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内普的往事
作者: 黄诗慧 陈建成 李颖雯
关键词:校园欺凌;乔哈里窗;个人成长;黑羊效应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32-0024-04
【活动背景】
校园人际关系是在中小学辅导中最常见的一类求助话题,特别在初中阶段。初中阶段是小学向高中发展的过渡期,更是学生自我意识蓬勃发展的青春期。该阶段学生急于证明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然而,虽然有强烈的表达欲,但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往往不足,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必要的审慎与考量,难以做到张弛有度,容易走极端。这种状态下,学生易因一时的冲动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做出极端评判,并迅速付诸行动,过程中缺乏动态观察与弹性判断的空间,最终可能不经意间“误伤”他人或自己。
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与社交需求的碰撞,还催生了学生间的“小团体”现象。学生倾向于与志同道合的伙伴紧密互动,形成固定的社交圈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归属感需求。但与此同时,也无形中为那些难以融入的学生筑起了一道孤独的围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构成了不小的挑战。鉴于该年龄段学生的独特心理特征与认知发展的局限性,校园内不乏个人或团体出于有意或无意实施欺凌行为,包括学生间的孤立排斥等,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些行为逐渐以更为隐蔽的心理欺凌形式出现,这无疑增加了教师识别与干预的难度。
因此,本课以校园欺凌为话题,旨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杜绝欺凌现象再发生。
【活动理念】
以《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重要人物——斯内普的一段青年往事引出校园欺凌这一话题。
乔哈里窗既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的工具,也是有效深入了解他人的手段。在团体活动的过程中,以乔哈里窗为框架,帮助学生从自我、他人多个视角梳理并确立人的多元多面、充满矛盾的本性,尝试理解人物行动背后的需求,共情不同人物的立场。在了解复杂人性的基础上,引入黑羊效应,帮助学生理解校园欺凌现象下三类角色的底层心理逻辑,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以黑羊效应为模型,理解校园暴力背后每个人的行为逻辑和心理需求。
2.情感目标:能够对校园暴力行为带来的身心伤害产生共情,认识到在这个情境中人人自危,无人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3.技能目标:利用乔哈里窗作为切口,掌握动态审视他人与自己的方法,同时对局势中身处不同位置的人物保持全面动态的观察,找到自我保护的方法,拓宽自己的心理空间。
【活动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从认知到情感上理解校园暴力的底层逻辑——黑羊效应,并且学会用动态的眼光看待情境中的每一个人。
难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理解黑羊、白羊及屠夫三个角色底层的心理需求与行动逻辑。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到破解该局势的方式方法。
【活动方法】
教师讲授、小组讨论。
【活动准备】
乔哈里窗人物海报、PPT、角色线索卡、磁铁。
【活动对象】
初中生
【活动时长】
40分钟
【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
(一)角色介绍
介绍三个主要角色——斯内普、詹姆·波特、莉莉·伊万斯,讲解关于“泥巴种”的知识背景。
师:哈利波特的背景故事发生在魔法世界中,家族均是魔法师的人是社会地位最高的人;其次是混血儿,即父母其中一方是纯血统巫师,另一方是普通人;地位最低的是父母双方都是普通人的魔法师。泥巴种则是侮辱他人地位低下,形容他人血液“肮脏”的意思。
(二)斯内普的往事
1.播放视频《斯内普的往事》
视频梗概:斯内普童年时期与莉莉是邻居,且暗恋莉莉。青年时期的斯内普被詹姆及其伙伴起外号“月亮脸”,他们在大庭广众下用魔法将斯内普反吊在树上,导致其魔法袍脱落露出内衣裤,并以此侮辱、当众取笑他。
教师询问学生看到该视频后的感受、想法、体验,对哪些行为是认同的,对哪些行为是不认同的,由此引导学生对主动伤害他人身心的行为持否定观点。
师:看完斯内普教授的回忆,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感觉斯内普很屈辱且孤立无援,他的身体全部裸露出来,这令他愤怒和羞愧。詹姆怎么可以这样戏弄他?
