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后

作者: 张子林

关键词:考试焦虑;自信;学习压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5-0048-04

【剧情简介】

本剧分为四幕。

第一幕主要讲述期末考试前小梁面对各科作业和妈妈施加的压力陷入焦虑和恐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她想要在班上寻求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却发现更加焦虑了。

第二幕主要讲述了期末考试后小梁因担心自己考砸而战战兢兢,成绩出来后却发现自己考得还可以,尤其是数学成绩进步很大。但当她发现班上大部分同学都考得很好,尤其是看到上次比自己考得差的同学这次比自己考得还好时,她又陷入了新一轮的焦虑中。

第三幕主要讲述了小梁通过和内在自我的对话,关注到了在不同焦虑背景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内在想法,并尝试分析了焦虑背后的真正原因,进一步萌生了放下焦虑的想法。

第四幕主要讲述了小梁在妈妈和老师的鼓励下说出了自己的焦虑和苦恼,她发现妈妈和老师其实并不是自己设想的那样。最终,她重新建立了自信,放下了焦虑。

【主要人物】

小梁:六年级女生,考试前很焦虑,学习压力大,学习能力还行但成绩总是不上不下。

替身:小梁的内在自我,在小梁正视焦虑时和自己对话。

妈妈:严厉而强势,注重孩子学习成绩,对孩子期望很高。

班主任:女,数学老师,认真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有耐心。

小张:女,数学科代表,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

班长:女,班长,学习成绩中等,但心态积极乐观。

小陈:女,学习成绩中等,心态稳定。

同学A、B、C:男,同样存在考试焦虑的同学,学习成绩中等。

同学D、E:男,学习成绩很一般,但是没有考试焦虑,乐天派。

【心理剧技术】

独白技术、替身技术、旁白技术。

第一幕 考前焦虑

旁白:放学后,小梁回到家坐在书桌前发呆,下周就要期末考试了,她感觉心里一团糟。

小梁:(边嘀咕边趴在桌上)语文……要复习好多背诵、数学……课外买的单元卷还没写、英语……三个单元的单词词组要复习……谁来救救我呀!

旁白:这时,妈妈推门走了进来。

妈妈:小梁,吃饭啦。吃完饭赶紧写作业,你们是下周期末考试吧,考完试还要开家长会呢。上次单元练习没做好,这次可得争口气了啊!

旁白:小梁本以为妈妈是来安抚自己的,结果听了妈妈的话感觉压力更大了。

小梁:(拉着脸)吃饭就吃饭,话那么多,我又不是不知道!

妈妈:(提高嗓门)你这是什么态度!我好心提醒你,还提醒出错来啦?

小梁:(无奈地)您没错,我上次考得不好,我有错,行了吧!饭我不吃了,没心情吃。

妈妈:(摔门而去)你爱吃不吃,不吃饿着!

旁白:小梁越想越委屈,趴在桌上哭了起来。

旁白:第二天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她总是忍不住地想到考试成绩、复习任务和妈妈的话,老师在课上讲的题也没听明白。下课后,小梁拿着测试题请教同学。

小梁:小张,小张,这道题我没听明白,你能给我讲讲吗?

小张:我可以给你讲,但是拜托你下次能好好听课吗,这题老师课上讲得很清楚啦。

小梁:谢谢你,我保证下次好好听。今天课上我有点走神了。

旁白:小张给小梁讲完题后,小梁抬起头正要回座位,环顾四周,发现班上很多同学都还在学习。只有零星几个同学在聊天。小梁决定加入聊天,放松一下。

小梁:下周就期末考试了,我快愁死了。你们焦虑吗?

同学A、B、C:焦虑!

同学A:我这两天做梦都跟考试有关。

同学B:我这周末本来要去爬山的,但我妈说考完试才带我去,先让我复习,你说气人不气人。

同学C:我跟你差不多,我爸妈这两天已经开始商量谁来给我开家长会了,搞得我压力好大呀。

小梁:唉!学霸们课间都还在抽空复习,这我们哪能赶得上啊?

旁白:这时,班上的两大活宝嬉笑着走过来。

同学D:赶不上学霸,欢迎加入学渣俱乐部呀!

同学E:躺平舒服得很呐,“爱咋咋地”就是我们的生活哲学。

同学D、E:主打一个开心!

旁白:班长听不下去了,走了过来。

班长:你俩一边去,你们这叫不求上进。别把小梁带坏了。

同学D、E:切!(扭头不屑地走开)

小梁:(垂头丧气)唉,我还是该干吗干吗吧。

旁白:接下来的几天,小梁课间总会腾出五分钟时间整理错题或向同学请教问题,回到家后也是吃完饭就坐在书桌前埋头学习。不知不觉就到了期末考试。

第二幕 考后焦虑

旁白:上午的铃声响起,最让小梁担惊受怕的数学考试正式结束了。

班主任:同学们,时间到了,现在所有同学停止答题。每列最后一位同学起立,收卷子。

旁白:看着班主任抱着试卷走出教室,小梁的心再次提了起来,她开始反复计算自己的成绩。这时,她的耳边又响起了同学们讨论题目的声音。

同学A:小张,第三道选择题你选的啥呀?这道题我纠结了好久。

小张:我选的B。那道题我在“五三”上做过,不过好像数字不一样。

同学B:(瞪大眼睛)完蛋啦,我选的A。

同学C:那题确定选B吗?我好像蒙的C……

旁白:小梁越听越焦虑,烦躁地堵住了耳朵。她不敢想象自己这次会错多少道题,成绩会不会更糟糕。小梁心不在焉地过完了一天。第二天,成绩就出来了。

小梁:(看着自己的试卷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没想到这次考得还不错嘛,我昨天白担心了一天。

旁白:班上的同学们都在互相打听着成绩,大部分人的脸上都挂着笑意。小梁也走下座位去了解情况,她不经意地看到后面小陈的试卷。

小梁:小陈,你考得好高呀!我记得上次你比我考得还差……

小陈:你不也考得不错嘛,这次考试咱们班同学好像都考得很好。

小梁:(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啊,这样啊……那我这……不会又垫底了吧?

