知是名人命运的情况下,对重大挫折表现出了想要“重开”的倾向(即在遭遇逆境时,往往寻求最直接、最简单的解决方式),这种倾向凸显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而当学生得知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像居里夫人、任正非这样的杰出人士时,他们中的多数感到惊讶。

上述现象反映了当今部分青少年对挫折和挑战在个人长期发展中所具有的价值缺乏正确认识,而这正是生命史理论发挥作用的时刻。从生命史理论的视角,教育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评估和应对挫折。此外,这一理论还能帮助教育者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引导青少年从“重开”的幻想中走出,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二、从生命史理论的视角看待挫折

(一)生命史理论的定义

生命史理论(Life Course Theory)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析框架,它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经历的发展阶段、关键转折点,以及这些经历如何相互作用,影响个体的生活轨迹和最终的社会地位[1]。该理论强调时间和历史背景对个体决策、行为模式和生活结果的重要性,认为个体生命是一个动态的、上下文相关的连续过程,而非孤立事件的简单累积[2]。

(二)从生命史理论视角审视青少年对挫折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首先,生命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用以理解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所面临挑战和成长机会时的态度和选择。它强调人生每个阶段的挑战都在个体形成身份、积累经验、发展适应能力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重开”思维忽视了这一过程,试图通过逃避来规避挫折,从而使个体错失了成长的宝贵机会。我们应该鼓励个体利用现有资源,制定并执行应对策略,提升心理韧性。

其次,从生命史理论的视角来看,挫折不仅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还是推动个体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生命史理论倡导的是一种长期的发展观,个体通过评估和承担风险与挑战,能够积累经验、构建韧性[3]。这一过程虽然伴随着短期的不适,却是实现自我超越、获得持久成长的关键。以此来看,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青少年认识到挑战的价值,学会从中吸取教训,将其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

再次,个体差异在挫折应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青少年个体在面对相同的挫折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差异源于遗传特征、早期经历、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和个人信念系统的影响。因此,教育者需要设计个性化的教育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文化和社会背景也影响着青少年的挫折应对。教育者需要尊重和融入多元文化的观点,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挫折看法的不同,以此来帮助他们构建科学的应对方式。

最后,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也是影响青少年对挫折感知和应对的重要因素[4]。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青少年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这要求教育者在挫折教育中考虑到这些社会因素,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综上,教育者应基于上述认识,引导青少年更好地应对挫折,培养他们从失败中恢复并继续前进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在挫折中成长:生命史理论的教育启发

生命史理论强调个体在不同生命周期中,基于环境和资源的可预测性,会发展出不同的生存策略。部分青少年在当今快速变化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中,更倾向于短期的、即时的满足感和安全感,由此形成了“重开”心态。然而,历史上诸多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如科学家、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和挫折,才最终铸就辉煌。这些人物的生命历程,实际上是对生命史理论中“长期投资”策略的生动诠释[5]。为此,教育者应在挫折教育中融入生命史理论,培养青少年的韧性与持久力,让他们认识到挫折虽是不可避免的,却是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通过深入分析历史人物面对困难时的决策过程和应对策略,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次挫折都是一个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宝贵机会。教育者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案例探究、角色扮演和互动讨论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深度思考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如何从失败中汲取宝贵的教训,以及如何设定并追求长期的目标。这些活动对学生来说是宝贵的实践操作机会,也是他们理解并应用生命史理论的途径。具体的教育策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整合生命阶段教育,深化成长体验

教育者可以设计一系列教育单元,采用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互动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生命阶段的特点与可能遭遇的挫折和挑战。这些阶段感知教育活动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生每个阶段中挫折的必然性和价值,由此像航海者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样,学会调整航向,勇往直前。

例如,我们在实践中开展了成长故事分享会活动,邀请来自不同年龄层、职业背景的嘉宾分享他们在各个人生阶段如何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经验。他们的成长历程如同一部部精彩纷呈的史诗,使学生从他人的人生旅程中汲取力量,理解挫折与成长的共生关系,认识到每一次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每一个困境都是锻炼意志的磨砺石。

(二)强化资源管理与策略制定能力

资源探索工作坊是我们为学生精心打造的实践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识别和评估身边的可用资源,包括人际网络、在线学习平台、社区服务等。他们通过小组项目的形式,在模拟情境中实践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这一过程如同雕刻家雕琢精美的雕塑,需要细心观察、精心策划和耐心实践。决策模拟游戏是我校特别开发的游戏工具,旨在通过模拟资源匮乏情境下的决策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如何在有限条件下作出最佳选择[6]。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如同博弈中的棋手,在有限的棋盘上运筹帷幄,习得宝贵的策略制定与执行技能。

(三)风险教育与韧性培养

“风险—收益”分析练习是我们为学生设计的案例分析任务,旨在使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构情境中的风险与收益,在小组讨论和汇报中提高评估风险能力[7]。这一过程如同探险家在未知的土地上探寻宝藏,需要勇敢面对挑战,智慧应对风险,能使学生认识到直面挑战虽然伴随着风险,但也是成长和学习的宝贵机会。

韧性训练营是我校组织开展的特色活动,旨在通过团队合作挑战、正念冥想等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对压力、管理情绪的技巧,提升心理韧性,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

(四)反思与规划:构建个人生命历程图

绘制个人生命历程图,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规划的重要环节。在活动中,学生回顾并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包括重要事件、关键决策、面临的挑战及克服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将这些经历绘制成一幅幅生动的生命历程图。这一过程如同画家在画布上描绘自己的画像,需要深思熟虑和精心创作。通过反思过去,学生明确当前位置,展望和规划未来,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勾画出清晰的轨迹。

我们结合生命历程图开设了生涯发展规划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当前社会趋势,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构想实现这些目标的步骤和策略。这一过程旨在通过强化目标导向性和自我驱动学习,使学生抛却“重开”的幻想,理解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的精神,向着自我实现的旅途坚实前行。

通过上述策略,我们有效地将生命史理论融入挫折教育教学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挫折与挑战在成长中的价值,培养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资源管理、策略制定和风险评估能力,提升心理韧性,从而抛却“重开”的逃避心理,采取积极面对、勇于探索和自我超越的成长态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命史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有助于教育者更深刻地理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机制;另一方面,为教育者设计相关课程提供了理论指引,以引导青少年从“重开”的逃避心态转变为积极面对挑战的态度。总之,在挫折教育中融入生命史理论,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心理韧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助推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镇超,王燕. 生命史理论:进化视角下的生命发展观[J].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4):187-194.

[2]张婧雅,孙昌隆,朱峻同,等. 环境不可预测性与快速生命史策略:理解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新视角[A]. 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 中国心理学会,2022.

[3]管健,周一骑. 生命史的快策略与慢策略:理解心理与行为差异的新路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6):117-123.

[4]张珂烨,耿柳娜. 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对生命史策略的影响:长计远虑和控制感的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9(4):169,179-182.

[5]林健鸿,陈智明,徐佩琳.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个人与时代——老战士口述史个案研究[J]. 西部学刊,2021,141(12):123-127.

[6]赵腾云,杨雨石,阴山燕. 生命史理论的追溯及演化:基于引文分析方法的全时域探测[A]. 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 中国心理学会,2022.

[7]王悦,王晓玉,宋莹,等. 生命史策略框架下时间焦点对内隐时空映射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23,55(5):122-132.

编辑/于 洪 终校/石 雪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