师:你怎么看待故事中各个人物的做法?
生2:我认为詹姆的做法是不对的,斯内普的身心明显受到了伤害。
2.以漫画形式讲述故事的反转
漫画内容:斯内普被吊在树上的时候,莉莉站出来阻止詹姆的行为。詹姆解除魔法,将斯内普从树上放下来的同时,斯内普迅速发动“神锋无影”的黑魔法,并且刺伤了詹姆的脸。与此同时,斯内普说:“我不需要泥巴种为我说话!”此时,詹姆怒斥斯内普说:“马上向莉莉道歉!”莉莉说:“你们俩一样讨厌!”
师:随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你有什么新的感受?你对人物的看法是否有新的变化呢?
生3:施暴者和被施暴者的身份似乎互换了,斯内普同时伤害了莉莉和詹姆。
生4:莉莉本来是在保护斯内普,但她却被辱骂了,莉莉伤心、失望、悲愤。
师:似乎故事发展到这里,人物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曾经的“恶龙”詹姆变成了正义的使者。看似被欺凌的斯内普又变成了加害者,辱骂莉莉,攻击弄伤詹姆。似乎每个人的定义都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那么该如何看待“人”呢?
设计意图:以电影片段导入“欺凌”这一概念,帮助学生从被欺凌者视角进入欺凌事件,尝试共情被欺凌者的立场,建立伤害行为是不可取的价值观。同时,通过故事的反转,引导学生初步思考欺凌的本质是什么。
二、团体转换阶段
(一)走进人物底色
规则:(1)每组学生会获得一个线索信封,里面包含线索和人物卡。请根据线索,结合你对故事的理解,尝试总结出人物卡上的人物特点。(2)将人物的特点依照自己和他人是否知道,划分为四象限的坐标轴,要求学生根据线索,在归纳人物特点的同时,进行信息来源的分类,并将其张贴在海报上(见图1)。(3)注意:每条线索推理对应一个特点;张贴时,需要标注是由哪条线索推理得出的特点。(4)张贴结束后,邀请结论比较有趣的小组分享看法,并总结通过核心线索可以挖掘到的人物特点。
下面以部分线索举例说明。
生5:我们组拿到的线索是关于斯内普这个人物的。其中线索A是斯内普与莉莉的对话,从其中可以看出,斯内普对“正义”的认识与普世价值不同,且坚持修炼黑魔法,认为黑魔法和黑巫师屠杀他人的举动只是玩笑。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斯内普的共情能力比较弱。这部分是属于他自己不知道,但莉莉作为他人知道的特点。
生6:我们拿到的线索是斯内普的B和C,线索B讲述的是斯内普深藏内心的秘密,他认为被吊在树上侮辱不是最令他难过的事情,而是说了伤害莉莉的话导致两人绝交,他其实非常珍视与莉莉的关系。同时,从线索C中能看出,斯内普嫉妒詹姆。这两点都是斯内普自知但他人不知道的事情。
生7:我们组拿到的是詹姆的线索A和B。A线索放在自知和他人知道的维度里,B线索放在自知但他人不知道的维度里。A线索中提到詹姆是校园内的风云人物,球打得一流,又是成绩优异的学霸,但他竟然做出公然伤害斯内普的行为,我们觉得很难对他下定论。同时,线索B中詹姆的好朋友卢平说:“我其实是狼人,很多人都对我避而远之,只有詹姆接纳了我。”我们发现詹姆具有讲义气、不带偏见,愿意接纳他人的特质。总之,我们觉得这些特质之间充满着矛盾。
师:对人物特点剖析后发现,每个人都各有其闪光点与人性的灰暗点,人人都是性格迥异又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人群也不是只有好坏之分的,认识、了解他人需要经历一个多方面、多维度搜寻信息的漫长过程。那么,性格底色都很善良的人为何又共同“创造”了斯内普这段痛苦的回忆呢?
