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心魔”
作者: 吴洁清
关键词:学业受挫;自我接纳;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32-0028-04
【活动理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当我以接纳的心态聆听自己时,当我成为我自己时,我感觉自己会更有效力,接纳不是为了改变,却是改变的开始。”在心理治疗中,他提出在帮助来访者采取决定前,更重要的是让来访者接受真实的自我,接纳自己的一切,由此可见行动前接纳自我的重要性。
本节课基于罗杰斯提出的接纳理念,采用绘画和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学会接纳受挫的自我,从而更有信心和力量去面对高中的学业。
【活动背景】
高中生处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中,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又是最需要同龄人认可的群体。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常常会自我怀疑,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失去信心与希望。
高一学生在高中入学后会面临学习难度增大、学业竞争加剧、学业压力增大的困难。部分学生在周测或月考时经常成绩表现不佳,屡屡受挫,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没有信心去面对学业。因此有必要在学生受挫后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心理,帮助学生有信心和力量去面对高中学业。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不同的对待方式会给个体带来不同的影响,了解什么样的状态是接纳,意识到接纳心魔(学业受挫的自我)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觉察自己的心魔(学业受挫的自我),体会心魔带来的感受、想法。
3.能力目标:尝试接纳学业受挫的自我,学会与其共处,进而有力量去面对高中学业。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意识到接纳心魔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接纳的含义及方法。
活动难点:学会真正地接纳自己的心魔(学业受挫的自我)。
【活动方法】
角色扮演法、绘画法、小组讨论、提问法。
【活动准备】
PPT、《我与心魔》导入视频、绘制自我应对心魔的四幅图、学案。
【活动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团体导入阶段——我与心魔
师:同学们好,本课程的主题是“遇见心魔”,请同学们带着三个问题观看短视频《我与心魔》。
视频简介:该视频讲述了一个深受因时常感觉自己差劲而出现的心魔困扰的女生,时常感到心情灰暗,因此想逃离心魔。心魔却告诉她,只要你感到自己不好,我就会出现。(视频提取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8hNfMspKdNh-2klRAw1pQ 提取码:admg)
教师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1)视频中困扰主人公的是谁?
(2)她是如何应对心魔的?为什么?
(3)你认为心魔是谁?
生1:是心魔。
生2:她选择逃跑,因为觉得心魔很可怕,害怕伤害自己。
生3:我认为心魔是她自己,可能是一直困扰她自己的想法或烦恼。
师:心魔是指人心里的恶魔,是不完美的自我。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心魔。本节课上,我们聚焦于学业受挫后产生的不完美的自我心魔。
设计意图:通过短视频引出心魔主题,让学生代入心魔的情境中。
二、团体转换阶段——遇见心魔
(一)画“我与心魔”
师:现在请你回忆自高中以来受挫的一次学习经历,那个让你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也就是心魔出现的时候。学业受挫后,你的心魔是什么样子的?请在学案上将你与心魔待在一起的状态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觉察“我与心魔”
师:现在请看看你的画,你认为心魔的目的是什么?当你看到心魔后,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有什么想和它说的吗?你与心魔相处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生4:我感觉心魔的目的是让我感到焦虑。它时刻提醒我,让我感觉有点自卑。我想对它说:“等我以后有能力了,你就滚蛋吧!”我有些抗拒它,但我更希望能战胜它(见图1)。
生5:心魔的目的是让我们感到害怕。感受是焦虑。我想对它说:“随便你!”我感觉我被心魔困住了(见图2)。
师:心魔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我们和心魔相处时的状态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绘画让学生回忆因学业挫折而产生的自我心魔,并觉察自己和心魔相处的状态,以及心魔带来的感受和想法。
三、团体工作阶段——与心魔共处
(一)设置情景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关于小A与心魔的故事。
初中的小A成绩不错,顺利考入了理想的高中。高中入学后,学习难度增大,学业竞争加剧,学业压力更大,小A在多次考试中成绩表现不佳,屡屡受挫,备受打击,开始了自我怀疑,在学业上受挫的心魔也渐渐显现。面对心魔,小A有时感到很无助,有时很愤怒,有时满怀斗志地要战胜它,有时又感谢它的存在……
(二)角色扮演:我与心魔的对话
师:黑板上有四幅画,每一幅画都代表着小A与心魔不同的相处状态。我们将全班同学按座位分成四个小组,请每个小组领取一幅画进行讨论。我们需要讨论的内容是:画中的我与心魔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我的感受是怎样的?画中的小A可能会对心魔说些什么,他们会展开怎样的对话?