旁白:就这样,小梁又陷入了新一轮的焦虑中……

第三幕 正视焦虑

旁白:课间活动时,小梁陷入沉思,想起最近的焦虑,她开始跟内在的自我进行对话。

小梁:为什么考试前和考试后我都这么焦虑?

替身:是因为自己总会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然后就产生了各种想法和不好的感受。

小梁:那我也做不到不受别人的影响,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呀。

替身:谁都做不到吧,在乎别人的看法很正常。

小梁:那谁在乎我的感受和想法呢?

替身:说实话,我好像都没好好地思考过自己在焦虑时的感受和想法,只是被情绪带着走。

小梁:考试前那天我回家正发愁呢,妈妈就提醒我快期末了,还说什么上次单元练习没做好,这次可得争口气。这话就是火上浇油。

替身:我听了感觉妈妈是在给我施加压力,而且不相信我,她丝毫没有关注到我的情绪。

小梁:我当时已经压力很大了,不需要妈妈再提醒了。

替身:我需要的是妈妈的理解和鼓励。

小梁:还有在课间看到同学们复习,我自己却还因为课上走神没弄明白老师讲的题,当时就很焦虑。

替身:当时其实是在担心自己比不过别人。

小梁:没错。在考试后,明明自己进步很大,但我一想到很多人比我厉害,我就高兴不起来。

替身:为什么很多人比我厉害我就不高兴呢?

小梁:因为我担心妈妈和老师觉得我不够好,害怕他们拿我跟那些学习成绩更好的同学比。

替身:但是妈妈和老师真会这么想吗?他们更看重我的进步呢,还是一定要让我和他人相比较呢?

小梁:我该怎么跟他们沟通呢?

替身:或许我可以借着这次进步的机会主动跟他们说说我的想法。

第四幕 放下焦虑

旁白:放学回到家后,妈妈看见小梁沮丧的样子,走过来安慰。

妈妈:怎么啦,宝贝,是不是成绩出来啦?

小梁:是呀。

妈妈:看你这表情……是不是没考好?

小梁:本来我看到自己成绩的时候,以为我考好了。但是当我得知同学们都考得很好的时候,就觉得我好像还是很一般。

妈妈: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一句话说就是你考得不错。跟妈妈说说,考了多少分呀?

小梁:90。

妈妈:(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这么高呀!比上次进步了足足十几分。真棒!

小梁:妈,可是我压力还是好大呀。我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最多只能在班上维持平均水平,很难突破了。我甚至都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聪明,老比不过他们。

妈妈:孩子,我们没必要总是跟班上的其他同学比,跟自己比能有进步就很好了。妈妈虽然一直对你要求很严格,经常催促你学习,但是在看到上次你发脾气后没吃饭,一直在房间学到很晚的时候,妈妈知道你这段时间确实很用功地学习了。那些班上成绩优秀的同学,他们也一定是在课上认真听、课下及时复习巩固才能取得好成绩的,高分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

小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确实,我们班的学霸经常在课间都还在写作业或者看书。

妈妈:是吧,所以你并不比他们差。你现在跟以前比,已经上升了很大一个台阶。接下来想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成绩可能就需要主动去找班主任沟通了,妈妈相信老师是很愿意告诉你该如何去做的。

小梁:嗯,我再想想吧,我还没想好该怎么跟老师说呢。

旁白:第二天的课间,小梁鼓足勇气带着试卷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班主任:小梁,这次考试进步很大!这段时间确实认真学了,提出表扬啊!

小梁:谢谢老师!不过我听说这次咱们班同学都考得不错,我想问问您,我这成绩达到平均分水平了吗?

班主任:小梁啊,虽然老师还没有算平均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你这成绩在咱们班肯定是中偏上的水平。你把试卷拿来。

旁白:小梁把试卷放在桌上,老师耐心帮她分析了错因。

小梁:谢谢老师!

班主任:小梁,这次考完试你能主动来找老师分析原因,并且想要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成绩,这很难得。我们不要怕暴露问题,考试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到问题所在的。老师需要提醒你的一点是,上课时的听课效率要提高,走神儿的时候要及时把自己拉回到课堂。这样你会发现自己做作业的效率也会提高。

小梁:(会心地点点头)知道啦!谢谢老师!

旁白:小梁自信地走出办公室,心中暖暖的。自己这段时间经历的焦虑、担心和不安,仿佛过眼云烟一样都飘散了。

【创作感悟】

本剧通过表现主人公小梁考试前、后不同的焦虑,反映了考试前焦虑通常与挫败经验、家长的高期望和学习效率不高等有关;而考试后焦虑通常与同伴比较、对结果的过分期待等有关。主人公尽管持续焦虑,却并没有停止学习,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进步,明白了脚踏实地、专注自己的重要性,也通过和妈妈、老师主动沟通,有效地缓解了焦虑,以更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考试及考试结果。

校园心理剧的本质是“行动治疗”,本剧立足六年级学生的考试焦虑,参演的学生为心理社团的六年级学生,本剧在剧本创作和排练演出的过程中充分听取了学生的心声。

从学生实际参演的过程和效果来看,学生的角色代入感和表现力在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心理剧的疗愈作用。但是从戏剧和表演的角度来看,本剧剧本的趣味性还有待提升,演员的表现力有待增强。

编辑/卫 虹 终校/黄潇潇 黄偲聪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