设计意图:为各组提供关于核心人物的不同线索,导致不同组之间出现“信息差”。并利用乔哈里窗作为工具,梳理得出该人物性格特质的信息来源,引导学生们思考:我们如何看待一个人?我们是从哪里得到这些信息?人性是否非黑即白?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好人”,却共同创造了斯内普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从而以黑羊效应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不同角色的心理需求。
(二)黑羊效应
播放短片《黑羊效应》。
短片内容梗概:黑羊效应是一群人欺负一个人,其他人坐视不管的诡异现象。当群体受到压力产生极大焦虑时,通常会把无法自圆其说的问题转移给相对软弱的人,因此屠夫会选中黑羊。白羊为了更快融入集体,会选择大多数人意愿内的事情,因此成为罪恶共享,责任分担的共犯,并且不会觉得愧疚。破解的方式是,可以根据黑羊效应发生的时间点和角色展开针对性的措施。
设计意图:了解每个人物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但不难发现其本质仍然是善良的。同时,回顾整个欺凌事件,从而引出黑羊效应,即人人都有可能在特定情境、特定心理需求下共同营造该情境。
三、团体工作阶段:走出黑羊效应
师:黑羊效应中出现了哪些角色分类呢?这些角色分别对应的是斯内普故事里哪些人物?
生8:黑羊效应中有屠夫、黑羊、白羊三种角色,屠夫对应的是詹姆,黑羊对应的是斯内普,白羊是詹姆的三位好兄弟。
师:那么大家觉得莉莉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角色呢?她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的举措吗?
生9:莉莉也是白羊,但是莉莉的做法与詹姆的好兄弟们不同,莉莉在斯内普被欺负的时候勇敢地站了出来,但不幸变成下一只黑羊。詹姆的好兄弟们都没有站出来,用这种方式支持了詹姆的做法,表示自己与詹姆是统一立场的人。
师:大家认可他们的做法吗?看着这些举动和结局,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10:我觉得莉莉很勇敢,她能够当场叫停詹姆的行为,我想她是真的想保护斯内普。但是莉莉的勇敢却导致她被骂,让我觉得很害怕,如果是我站出来,会不会变成下一个被欺负的人呢?
师: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也很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担忧。我想,作为詹姆的朋友或情境中的白羊,我们应该时刻保有自己的判断。作为朋友,我们应该阻止詹姆这种伤害他人的行为,伤害他人的回旋镖最终会回到自己身上。像斯内普压抑已久的反抗,也让詹姆付出了代价。作为白羊,是黑羊困境中的大多数人,更应该团结起来,白羊的态度和做法将直接影响黑羊困境的走向。如果发现有人受到欺凌、孤立,应该站出来,调解双方的矛盾,尝试搭建沟通的平台。即使最后不能握手言和,至少做到互相尊重,任何主动伤害他人身心的举动都是不可取的。
师:那么作为黑羊的斯内普呢?他在破局过程中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生11:这段往事是斯内普不可被触碰的回忆,是一段屈辱的过去。他肯定很委屈、愤怒,但他也没有放弃自己,他以混血王子为笔名,不断钻研魔药学,最终他的魔药学才华被校长发现,从而成为魔药学的教授。
生12:斯内普也用黑魔法攻击了他们,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他还用语言伤害了莉莉,为此失去了莉莉这么宝贵的朋友。
师:我们看到斯内普的做法中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也有不太恰当之处。比如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专注自己的领域,最终修炼了一身强大的魔法技艺,积累了丰富的魔药知识,这是绝不会被任何人、任何事夺走的本领。但他在反击的过程中采取了以暴制暴的方式,最终落得两败俱伤,甚至自己成为下一个屠夫,伤害了莉莉。
师:最后,对于屠夫詹姆呢?大家觉得他的做法有什么可取或是不可取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