师:请大家重点体会画中小A的感受和她想说的话,并在组内选出一名同学扮演小A,老师将会扮演心魔与大家对话。当我坐在这张椅子上并披上黑色外套时,我就是画里的心魔。
生6(扮演图3中的小A):走开,我真的讨厌你!
师(扮演心魔):我只是想和你在一起。
生6:请你走吧!我真的很想适应现在的学习,你的存在让我觉得自己不优秀了。
师:你本来就很优秀,我的存在不应该影响到你的能力。
生6:那我的不适应,也可以被允许吗?
师:当然!
生7(扮演图4中的小A):你为什么要打我啊!
师(扮演心魔):我也不想,我很希望和你和平相处。
生7:都这么久了,为什么我还不能适应学习?
师:我也在努力地适应呢!
生7:好吧,那我愿意接纳你,我们一起努力早点适应吧!
师:谢谢,我们一起努力!
生8(扮演图5中的小A):感觉你都变小了。
师(扮演心魔):是的,但我离不开你。
生8:你会慢慢离开我的。
师:抱歉,我没办法消失。
生8:没关系。
师:谢谢你!
生9(扮演图6的小A):没想到我们也可以成为朋友。
师(扮演心魔):谢谢你愿意和我做朋友,让我陪着你。
生9:不用谢,我们今后一起适应学习吧。
师:好!
(三)心魔的心声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10:或许心魔并没有那么大的恶意。
师:当我们用不一样的视角去和心魔对话,或许我们会对心魔有不一样的理解,而这种不一样的理解就是一种接纳。接纳指承认、接受和尊重事情本来的样子。
师:要记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你接纳了,事情就变好了,事情没有改变,只是我们内心减少了抗拒的痛苦,不再回避,允许它的发生,降低了精神内耗,从而有精力直面事情本身。很多时候,也许我们需要静一静,听听心魔的声音。
心魔:感谢你愿意接纳我的存在,当你愿意看到你本来的样貌时,你将会更有力量去行动和决策,从而适应高中学业。(通过录音的方式呈现)
师:是的,接纳本身不是为了改变,却是改变的开始。
(四)再看心魔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刚才的画,再看看我与心魔。思考两个问题:
(1)如果有机会选择为心魔重新命名,你会给它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2)此刻的你,想对你的心魔说些什么?
生11:我想为心魔重命名为小黑。因为想换一种视角看待它,所以换一个喜欢的名字。
生12:不了解你的话,还真的容易被你搞得精神内耗呀,也许直面你对我也是好事,那就和平共处吧。
师:是否进行重命名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愿不愿意用一种新的视角和心态去看待学业受挫后的自我心魔。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帮助学生感受四种我与心魔相处时的状态,体会接纳的态度,学习和掌握接纳的方法,觉察自己与心魔的状态是否需要调整,尝试接纳自我。
四、团体结束阶段——接纳从此刻开始
师:接纳自己的心魔,或许会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我们是否应该不顾一切,拼尽全力接纳它呢?
生13:感觉不顾一切地“接纳”带有很强的目的性,隐含着对自己的控制。
师:是的,这不是接纳事物本来的样子,所以将努力接纳自我当成目标并不是真的接纳。
师:当我做不到接纳时,又可以做些什么?
师:接纳虽然很重要,但做到真正的接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允许自己做不到本身就是一种接纳,它也会带来改变。
师总结:同学们,在步入高中生活后,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学业挫折,也许我们可以慢慢接纳学业受挫的自我,学会与其相处,进而更好地应对高中学业。接纳,是对自我最好的疗愈,让我们从此刻开始接纳自我。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接纳,避免将接纳作为目标而带来压力,同时允许自己暂时做不到接纳。
【活动反思】
设计本节课之前,对学校高一学生进行了学业困惑的主题调研,学生反馈入学后很容易在学习中体验到挫败感。虽然学生会采取很多方法去应对学业挫败,但时常会被学业挫败折磨,无法接纳受挫后的自我。于是我采用了心魔这个概念来表达学业受挫后的自我,同时利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和呈现。
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接纳,即在理解接纳概念的同时,还能真实地感受到接纳的状态。
编辑/张国宪 终校/孙雅晨