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我的人际Wi-Fi

作者: 张晓琳

关键词:人际关系;青春期;自我同一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8-0043-04

【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中指出对高中年级的具体教育内容:“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青春期(12~18 岁)的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而人际关系对此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设计一个情景,一起探索神秘国度人际Wi-Fi的秘密,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系列活动的进行让学生体会到人际交往的乐趣。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们了解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应对技巧,能够勇敢地迈出交友的第一步,主动交往,提高人际适应能力。

这种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演练,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最后的总结阶段,介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依提出的四种基本人际交往心理模式,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人际交往的秘诀,学会将其应用在现实生活中。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自我探索期,在与人建立亲密友谊关系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探索。高中生容易因为找不到知心朋友,或与知心朋友关系受挫而容易自我否定。

为此,本节课利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神秘国度的人际Wi-Fi秘密,和学生一起探索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的同伴交往问题,让学生能够认识并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现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从而引起学生人际关系的变化。

【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知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会觉察当下自己人际关系的状态。

2.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启发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人际交往中的秘密,能够做到主动交往,提高人际适应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接纳当下的人际关系状态,树立积极面对人际关系变化的信心。

【活动重难点】

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把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活动方法】

情景教学法、启发法、自主探究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学案纸。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时长】

45分钟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一个神秘的国度,每个人头上都有一个Wi-Fi信号显示器,人们可以通过这个Wi-Fi信号显示器上网,但是人们发现自己的Wi-Fi信号有时候强,而有时候很弱,甚至断掉。人们都很想知道Wi-Fi信号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

现在我们从教室穿越到平行时空,来到这个国度,5,4,3,2,1,好,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自己头上的显示器,它连接心理课是几格信号呢?哇,满格,真好,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平行时空进行探索吧。

同学们来到这里,才发现这个Wi-Fi信号的秘密就是:当人们人际关系好时,Wi-Fi信号变强;当人际关系变淡时,Wi-Fi信号会变弱,甚至断掉。

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是:探索人际关系密码,增强人际Wi-Fi信号!

如果被困在这里,只有找到让我们的人际Wi-Fi信号变强的方法,才能脱离这里。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之旅吧。

设计意图:教师设置情景,诱发学生产生真实体验,在情绪情感上获得真切的感受,在认知上产生思考和感悟,通过课堂内的互动分享,学生们的感悟碰撞出火花,产生共鸣。

二、展开阶段——国度通行证:画出你的人际关系图

教师:进入神秘国度,首先要进行通行证检查,同学们请参照老师的示例(见图1)画出自己的人际关系图,来检验你的人际Wi-Fi信号。

学生思考:

在你的生活中,你经常接触的人中,你跟他们的人际关系如何呢?

写出他们的代号,离你越近,表明你与他的人际关系越好,Wi-Fi信号越强。

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检查一下你头顶上的Wi-Fi信号能增强多少格吧?

学生探索阶段:

1.是什么原因,让你感觉到他与你的人际关系好,距离很近?

2.又是什么原因,会直接拉远你们之间的距离,甚至使得你们的人际Wi-Fi信号断掉?

3.你的过往生活经验中有没有信号连接强或者断掉的体验,具体是什么情景?

教师总结:人际吸引探索——对方是怎么做的,让你感觉到他与你的人际关系好,距离很近?例举受欢迎的品质(见图2)。

人际吸引探索——对方做了什么,会直接拉远你们之间的距离,甚至断掉信号?例举不受欢迎的品质(见图3)。

教师:我们发现如果一方或者双方有说谎、冷漠、粗鲁、不友好等这些行为,会拉远我们的距离,那么我们明白了要学习一些好的品质,才能增强人际吸引力。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出自己的人际关系图,检验人际Wi-Fi信号,从而引导学生探索过往生活经验中人际Wi-Fi信号连接或者断掉的体验。

三、深入阶段——人际Wi-Fi连接解密

(一)人际距离近

教师:为了进一步解密如何让我们头顶上的人际Wi-Fi信号更强,同学们想想日常的Wi-Fi是怎么增强信号的,看看两者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靠近Wi-Fi时,信号会比较好。

教师:没错,当我们靠近Wi-Fi时,信号会更好,而人际交往也是一样的,当人际距离近的时候,人际关系更好。

教师设置情景:

某个假日的下午,你怡然自得地走进咖啡店点了杯饮料,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店内只有一个顾客(见图4),你会坐在哪里?

1.Ta是与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2.Ta是你比较熟悉的同班同学;

3.Ta是你的好朋友;

4.Ta是你仰慕很久的校友,但TA不认识你。

学生:如果是陌生人,我会坐得远一些;如果是好友,我会坐得近一些。

教师:由此引出人际交往的概念,不同关系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状态、互动频率都会不同。我们需要增强互动频率,拉近人际距离。

(二)性格匹配,知己知彼

教师:Wi-Fi连接成功有个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密码正确。

教师:是的,我们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够成功连接Wi-Fi,这给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什么启发呢?

学生:密码正确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性格契合。

教师小结:在人际交往中,要懂得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情商等;知彼,则要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懂得如何与之相处。

(三)定时觉察自己

教师:同学们,你们家里的路由器多久会重新检查更新一下。

学生:几个月、半年、一年……

教师:我们发现对于Wi-Fi的使用,需要定时检查路由器,才能保证家里Wi-Fi连接顺畅,这给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什么启发呢?

学生:要检查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友情。

教师:那么人际Wi-Fi也是需要我们定时觉察自己与他人是否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彼此沟通、彼此信任、关系平等、互相支持、彼此坦诚。

(四)愿意主动交往

教师: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点,有时候我们明明密码正确,路由器也更新了,但是仍然搜索不到Wi-Fi信号,这是怎么回事呢?有时候我们发现是因为路由器没有发出信号,这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学生:人际交往中要学会主动。

教师:是的,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敞开心扉,勇敢表达自己。

设计意图:教师类比现实中Wi-Fi信号连接与人际Wi-Fi连接,让学生了解增强人际关系的秘诀。

四、总结阶段——心理知识链接:和谐人际的交往模式

教师:经过同学们不断努力探索,大家掌握了人际Wi-Fi连接的秘密。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神秘国度里人们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好。在即将离开的时候,请同学们给国度里的人们留下人际交往“我好,你也好”的密码,国度里的人们依旧在探索。

心理知识链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依提出了四种基本人际关系交往模式: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也好。

教师:在这次旅途的最后,你会对神秘国度的人说什么呢?

学生:我们要实现“我好-你也好”的相处模式,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主动敞开心扉,主动结交朋友,真诚对待友谊,让自己的人际Wi-Fi满格。

教师:在课程的最后,祝福同学们在高中阶段收获最美好的友谊。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介绍人际里“我好-你也好”的密码,引导学生主动敞开心扉,主动结交朋友,真诚对待友谊,让自己的人际Wi-Fi满格。

【活动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采用情景体验法,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情景,教师能够创设安全、接纳、轻松的氛围。整节课下来师生互动良好,学生们畅所欲言,通过设置情景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跟着教师一步步探索。这种有专业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对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帮助,但是也很考验教师的语言功底,要让学生能够进入情景且愿意投入一起去思考,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空间里自由探索。

本节课能够运用生活中的资源设计出相应的活动,通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Wi-Fi连接来类比人际Wi-Fi,这点也很有创新性。该设计来源于生活实际,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高质、有效获取丰富的心理体验,学生上完这样一节心理课,对人际交往的几个要点印象非常深刻。

参考文献

[1]焦姣,牡丹. 高中生人际关系困扰与综合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1,9(12):729-739.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